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早朝開始。
不等其他人說話,朱元璋就對著文武百官說:
“咱昨夜深思熟慮,發覺李愛卿說的不無道理,“八股取士”的確弊端頗多,是該改改,誰有好的建議,且說與咱聽聽,只要說的有理有據,都有賞。”
話音一落,朝中文武百官互相交換了個眼神,皆是在小聲嘀咕:
“果然如此啊。”
其中不少人都朝李暄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哥們!你要飛黃騰達了!
然而李暄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我飛你老母啊!!!
他整個人都麻了,心裡彷彿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還特麼真把他的諫言聽進去了?
洪武大帝什麼時候變得虛懷若谷,從諫如流了?
李暄欲哭無淚。
不過馬上重新振作起來。
朱元璋這次放過了自己,還給自己升官完全是意外!
他下次說點更過分,更激進的話,就不信朱元璋能每次都能聞過則喜。
“誰有好的想法?”朱元璋再次發問。
群臣議論紛紛,但無一人敢應聲。
朱元璋目光停在了李暄的頭上:“李愛卿,這個建議是你提出來的,你說說,該怎麼改才對。”
李暄巴不得胡說八道一通,比如科舉就是垃圾制度,應該遵從孔夫子的看法,恢復周朝禮制,所有官員都世襲罔替!
但這樣做最多挨一頓揍,就算被賜死了,也未必算“合乎情理”,保不準會白死,李暄可不敢賭。
不過,說實話可並不意味就一定安全了,李暄可是很清楚,歷史上的張局正是怎麼死的,現在,他準備學習張局長,並且超越張局正!
於是,只好回憶了一下讀書時候學過的歷史知識,借鑑前人經驗,開口說:
“臣有三條建議,其一,廢除八股文,改試策論,既在科舉之中,讓考生回答,與政治、經濟、軍事相關的題目。
其二,減輕儒家四書五經在科舉中的比重,增加實用學科考試,如算學、格致、天文、地理、軍事,如此,方可避免科舉選中的人,皆是黃大人,齊大人那樣只會紙上談兵的腐儒。
其三,由朝廷出資,在全國各地開設新式學堂,學堂可分小學,中學,大學,教授儒學與實用學科,學員入學滿固定年數後,可參與類似於科舉的測試,其中成績最好的一部分可升入更上一級的學院,能考上大學,並得到認可的人才,可免去科舉,直接入朝為官,並逐步增加新式學堂,令其慢慢取代科舉的地位,最終廢除科舉!”
話音落下,奉天殿之內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覷,爆發出了激烈的議論。
支持的,一個沒有,除了那些根本沒讀過幾年書的淮西武將之外,大多都十分的憤怒。加這麼多亂七八糟的實用學科,那不就是明擺著在打壓儒家,讓儒家失去獨尊的地位嗎?
黃子澄和齊泰額頭青筋暴跳。
他們終於明白了李暄為什麼會莫名其妙的針對他們。
這傢伙,針對的其實不是他們,是整個儒家!
“住口!”黃子澄站了出來,大聲呵斥:“崇儒重道,乃是陛下所留,書寫於《大明律》之祖訓!四書五經乃是儒家道統核心,八股文以亞聖朱熹註解為綱,乃代聖立言之規範,減輕四書五經比重,背棄孔孟,乃動搖國本之舉!”
齊泰氣勢洶洶道:“算學?天文?不過是一些術數小技罷了!學之何用?聖人言,君子不器,增設所謂實用學科,完全是以器亂道!你想做什麼?想讓我大明天下大亂不成?臣斗膽請陛下誅殺此撩!”
“臣附議!”
“臣附議!”
兩人話音落下,便引起了奉天殿之中全部文臣的一致認可。
此時,方孝孺站了出來,道:“李御史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李御史可曾想過,舉辦新式學堂需要多少銀子?我大明是否能拿的出來?若是強制推行,舉辦新式學堂的成本終究會落在百姓頭上,勞民傷財,再者說,增設使用科目考試,考生答卷之好壞該如何評判?考官無據可依,便會給別有用心之人賄賂,舞弊的機會。”
又是一票人連連點頭,表示說的有道理。
而著急回家的李暄是一點都不帶慫的。
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
“所以我才說,你們這些腐儒屁用沒有啊,沒銀子?想辦法賺銀子不就是了?你們的腦袋難道是個擺設不成?
還說什麼祖訓,祖訓誰寫的?不就是當今聖上嗎?聖上想改改祖訓有什麼問題不成?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人說什麼,背棄孔孟是動搖國本。
宋朝尊儒道嗎?尊,結果呢?被元韃子給滅了,是誰驅除韃虜,復我山河?是陛下,是隨陛下在戰場上廝殺的將軍們!而元韃子禍害我大好河山的時候,你們這些腐儒在做什麼呢?哦,跪在地上,恭迎新天子入主中原,你們到底哪來的臉說背棄孔孟會動搖國本?就算你們這些腐儒死光了,有陛下在,大明也亂不了!”
話音一落,奉天殿之中那些文官相繼紅溫,若不是朱元璋在,此時只怕已經擼起袖子,衝上去給李暄兩拳了,就連都察院的那些言官臉色都極為難看。
而奉天殿另一側,那些淮西武將們則是直呼罵得好!不少人看李暄的眼神頗都為佩服,李暄道出了他們想說卻不敢說的話。
“你這亂臣賊子!”
黃子澄給氣的直哆嗦,一邊給朱元璋磕頭,一邊憤怒的說:
“請陛下誅殺此撩!他不死,將來貽害無窮!”
朱元璋心中對李暄的那些建議,卻有頗多認可的地方。
實際上他也特別不喜歡儒家的那些人。
但儒家的勢力在中原王朝之中根深蒂固,想要把李暄提的那三個建議變為現實何其艱難?
哪怕是他,實際推行法家治國的同時,也要標榜“恢復漢制”,表面上仍尊崇儒家。
若是真立刻就按照李暄說的去改,儒家的那些人,怕是全得造反。
但……
不改,也是絕對不行的。
朱元璋已經親眼看過了明末的慘狀,見識八股取士制度下,儒家那幫腐儒,有多麼無能。
於是。
朱元璋打算來個避重就輕,順便做一做,一開始就打算要做的,也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李暄,你剛剛說沒銀子去賺便可,可是對賺銀子頗有心得?”
李暄有些沒搞懂朱元璋什麼意思,順勢點頭。
“自然。”
朱元璋道:咱今兒個就考考你,看看你是真有本事,還是光會吹牛。
要是將來有一天,咱大明外頭有強敵圍著,裡頭天災不斷,亂民聚而成匪,國庫裡的銀子只夠勉強維持開銷,可皇帝卻聽信讒言,把商稅全給廢了,以至於每年稅收從兩千萬兩,一下子掉到不足五百萬兩,連邊軍的餉銀都發不全。你說,皇帝該咋辦,才能在短時間內籌到足夠的銀子去賑災,去維持邊關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