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你還沒有名字,叫你什麼好呢?”

“小玉米吧,你以後的小名就叫小玉米!”

“大名呢?”龐定的臉色有些不好,“我說,你真想把她養大啊!我們雖撿了她,但我們沒有能力養她!這不是我們欠她的吧!”

“是,但我們現在能怎麼辦!我問你,你忍心把她再丟回去嗎?”

兩人無語凝噎,許久後,琴出聲。

“我們就先把她養大,至於她以後……”

琴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她只知道,孩子大了,就要離開這個地方,離開她,去工作,去成家。

“你別管了,她以後跟我姓,就叫琴舒吧……多好的名字。”

今年,琴舒三歲了,她還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鎮上的人在龐定夫妻倆的懇求後,都默契地一起隱瞞著這個除了琴舒以外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

偶爾有人不懷好意地提起些什麼。

“小玉米,你不知道吧,你是你爸媽撿回來的哦!”

琴舒每次聽見這話便嚎啕大哭,在琴安慰後又若無其事了。她只當這是壞大人的惡作劇,這怎麼可能呢。

琴舒只感覺自己的爸爸媽媽為何比其他人的爸爸媽媽老一些,興許是太過勞累,農活繁忙,看天吃飯,耗費巨大苦力卻始終賺不了什麼錢。

於是琴舒三歲多便能在媽媽身旁幫忙做一些小活了。

她懂事,懂事得讓人心疼,在她心裡,自己是全鎮上最幸福的小孩,自己的父母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他們養育她,照顧她,她怎麼報恩都不錯。

“媽媽。”

“媽媽!”

“媽媽?”

因為小玉米的存在,琴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倒也被增添了許多樂趣,她期待每一次女兒叫自己的瞬間,欣喜每一次女兒蹦出來朝自己要抱抱的瞬間,感動每一次她小小的身軀幫自己幹活的瞬間。

“媽,他們背上東西是去幹什麼?”琴舒疑惑地問媽媽。

“他們去上學了,就是讀書,小玉米再長一歲也可以去上學嘍!我們這兒的人,都要上學才有出息!”琴停下手中剝花生的動作,溫柔地撫摸小玉米的頭髮。

“好!我也要去上學!”琴舒開心地蹦蹦跳跳。

琴舒不知道,她比其他小孩子晚上一年學,因為這一年莊稼收成不好,琴與龐定靠做一些雜活才勉強攢夠琴舒的學費。

“不管咋,別人有的,我們小玉米也要有!老孃我拼死拼活也要給她!”

年底,琴外出打工的兩個女兒終於回家了,一回來瞬間感覺“天塌了啊!”

“爸媽,你們什麼意思?我們不在家的時候,你們……你們又造個娃?”她們目瞪口呆,半天擠出一句話。

“別瞎說!偷偷跟你們說……”

兩個女兒瞪大著眼睛望向琴舒,琴舒正甜甜地衝她們笑。

“什麼都不許告訴她!敢多說倆字我打死你倆昂!”琴皺起眉頭,眼神警告。

“玉米!來,叫姐姐。”琴舒展眉眼,招呼琴舒過來。

“姐姐,姐姐,姐姐!”琴舒甜甜的小奶音重複著叫著。

兩位少女的心瞬間被俘虜了,這麼可愛的小玉米,誰能不喜歡呢。就連鎮上其他對琴舒有偏見的人,看見琴舒彎彎的眉眼,也莫名會心情很好。

兩個姐姐在家的時候,琴舒更加像家裡最受寵的小孩。

田間地頭,或是熱鬧集市,兩個姐姐隨時都在陪著她,她累了,張開手就有兩個人搶著抱她,她困了,兩個姐姐就一邊哼著兒歌,一邊把她扛回家。

“不是親的,可以這麼親啊?”路人總會驚詫地竊竊私語。

兩個姐姐總會瞪那些人一眼,同時確保琴舒什麼都沒聽到。

相聚日子不長,可兩個女孩心裡早就把琴舒當成親妹妹了,以至於她們再次離開家去打工的時候,又多了個捨不得的人。

“玉米,你好好長大,好好讀書,不要像姐姐一樣,十六歲就外出打工,一事無成,四年都沒空回家。姐姐該走了。”

那天,琴舒哭了很久很久,琴哄了足足半天她才平復。小孩子不懂為什麼要離別,只知道對她很好的兩個姐姐不見了。

今年,琴舒六歲了。琴該送她上小學了,除了鄰居家一起長大的朋友們,她認識了新的同學。

像往常一樣,琴舒坐在琴大腿上,掰著琴大大的指甲摩擦著。

“媽,我們家很窮嗎?”玉米問。

“為什麼這麼說?”琴猛地忐忑起來。

“我們班級裡有的同學,有好看的文具,好看的鞋子,他們的衣服也沒有補丁,但是我的……”

琴心一顫,家裡的確窮,夫妻倆普普通通的農民,家裡的地也沒有其他人家多,鎮上有的人趕上好風口,做一些小生意賺來了錢,與人家相比,琴家確實清貧。

她突然覺得自己愧對玉米,沒有給小玉米好的一切,卻把她留下來養著。

“小玉米,誰說咱家窮啦,你想要新衣服新鞋,咱這就去買,媽跟你講,你得定義好窮這個概念,家裡雖然沒有很多錢,但我們不叫窮!”

她拉著玉米站起來,“走,咱去買新鞋去!”

琴舒的小臉上綻放開興奮的笑容,心裡默默唸著,我們家不窮呢!

琴騎著三輪車,帶上玉米,來到鎮上集市,琴舒一眼看上了班裡其他女孩都有的帆布鞋,還帶著印花,“媽,我想要這個。”

琴拿到手上翻看一遍,笑著說:“行,就這雙,喜歡就要。”

“老闆,這個多少錢?”

“27。”

“27啊,便宜些吧。”琴的臉上有些尷尬。

“咱這工廠批發價,別家比這都貴,不能搞價奧。”

琴舒看見琴窘迫地攥著錢袋子,突然就什麼都不想要了,她放下那雙鞋說:“媽,這鞋不好看,我還是喜歡你給我做的,媽,咱回家吧。”

琴笑了,可是笑中有那麼多的歉意,她給玉米買了棉花糖,試探性地看著玉米,可是玉米吃得那麼開心,好像全然忘了要買鞋的事情。

小玉米,媽確實虧待你了,可你竟是那麼懂事。

回家後,琴扯布,扎鞋墊,給玉米做了雙新鞋,鞋上還繡上了可愛的圖案。

琴舒穿上就嘻嘻的笑,欣喜地跺著腳。她去到學校一陣炫耀,她多想大家知道,我家不窮,窮又怎樣,我媽媽親手給我做的鞋,小玉米專屬,你們有嗎?哼!

小孩子的難過高興都是睡一覺就忘。

她每天乖乖地去上學,農忙時熟練地協助媽媽幹活。

她放學就跑去鄰居家玩,晴天玩過家家,雨過玩團泥巴,玩到天黑,媽媽會大聲喊:“小玉米!回家吃飯!”她就像小兔子般跑回家。

琴家是典型的農村庭院結構,入門穿廊,有個院子,經過修的很陡的樓梯來到二樓,樓上就是家人晚上睡覺的地方。

院子中間,擺著很矮的小木圓桌,今天晚飯又是玉米最愛的番茄雞蛋麵,她用她的小木碗,每次都能足足吃五碗。桌子後面牆角堆滿了家裡灶上燒火,冬天取暖要用的木柴。砍木材的任務,一直是爸爸龐定負責,他經常在那個角落,拿起斧頭,一砍就是一下午。只不過在琴舒上學不久,龐定外出打工後,這些柴也要琴一個人劈了。

院子後面,有棵石榴樹,樹每年都結果,石榴樹下是雞鴨鵝的籠子,籠子裡會在某天清晨讓人驚奇地摸出幾顆蛋,琴總故意地欣喜大喊:“玉米!今天又有雞蛋吃嘍!”雞鴨鵝卻老是不聽話,跑到前院惹人趕。樹後是茅廁和豬圈,琴舒還記得她五歲時被雞追只知道狂跑著喊“媽!”的憨態,那時還不小心摔破了膝蓋。

院子前面,是大門口,閒暇時人們就聚在門口玩,家裡有隻黑白相間的小狗,琴舒三歲時它剛被抱回家作為看門狗,被琴舒起名叫“小灰”,小灰總臥在那裡看門,琴說它實在好養活,像小玉米一樣,只要餵飽就行,家裡人他與琴舒最為親切,總是用頭去蹭琴舒的手,一直等到琴舒伸手摸摸它,它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就是這樣的院子,琴舒覺得太大了,彷彿怎麼瘋鬧都跑不出去,在院子的每一個角落,都有她愛的母親的身影。

她還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模樣,不瞭解亭空鎮之外的天地,就是這樣的院子,只要媽媽在,她想就是呆一輩子也好。

院子很大,大的裝不完琴舒無憂慮的童年。

院子很小,在後來的程芷看來,它實在小的可憐。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