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5章

半月後,許都。

孫權書信抵達許都,此刻正在曹操手中。

自襄樊戰爭爆發到關羽敗退,已有月餘。

時間來到公元220年1月初,按照歷史進程,曹操於當年3月15病逝於洛陽。

也就是說,一代梟雄所剩不到數月時間!

魏王府內,曹操居高而坐,其身形消瘦,早已沒有昔日之風采。

不難看出,曹操病魔纏身,盡顯病態!

但雙目依舊炯炯有神,久居高位之勢依舊令人生畏!

曹操看完孫權書信,不由大笑:“哈哈哈……。”他拿起書信,笑道:“孫權小兒,欲約孤共取益州!前番關羽攻取襄樊,孫權小兒偷襲荊州,不費一兵一卒佔據荊州之地,著實可恨!”

“孤將關羽放跑,欲讓其與劉備生惡,不料關羽安然無恙退回蜀中。今小兒孫權,邀孤共取益州,其意想坐收漁翁之利。待孤與劉備鏖戰之際,小兒孫權則襲取益州之地。”

“孫權小兒此等伎倆,焉能瞞得了孤?諸公,覺得孤該如何答覆?”

此時曹操身邊謀士只剩賈詡,程昱,蔣濟,司馬懿等。

程昱言道:“魏王,孫劉聯盟現已破裂!孫權背刺盟約偷襲荊州,劉備斷然不會善罷甘休!今孫權上書,欲取益州。魏王可再添一把火,將孫權書信送至劉備讓兩家徹底決裂,兵戎相見!如兩家動兵戈,孫權勝則取益州,如劉備勝則取江東。”

司馬懿開口道:“魏王,臣觀孫權並無取益州之心。上書,不過是想逼迫劉備作罷!”

曹操微微一怔:“噢?”

司馬懿繼續道:“孫權背棄盟約,奪取荊州。又擔憂劉備不肯善罷甘休,故而相邀魏王共取益州。如劉備見魏王出兵,自然不敢再興兵伐吳。諸葛亮必會勸劉備與孫權重新修好,此正中孫權下懷。”

曹操微微頷首:“仲達所言極是,小兒孫權著實可恨!就依程昱之見,將此書信送於劉備,孤靜觀其變!”

“諾!”

……。

話說劉備一行人,從江州返回成都。

半月後抵達成都。

劉備屁股還沒坐熱,就聞孫權派遣呂蒙和陸遜領軍十萬駐防秭歸和巫縣劍指永安。

這讓劉備等人,極為震驚!

劉備立即在王府中,召集群臣議事!

文有,諸葛亮,李嚴,許靖,龐義,馬良,馬謖,劉巴,黃權,楊儀,費詩,秦宓等。

武有關羽,趙雲,關平,關興,廖化,陳到,張苞,馬岱,陳式,王平,張翼,任䉶,傅彤等。

劉備滿臉凝重,坐於高坐上,言道:“諸公,呂蒙陸遜現領軍十萬,駐防於秭歸巫縣意圖進取益州,當如何應對?”

“哼。”

話音剛落,就聞關羽冷哼一聲。關羽出列拜道:“孫權小兒,欺人太甚。前番奪取荊州,今又欲取益州,安能忍之?主公,關羽願請命,出戰呂蒙陸遜小兒。”

“不可。”

諸葛亮聞言,立即出列拜道:“主公,孫權派遣呂蒙陸遜領軍逼近,只是駐防,未有所動。足以證明,其無心進取益州。何況,曹軍在側,孫權未必就敢真與主公動兵戈。我料孫權是害怕主公伐吳,故而興兵以示其強,迫使主公息事寧人。既然孫權有意如此,主公何不如他所願,遣一使臣面見孫權,表明主公有心與其修好,重新結成盟友,共御曹操。”

“軍師,何故如此懼怕孫權小兒?孫權背棄盟約,襲取荊州,本該興兵伐之。今狼子野心,還欲取益州。既然如此,就該興兵伐吳。”

諸葛亮眉頭微皺:“關將軍,我豈是懼怕孫權?今呂蒙陸遜領十萬得勝之師來犯,其勢正盛,豈可與之兵戈?倘若此時,曹軍來犯,又待如何?”

關羽冷哼道:“倘若曹軍來犯,分兵拒之!”

“如此益州危矣,我等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李嚴拜道:“主公,軍師所言不無道理!孫權未必真敢來犯。何況我軍新敗,士氣低迷,不宜再起兵戈。依臣之見,當派遣使臣,面見孫權,探其意圖,再行決定。”

許靖接話道:“主公,正方孔明所言極是!今我軍不宜起兵戈,吳軍雖來勢洶洶,卻未敢輕動。主公可派遣使者面見孫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其退兵。”

許靖李嚴乃東洲派領袖,在劉備集團有絕對話語權。

二人本與諸葛亮意見相左,今日難得統一戰線。

劉備聞言,微微頷首:“嗯,就依諸公之意。”

關羽聞言,喊道:“大哥,孫權如此欺我等,難道還要低三下四去祈和不成?”

劉備眉頭一皺:“雲長所言不無道理,孫權的確欺孤太甚。雖不與之動兵戈,但孤焉能祈和?”

諸葛亮無奈,拜道:“主公,雖說不與孫權動兵戈,也不可不防。”

劉備言道:“黃權,王平。”

二人出列拜道:“在。”

“孤命二人各引軍一萬,以防呂蒙陸遜進犯。”

“諾。”

“若孫權真敢犯孤,孤必與之決一死戰!”

劉備心中對孫權之恨盛過曹操,如不是諸葛亮等人苦苦相勸,他早就興兵伐吳。

哪怕現在,他更傾向於關羽伐吳戰略!只是礙於諸葛亮等人,不得不作罷!

今孫權屢次欺他,劉備作為一方霸主,怎能沒有脾氣。

諸葛亮自然清楚劉備心中所想,這也正是他所擔心之處。

他能做的,就是極力維護孫劉聯盟,保住劉備最後一點家當。

一番討論後,劉備還是沒有同意派遣使者和談,而是引兵拒之。

“季常啊,你我所擔心之事,就是現在不會發生,只怕過些時日還是會發生。”回去路上,諸葛亮擔憂的對馬良說道。

馬良嘆息道:“主公之心,傾向於伐吳!加之關將軍在旁勸說,軍師所擔憂之事,十之八九。”

“東吳已歷三世,豈是那麼輕易能攻取?加之曹操虎視眈眈,稍有不慎,益州難保!”

“軍師所慮極是,我等只能極力勸阻,希望主公能明白我等一片忠心。”

“主公年事已高,迫切想匡扶漢室,就怕主公急於求成而斷送基業。”

“哎。”

諸葛亮心知劉備所想,劉備越是年紀大,就越迫切想急於求成。

如荊州未丟,尚且還能忍。如今荊州丟失,劉備又怎會甘心?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