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5章

“象兒過來,翁翁抱抱。”

李象同李世民並不親近,下意識往父親身後躲,李承乾拍拍李象後腦勺,溫聲道:“象兒乖,翁翁很慈祥得,過去讓翁翁抱抱。”

李世民饒有趣味的盯著李承乾看,據他所知李承乾對這個出身低微的兒子,並不怎麼親近。

李象挪了過去,李世民拉過孫兒摟在懷裡,捏了捏小傢伙臉蛋,又將人鬆開:“象兒出去玩,翁翁同你阿耶有話要說。”

“孫兒遵旨!”

李象叩首行了大禮,一步三回頭退出殿外,幼子本能依賴父母,好不容易得來同父親相處的機會,就這麼被人打斷,小孩兒心裡自是不開心。

“象兒的母親只是掖庭的婢女,朕記得大郎從前不怎麼上心象兒。”

第一世的李承乾當然不會上心一個出身低微的庶子,可現在這副殼子裡是見識過新時代的李承乾,自然不一樣了。

李承乾走到父親下首落座,隨手倒了杯茶水推到父親面前,道:“養而不教枉為人父,象兒是臣的兒子,好生教導他是臣不可推卸的責任。”

“說到責任,朕還是你的父親,也不見得你對朕孝順幾分。”

李承乾頓了一頓,意料之中,他道:“陛下這話怎麼說?臣願聞其詳!”

李世民默默在心裡甩了個白眼給李承乾,道:“今晨你在太極殿,打斷朕說話,那麼多人朕很沒面子。”

李承乾聽明白了,父親這是要他順毛哄,一來他們父子之情早就煙消雲散,二來他也沒有青雀雉奴的影帝演技,實在是為難他。

“工作的時候稱職務,沒問題啊?”

李世民被堵的胸口疼,工作的時候稱職務,現在不是工作,李承乾還是稱呼他“陛下”不是阿耶或者父親。可這些話,他只能憋在心裡,他堂堂大唐皇帝,實在拉不下臉讓李承乾稱呼他阿耶。

“方才出去時,碰見太子右庶子,他說太子恭謹仁厚,勤於治學,少君有德,是我大唐社稷之福。”

李承乾輕笑,他不過是放下儲君的架子,給予了一個老師基本的尊重,二十一世紀司空見慣,卻得來張玄素這般讚譽,實在有些受之有愧。

“興許是臣今日功課做得好,討了右庶子歡心,哪裡就扯上社稷之福了。”

李世民挑眉,道:“太子有些德行,朕心中十分欣慰,大郎沒必要自謙避嫌,防備著朕。”

李承乾笑容有那麼片刻的僵硬,父親,真的是想多了。

“有德之人未必有才,有德有才之人未必能用,能堪大用之人未必是高談闊論之輩。一篇功課,紙上談兵,右庶子的讚譽,臣發自真心覺得自己不敢當。”

李世民來了興趣,忙問道:“那依高明看,什麼樣的人才是堪大用之人?”

李承乾頓了一頓,道:“一個人是否能堪大用,很多時候由不得他們自己,只能因時因勢而變。能用了就用,用不了放棄。”

李世民點點頭,繼續追問道:“怎麼就是一個因時因勢而變?”

李承乾幽幽一笑,道:“拿臣舉例,暫時還是一個能用的太子,太上皇與皇后喪期,陛下都命臣暫理政務。哪一天陛下有了更加優秀的兒子,臣與時勢相悖,陛下起了廢太子的心思,或者臣幾位兄弟之中,有人能效仿陛下玄武門之變,臣成了第二個息隱王,臣自然就不堪大用了!”

“你……”又是玄武門,好不容易壓下去的火氣,被撩撥起來,成功讓李世民想起來,他過來是找場子的。“太子,你可真會舉例啊!”

李承乾聽出了言語中的咬牙切齒,卻不以為然,大唐王朝就沒幾個正常登基的原裝太子,他也不認為他魂穿回來能改變歷史結局。

“萬事皆有可能,況且……”

“況且什麼?”李世民壓著胸口亂竄的怒火,道:“太子最好給朕一個合理的解釋,否則朕非拿鞭子抽你一頓不可。”

李承乾道:“息隱王妃出身滎陽鄭氏,朝中以裴寂、封德彝為首支持息隱王的官員多半出自山東世族。陛下之肱骨如長孫無忌、杜如晦等人出自關隴世族。玄武門驚天一變,表面看是秦王與太子圍繞帝國最高權力之爭,內裡實則是關隴世族與山東世族圍繞最高權力進行的一場博弈。”

“封德彝是前太子的人?”

李承乾頓了一頓,當下還在貞觀十年,封德彝雙面間諜屬性是在貞觀十七年才被父親得知的,貞觀十七年之前,父親一直以為封德彝是自己的人。

“臣幼年得翁翁疼愛,時常出入太極殿伴駕,封德彝曾向翁翁進言,秦王不可不防。”

李世民氣結,道:“那你怎麼不及時告訴朕?”

李承乾道:“臣那時才五六歲,根本就不曉得這話什麼意思。再說了,這種搬弄口舌是非的事情,並不符合臣所受的教養。”

李世民:……

“門閥世家之爭若江水洪流,十年前,他們輔佐陛下與息隱王謀求在朝廷上的話語權,數年之後他們未必不會輔佐臣與陛下其他皇子繼續明爭暗鬥。臣也好,陛下其他幾位皇子也罷,論誰都不敢說自己可以憑藉一人之力與門閥世族相抗衡。君王制衡,世家博弈,兄弟鬩牆,出局那一個,自然就是不堪大用之人。”

李世民垂眸不語,自魏晉以來,門閥世族壟斷官場,掣肘君王,胡作非為,相互結黨為一己之私置朝廷社稷於不顧,大唐一統之後,打壓門閥世家的同時還要保證朝局穩定,恢復農耕生產,也是他比較頭疼的問題。

“前隋科舉取士,朕也在不斷完善,高士廉等人編寫《氏族志》,也能幫著壓一壓這些門閥世族的氣焰。”

李承乾默然,科舉制度到了唐中晚期後,基本為世家把持,完全失去了對世家的限制約束能力。說來門閥世族在政治上的消亡,還得感謝那位落榜書生,世家族譜當生死簿。更重要的一點,兩宋時期經濟的高速發展,家境好些的平民百姓也能讀得起書,步入仕途,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的結構發生轉變,世家門閥才真正的銷聲匿跡。

“科舉制度固然能夠打破門閥世家的仕途霸權,可十年寒窗不可能在朝夕之間推翻世家千百年的積澱,門閥世家在文化上的霸權短期內也難以撼動,臣之愚見,當前保持朝局穩定,對下恢復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對上還是要平衡好各大世家,循序漸進,逐步打壓瓦解。”

李世民點點頭,他作為大唐皇帝,如何不明白如今的局勢,難得李承乾小小年紀見事也這般清楚明白。罷了,太子脾氣臭一些,就臭一些吧!魏徵他都能忍,還忍不了一個李承乾了。

“往後不許在太極殿上打斷朕說話,朕也要面子。”

李承乾點點頭,不打斷別人說話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基本禮儀,何況對方是皇帝,這個要求合情合理,一點都不過分。

“沒問題,臣也有一事求陛下允准。”

李世民暗暗腹誹:兔崽子跟他討價還價!

“說!”

李承乾道:“往後有人無端指責臣,臣為自己辯駁,陛下您不許拉偏架。”

李世民:……

“什麼叫做拉偏架?你一個太子,非要把滿朝文武得罪個遍才行?”

李承乾頓了一頓,一本正經的看向父親:“所以,陛下的意思,滿朝文武可以隨便叱罵臣?”

李世民:……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