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武一行人回到成都,劉備讓其暫歸關平部曲,也算有了個去處。
關平本屬荊州將領,現關羽部曲幾乎覆滅,所剩不過數十騎。
如今多事之秋,關羽又有箭傷在身,其部曲招募暫時沒下文。
也就是說,關羽部曲加上糜武部曲充其量不過千人。
安頓好韓衝徐廣等人,糜武就離開軍營,前去拜訪糜竺。
雖說糜武是穿越而來,談不上和糜竺或糜芳有什麼親情。
但寄居在糜武身上,自然還是要認親,至少現在無依無靠,糜竺還能依靠。
糜竺雖能力不足,但資歷深,虛職甚至比現在的諸葛亮還高。
劉備自薦漢中王,糜竺被封安漢將軍,兼職左將軍府從事中郎。
諸葛亮軍師將軍,但其是左將軍府主長史,劉備之前為左將軍,諸葛亮為左將軍長史,也就是說諸葛亮還兼職劉備機要秘書職務。
如劉備不在,諸葛亮則可全權代表劉備處理各地事務。
而糜竺雖高官厚祿,但無實權,蜀中諸事,還是諸葛亮一手抓。
糜武來到糜竺府門前,府門緊閉!
糜武敲響府門,好一會門才打開。
看門的僕人自然認得糜武,見是糜武當即行禮:“原來是武公子,公子快快請進!”
糜武問道:“吾伯父可在府中?”
“大人在,最近大人未曾出門,吩咐我等閉門謝客!”
“噢。”
糜武聞言,已知其因!
但糜武不是外人,僕人立馬前往後院稟告!
糜竺因糜芳降吳之事,羞愧難當!連日來,閉門謝客!
此刻正在後院賞花喝茶,依舊難解心中鬱悶!
“大人……。”
糜竺見僕人慌慌張張,臉色一沉:“慌慌張張,成何體統?”
“大人,有客來訪!”
“我不是吩咐,閉門謝客?”
“小人知道,不敢違背!今來的客人,乃是大人本家子侄糜武公子。”
“正德?他怎會來此?汝可識得清楚?”糜竺聞聽,相當驚訝!
他並不知糜武投奔關羽,自認為隨著糜芳投吳了!
“小人認清楚了,就是武公子。”
“快,將公子請來見我。”
“是。”
不多時,糜武隨僕人來到後院見糜竺。
糜武當即下拜,裝作一副深情模樣,眼眶紅潤:“侄兒拜見伯父!”
糜竺見來人真是糜武,心中多了一絲僥倖,莫不是糜芳投吳有假?
但見糜武這般模樣,不由溼了眼眶,三步並作兩步來到糜武身前,伸手將其扶起:“果真是侄兒,汝父現於何處?”
糜武當即悲從心來,哭訴道:“伯父,難道不知吾父已經降吳?此刻應該在荊州。”
“哎。”
糜竺心中最後一絲幻想破滅,扭頭長嘆:“汝父何故做下如此蠢事?我等深受主公恩德,他怎敢中途而背?”
“我曾勸過父親,他執意如此,無可奈何!”
“噢?對了侄兒,汝為何在此?”
糜武言道:“家父欲降孫權賊子,我豈能同流?故而相勸不成,率部曲連夜出逃,投奔關將軍而去!不想在去往臨沮小路,恰遇關將軍被潘璋截殺,我率部曲解救關將軍,後隨關將軍一併入蜀。”
糜竺聞言大加讚賞:“不想侄兒有此等覺悟,汝父竟不如你也!話說侄兒救下關將軍,可曾見得主公?”
“嗯,於江州見過主公與軍師等人。”
“主公可曾怪罪於你?”
“主公倒未怪罪,只是因父親之事,而輕慢於我。”
“哎,汝救下關將軍,也算戴罪立功!雖主公不怪,但在成都為人為事,日後需當謹言慎行,以免它日落人口實,招致禍事。”
“侄兒謹遵伯父之言。”
“嗯,汝現可有官職在身?”
“未有,現暫歸於關平將軍賬下。”
“哎,汝且在府上住下。待過些時日,我親自去見主公為汝討要一個官職。”
“多謝伯父!”
糜武現在也無處可去,劉備看不上他,諸葛亮也沒有看上,關羽也沒了音訊。
糜竺對糜武倒是很好,當日在府中大擺酒宴,接待糜武。
又讓後宅兒女前來見糜武,糜竺子女共有七人,糜武只與長子糜威見過。
糜威比糜武年長,現任漢中王府衛軍將領,是劉備絕對信得過的人。
如不是糜芳投吳,糜武在劉備集團也能得到重用。
傍晚,糜威當值回府。
得知糜武在府上,立即前往相見!
後宅內,糜武見到糜威,施禮道:“見過兄長!”
糜威微微笑道:“兄當值時,得知弟來成都,又聞弟五槍刺死潘璋,更於萬軍之中取朱然首級,解救關將軍於危難!兄,欽佩不已!”
“兄長切勿取笑,弟乃僥倖!”
糜竺聞言,驚道:“當真如此?”
糜威拜道:“父親,弟之威名已經傳至蜀中,現無人不知此事!”
糜竺不禁感嘆:“朱然潘璋乃東吳名將,侄兒竟如此神勇,倒是令我刮目相看!”
糜威嘆道:“弟如此神勇,本該受以重用!我聽聞,主公因叔父之事,而慢待弟,心中不平。”
糜竺瞪眼道:“放肆,主公自有安排,汝何需多言?”
“是。”
糜威言道:“父親,孫權遣呂蒙陸遜領軍十萬,前來進取益州。今日主公召集群臣商議對策,關將軍主張率軍迎之。軍師則提議遣使和談,主公雖認同軍師的提議,但卻不肯遣派使臣和談。而是命黃權王平各領軍一萬駐防。”
糜竺滿臉凝重:“孫權賊子實在可恨,奪取荊州尚不知足,如今還敢來犯益州。”
糜威看向一言不發的糜武:“武弟,汝如何看待此事?”
糜武思慮片刻,抱拳道:“伯父,兄長。孫權未必就敢真來犯取益州,我猜其不過虛張聲勢!孫權意在荊州,如今荊州已奪,其根基未穩,曹操虎視眈眈!孫權定是擔憂主公興兵伐吳,故而裝腔作勢,迫使主公與其和談。真要孫劉兵戈相見,只會兩敗俱傷,此非孫權所願。如今利於孫劉,唯有和談。”
糜竺滿臉讚許道:“不想侄兒竟有這般見識!”
“武弟不但武藝高強,見識也獨到,它日必為主公所賞識。”
“但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