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8章

次日一早,朱瞻基便聽聞了朱棣龍輦遇刺的消息。

他心中一凜,立刻趕往華蓋殿,靜候朱棣大駕。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華蓋殿外便傳來了朱棣沉穩威嚴的聲音:“叫五城兵馬司的人進宮,叫太子、漢王來見我。”

話音剛落,朱棣就快步朝殿門走去。

他身著一襲紅色龍袍,袍身繡著金線龍紋,龍爪張揚,龍目炯炯。龍袍的衣襟和袖口鑲著精緻的雲紋,腰間束著一條玉帶,襯得他身形挺拔,威嚴畢露。

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帶著帝王的氣勢,在進殿的那一刻,好似整個殿內的空氣都因他的到來而凝滯。

朱瞻基聽到這些動靜,還是不卑不亢的候立在殿內,並沒有像原著中那樣向朱棣卑躬屈膝。按理說,向既是皇帝又是爺爺的老爺子跪一跪也無妨,但動不動就跪,還真不是他的性格。

朱棣剛踏入殿門,便一眼便看到了彎腰低頭行禮、乖乖候立在一旁的朱瞻基。他微微一笑,走到朱瞻基身前,語氣平淡卻帶著幾分和藹慈祥。

“查清楚沒有?”

朱瞻基抬起頭來,拱手笑著說道:“回爺爺的話,二叔正派人查著呢。”

其實,這件事他早已心知肚明,這不過是金豆子自導自演的一齣好戲。目的無非是在朱棣面前充當功臣,順便收攏五城兵馬司的軍權,再給太子朱高熾潑點髒水。

此時,朱瞻基心裡也不禁暗自嘀咕。

“這古代人的權謀確實厲害,隨便一個陰謀詭計就能一舉多得,還真是老謀深算、奸詐狡猾。”

朱棣雙手叉腰,微微皺眉問道:“你猜,他們是什麼人?”

朱瞻基略一思索,答道:“二叔說他們是靖難遺孤。我認為,刺客確實可能是靖難遺孤,但他們背後必定有大人物支持,而且那人勢力肯定不小。”

他頓了頓,繼續分析道:“否則,刺客怎麼會如此準確地知道爺爺的行蹤?若是沒人在應天府接應,他們又是怎麼弄到的軍械?暗中密謀的落腳點又在哪裡?”

朱棣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嗯,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那你覺得,他們背後的人會是誰?”

(注:正式場合用“朕”自稱,私下則用“我”。)

朱瞻基沉吟片刻,說道:“有五種可能。”

“五種?”

朱棣眉頭一挑,顯然對這個答案頗感興趣。

“不錯。”

朱瞻基神色坦然,繼續說道,“幾率最大的就是建文餘黨,其次便是韃靼與瓦剌部,最後就是二叔、三叔,還有我爹。”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雖然理論上我爹是有那個可能,但實際上我是瞭解我爹的。他沒那個野心,也沒那個膽量,更沒有那個動機,所以不可能是他。因此,實際上也就只有四種可能性。”

朱棣聽完後,心裡瞬間就想明白這些可能性背後的事情了。

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伸手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

“你小子,這些日子倒是有些長進了。”

這短短一年不見,他是真覺得朱瞻基變了不少,變得沉穩了許多,少了一些輕浮。

朱瞻基微微一笑,謙虛地說道:“都是爺爺教導有方。”

隨後朱棣轉身準備走向御案旁的座椅坐下,朱瞻基見狀連忙攙扶著朱棣過去,邊走還邊輕笑著說道。

“爺爺,最近我弄了個好玩的東西,有空你也玩玩。”

朱棣坐下來後,笑著問道。

“什麼好玩的東西?”

心裡也是覺得這孫子不禁誇,剛想著他變沉穩了,沒想到轉頭就說起了玩物,還要帶著他一起玩。如果這要是朱高熾跟他這麼說,肯定會惹的他一頓罵,但孫子這麼說,他卻認為孝心可嘉。

這時,殿門外傳來了一陣爭論聲,打斷了朱棣和朱瞻基的談話。

“老二,你這麼做,我是萬萬不能同意的,你這搞的人心惶惶,還讓別人佔了便宜,你這是何必呢?”

“太子爺,現在不是你說了算,你沒有經歷過戰陣,你不懂裡面的風險……”

“你鬧的滿城風雨,人心惶惶,你……”

朱棣和朱瞻基聽到爭吵聲後,對視了一眼,然後兩人都很有默契的都閉上了嘴。

片刻之後,朱高熾和朱高煦一同走了進來。

朱瞻基見狀,便主動上前拱手行禮喊道。

“爹,二叔。”

說完就暗中打量起了朱高煦。

此時,朱高煦身披一副黑色鎧甲,鎧甲上雕刻著精美的虎紋,虎目炯炯。鎧甲的肩甲和胸甲厚重而堅固,背後還有披風。

他面容稜角分明,眉宇間透著一股凌厲之氣。他的眼神銳利,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冷笑。他的身形高大挺拔,步伐穩健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股武將特有的豪邁與霸氣。

朱瞻基打量完後,心裡也不禁暗道。

“這金豆子看起來,確實跟朱老四很像。”

朱高熾連忙躬身低頭,面帶慌色的對著朱棣拱手說道。

“父皇,孩兒聽說天街刺殺一事,過……過來問安。”

此時他心裡惶惶不安,還真不是裝的。

朱棣看到朱高熾這副樣子,氣不打一處來。

他從龍椅上起來,緩緩朝朱高熾走去,沉聲說道。

“我這次御駕親征,血戰了一年之久,大戰阿魯臺,想不到回京,出了這樣的事!”

說著說著,他的臉色越來越陰沉。

“要不是老二偵查的好,提前偵知了反賊的動向,你今天來,就不是問安了吧。”

朱高熾聽完,當然也知道其中的潛臺詞,急的無語凝噎。

“可…可……我我我……我這……”

這時,朱高煦不給朱高熾辯駁的機會,連忙插嘴說道。

“皇上,兒子想調動兵馬司的軍隊,打算關閉城門,在全城進行搜捕。”

朱棣面色平靜的說道。

“接著說。”

朱高煦看了一眼身旁的大胖,略帶為難的說道。

“可是太子不肯交權,請皇上下旨。”

朱高熾聞言,急忙說道。

“我…這……”

朱棣看著朱高熾這番急著說不出話來的樣子,陰陽怪氣的說道。

“怎麼?怕查出同黨來?”

“誒!”

朱高熾被嚇的跪下,結結巴巴的說道。

“皇上…我…我……這…這……這怎麼會呢!我……孩兒這…這……”

朱棣雙手負背,低頭望著大胖,沉聲訓斥道。

“外有強敵,內有叛黨,你這個國是怎麼監的!”

朱高熾被罵的氣喘吁吁,低頭不敢做聲。

朱瞻基看到這一幕,並沒有同情朱高熾,更沒有替朱高熾擔心。

他是看過劇本的人,所以他知道,這一切都是胖爹裝的。胖爹這就是在故意裝慫,示爹以弱,好讓朱老四對他這個太子放心。

許多人對大胖這麼慫不理解,甚至原著中的朱瞻基這個做兒子的,都有些瞧不起自家胖爹這麼窩囊,但其實這正是大胖的高明之處。

靖難之役期間,朱棣曾因朱高煦的讒言,對留守北平(北京)的朱高熾產生嚴重懷疑。

建文帝曾經試圖通過書信離間朱棣父子,朱高熾洞悉了建文帝的陰謀,雖未拆信直接上交朱棣以表忠誠,但朱棣仍因宦官黃儼的挑撥一度動過殺心。正因為這次的信任危機,奠定了朱老四和朱高熾父子關係的複雜性。

朱棣登基後,雖命朱高熾監國,但也對其權力嚴加限制。要求百官不得單獨謁見太子,所有政務需公開記錄並定期上報。重要決策(如軍事調遣、高官任免)仍由朱棣獨攬。

另外朱棣也確實更欣賞朱高煦的軍事才能和性格,覺得與自己很相似,甚至曾暗示其有望繼承大統。

這種偏心導致朱高煦長期覬覦儲位,更是聯合老三趙王朱高燧構陷太子,甚至密謀造反,而朱棣對此縱容,更加劇了父子間的裂痕。

朱高熾面對朱棣的猜忌和弟弟的挑釁,選擇以退為進。他多次為弟弟求情,甚至請求讓位,避免與朱棣直接衝突,同時以實際政績證明能力,逐漸贏得部分信任。

朱棣常年北征和營建北平(北京),需依賴大胖處理日常政務。儘管存在猜忌,但對朱高熾的治國能力(如財政管理、民生政策)還是很認可的。

因此,朱棣最終也沒有動過廢黜太子的念頭,既因嫡長子繼承製的禮法約束,也因文官集團對朱高熾的支持,以及長孫朱瞻基的出色表現,還有就是朱高熾出色的治國能力。

不過朱棣對朱高熾,也確實存在極為深刻的疑心和戒心。

其根源在於權力博弈、繼承人矛盾及性格差異、身體狀況等等方面。但兩人最終形成一種“矛盾共生”的關係,朱棣依賴太子的治國能力維持大明運轉,朱高熾則以隱忍裝慫和政績來保全太子地位。

這兩父子可以說,都是聊齋級別的千年老狐狸。

朱棣老謀深算,將三個兒子玩弄於股掌之間。而朱高熾大智若愚,洞悉一切,表面上一直很窩囊裝慫,但其實大明大半人心都向著他。只有老二是鐵憨憨一個,而老三也只是會點小聰明罷了。

此刻,朱瞻基看著眼前跪在地上唯唯諾諾的朱高熾,心裡也是忍不住感慨道。

“胖爹確實厲害啊。”

忍常人所不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受,是為大智也。換作是他,肯定忍不了。

這時,朱棣又接著對朱高熾問道。

“這些反賊是何時到的京城,何人安排,有何用意?”

朱高熾慌慌張張的回道。

“回…回皇上,這個……那個……那個他……”

朱棣見狀,沉著臉大聲呵斥道。

“什麼這個那個的!”

朱高煦看到這一幕,嘴角微微抽動,心裡更是幸災樂禍。

“想不到吧,老大,這一切其實都是我做的。”

朱瞻基見朱棣動了真火,連忙站了出來。

“爺爺,我能不能替我爹說兩句。”

朱棣見乖孫站了出來,嘆息了一口氣,輕點點頭。

朱瞻基解釋道。

“我爹他氣虛體胖,一路小跑到這兒,氣還沒倒勻呢。”

朱高熾聽到這話,連忙一臉認同的連連點頭道。

“哎哎哎……”

隨後朱瞻基話鋒一轉,義正言辭的說道。

“而且此事必定與我爹無關,要想查清此事,只要從給二叔提供情報之人入手,相信很快就能查明真相。至於藉著此事,弄的滿城搜捕,大肆擾民,怕是不妥。”

“今天是爺爺御駕親征,凱旋迴朝的國家之喜,舉國同慶,若是因為區區幾個反賊,壞了百姓慶賀之心,怕是會好事變壞事,這恐怕不是爺爺想看到的景象吧。”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