馬良入座後,關心問道:“軍師深夜還不歇息,當保重身體。”
馬謖端來兩杯茶:“軍師自荊州丟失,連日來都未曾歇息過。”
諸葛亮拿起羽扇愁眉苦臉道:“荊州丟失,此危急存亡之秋。亮身受主公知遇之恩,為圖主公之志,安能不盡心盡責。”
“軍師身肩重任,更當保重身體才是。”
“哎。”
諸葛亮長嘆一聲,端起茶杯:“季常,你速將荊州丟失前後,如實說與我聽。”
馬良微微頷首,將關羽興兵發起襄樊戰爭,倒兵敗至麥城仔細說了一遍。
諸葛亮不由長嘆:“當初主公讓雲長留守荊州,我甚為擔憂。雲長為人孤傲,不聽他人勸告,目中無人,焉能不敗?我三番五次修書與他,讓他外結孫權,北拒曹操。可他卻,東辱孫權,北擊曹操,安能不敗?如今荊州之地盡丟,雲長還欲興兵伐吳,遭此劫難,尚不知醒悟,真叫我擔憂啊!”
馬良言道:“關將軍雖為當世虎將,其性格高傲,難以改變。今遭此敗,意料之中。”
“哎。”
諸葛亮嘆道:“我擔心主公會依雲長所言,興兵伐吳!”
“此也為我所擔憂,主公與關將軍情同手足,若關將軍執意興兵,恐主公為之所動。”
“哎,我等只得規勸主公,聯吳拒曹,斷不能再興兵討吳。”
“嗯。”
諸葛亮問道:“季常,爾等當真為糜武所救?”
馬良微微頷首:“確為糜武所救,如不是他,我與關將軍必死無疑。”
“朱然潘璋乃東吳名將,當真為其所殺?”
“然也,若非親眼所見,我也不信。糜武五回合刺死潘璋,萬軍之中只一槍刺死朱然。”
“糜武有此勇,何故昔日不顯?”
“未曾知也,許是其無用武之地。”
“嗯。”
“軍師,糜武武藝超群,更年輕有為。今關將軍等皆已老矣,軍師何不留其在身邊,好生培養,日後必為軍師臂膀。”
諸葛亮拿著羽扇搖了搖,微微皺眉:“季常,果真覺得此人乃將才?”
“然也!”
馬良繼續言道:“若其只知武藝,不曉謀略,我倒不認為其真將才也!今夜我與其暢言,問他對荊州丟失有何見解!他言,當今天下三足鼎立,益州疲弊,不可再興兵戈。當外結孫權,內修政理,操練兵士,囤積糧草,待天下有變,則另圖。”
“噢?”
諸葛亮微微一怔:“糜武果有此見解?”
“絕無虛言,此見解與軍師不謀而合!可……。”馬良說著面露難色,後段見解與諸葛亮完全背道而馳,恐諸葛亮不喜。
諸葛亮見狀:“季常但講無妨,我也想知糜武還有何高論。”
馬良微微頷首:“糜武后段所言,卻是要興兵伐吳!”
“是嗎?說來聽聽。”
“其言,如時機已到,當起益州之兵,順流而下,直取荊襄九郡,作為根基。荊州戶籍居多,物產豐富,只需數年即可養兵十萬。屆時,滅吳未必不可取。倘若能佔據南面,則可與曹操劃江而治。待天下有變,三路出擊,一路出漢中,一路起荊州,一路攻合肥,漢室可興。”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笑:“此子,倒是敢言!但其中之困難,他可曾知?我等歷經無數磨鍊,方佔據荊州南郡,與荊南四郡之地。襲取荊州九郡,紙上談兵。國賊乃曹操,如起兵伐吳,曹軍必至,皆時首尾難顧如何是好?”
“軍師所言極是,我也問其如何是好!他言,只需一員大將,固守陽平關即可。還言,國賊乃曹操不假,但以益州之兵而北伐實不能取。蜀地崎嶇難行,益州地廣人稀,糧產不足。如北伐,則糧草難以支撐北伐大軍征伐。屆時必然徒勞無功,國力受損。與其北伐不如進取荊襄之地,尚有一線可能。”
此話讓諸葛亮陷入沉思,他何嘗不知北伐艱辛!又何嘗沒有想過伐吳。
只是他不敢賭,一旦伐吳受阻,孫權曹操必然會聯合起來,單憑益州怎能敵孫曹聯軍?
益州有天險,如能聯吳,至少不會腹背受敵。盡起益州之兵北伐,雖不能成功,但可以攻為守。
不過糜武見解,還是讓諸葛亮大為驚歎!如今蜀中諸將皆老矣,未曾有一人能得其心。
糜武的確是可造之才,假以時日,堪當大任!
只是,諸葛亮心存芥蒂。
“照季常所言,糜武的確是個人才。只是,我平生最恨背主之人。”
“軍師,糜芳投吳不假。可糜武沒有歸從,更於危難之時率部相投,足見其忠義。”
“話雖如此,其父降吳乃事實。今日他以義氣相投,他日亦可因親情而背。”
“哎。”
馬良聞言,不由一嘆!
諸葛亮微微一笑:“看來季常對糜武甚為看重,我自記下。糜武年輕義氣,當磨鍊其意志,觀其人品,方可大用。”
馬良聞言一喜:“軍師當如何待之?”
“不急,先晾他一些時日。而後命其去歷練一番,如其真有才,必定有一番作為。屆時,招之留用,旁人也就不會多言!”
“嗯,就依軍師。”
“嗯。”
諸葛亮極為惜才,今馬良舉薦糜武,又聞其高論,的確讓他刮目相看。
但諸葛亮不是曹操,所用之人,當是人品高尚者。如人品差,縱然一身才華,也不會被其所用。
雖糜武暫時沒得到諸葛亮認可,但諸葛亮已經有心對其栽培,只要糜武能經得住考驗,必能受到諸葛亮重用。
糜武對諸葛亮心思一無所知,他能猜測到,今日席間之言,必會由馬良傳至諸葛亮耳中。
就是不知道諸葛亮對他的見解,是否滿意。如不能得到諸葛亮賞識,他追隨丞相心願就不能達成,豈不是白白來了一趟三國?
這一晚,糜武又失眠了!
在江州停留三日,劉備率軍回成都。
糜武及其部曲,如孤魂野鬼一般,跟著劉備大軍一起返回成都。
至於關羽,好像已經把他忘了。
這讓糜武很是不爽,但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