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不能在這了?”
江惜月看著她,淡淡回應。
當看見江玉瑩眼裡的震驚,江惜月心裡便有了一個懷疑。
她把裘昭帶回院子的事,肯定就是江玉瑩告訴的楊氏。
她記起來前世有個在她院子裡打掃的丫鬟就是江玉瑩的眼線。
一旁的白酒看見江玉瑩的臉,震驚地差點叫出來。
這不是那天那個江小姐嗎?
白酒傾過身子,小心地問:
“江惜月,你們倆是什麼關係啊?”
“堂姐妹。”
江惜月也小聲地回。
“你是不是得罪過她?”
“滾,”江惜月有些無語,“誰得罪她了,你才得罪了她。”
“沒看見是她沒事找事嗎?”
“哦。”
……
見二人旁若無人地說話,江玉瑩指著白酒和江惜月二人,憤怒道:“江惜月,你已嫁為人婦,竟然還如此不知羞恥,在大街上與外男拉拉扯扯,成何體統!”
看白酒白面書生的模樣,江玉瑩更加確認了自己的猜想。
她指著白酒,表現出一副抓住了江惜月把柄的模樣,得意道:“江惜月,他是誰啊?”
“你養的小公子吧?”江玉瑩一臉蔑視,用瞧不起的目光打量白酒,“相貌看著是不錯,一副白淨的臉蛋。可惜呀,是個靠女人活著的!”
“你……”
白酒氣憤地抬手指著江玉瑩,剛想對她大罵一頓,但礙於身份,不想惹事生非,於是硬生生把手放了下去。
他生氣地瞪眼瞧著江玉瑩。
她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
虧他之前還想幫她呢!
“呵——怎麼了?被戳中心事了?”
白酒敢怒不敢言的樣子讓江玉瑩很是得意,以為她說對了。
“姐姐,你聽妹妹一句勸,我們女子最注重的就是貞潔和名聲,堂姐你已經嫁人了,就不要再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了。姐姐,沒嫁人之前,任你怎麼胡鬧我們江國公府都擔得起。可是姐姐,現在你可別這麼任性了,妹妹都是為了你好。”
江玉瑩的嗓門很大,看熱鬧的人圍了一圈。
“這是江國公府的兩位小姐吧?怎麼在這兒吵起來了啊。”
“那個叫江惜月的現在哪裡是國公府的小姐,人家早就嫁給裘尚書府家的大公子了!”
“哎,先別管她嫁給誰,所以她真的和外男不清不楚了?”
“是唄!你瞧她旁邊的小白臉,看起來像不像被女人養著的?”
聽見此話的白酒臉都黑了。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那江惜月沒嫁人前就喜歡追著男人屁股後面跑,京城十里開外都知道她的名聲!”
“這樣啊……那怎麼還有人願意娶這樣一個不守婦道的女人?”
“咦——皇上有旨,誰敢不從?”
……
聽見議論江惜月的話一句比一句難聽,白酒放心了,幸災樂禍地偷看了一眼江惜月。
沒事,還有一個墊背的。
此時,站在江玉瑩旁邊的喬霜霜開心地覺得她幫了江玉瑩,因為江玉瑩最討厭的人就是江惜月了。
而在旁邊的苗若雪卻皺了皺眉頭。
在大街上吵鬧有失體統,江玉瑩連這點都不懂嗎?
江玉瑩還真的不懂,她一時情緒衝動,指著江惜月的鼻子就開始罵,試圖得到語言上的勝利。
因為從小時候,江玉瑩就是這麼欺負江惜月的。
江惜月見勢不妙,拿了包子就拉著白酒跑了。
拐了一個彎,立馬就消失在了這條街上。
她可不想被人圍觀。
雖然說她的名聲在京城本就不好,但是不能再差下去吧?
“玉瑩,江惜月跑了,”喬霜霜說。
“呵!做賊心虛。”
突然又想起什麼,江玉瑩勾了勾嘴角。
等著吧,好戲還在後面!
“玉瑩,那……”
“呵!等著瞧!”江玉瑩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我們走!”
她早就留了後招,看待會兒江惜月怎麼在裘府混!
得罪她的人沒有好下場!
苗若雪看到她這副表情就知道她肯定又對江惜月做了些什麼。
那江惜月可要遭殃了。
畢竟在玩弄心計這方面,江玉瑩簡直太擅長了。
然而,每次苗若雪看見江玉瑩和江惜月不和,江玉瑩在暗地裡給江惜月使絆子,江惜月不得好的時候,她心中總會湧現出一股竊喜。
因為如果沒有江惜月的話,她可以嫁給裘玉君,就不用落到現在選擇兩難的境地了……
但是父親教過她,讓她不要拘泥於玩弄心計,顯得小人風範了……
這麼想著,苗若雪不自在地抿了抿唇。
……
裘府。
“找!”
“還沒找到嗎!”
“那可是御賜的鐲子,要是沒找到,統統把你們給殺了!”
楊氏坐在主位上大聲吼道,眼裡的怒火彷彿要溢出來。
“夫人,您消消氣,莫要氣壞了身子,”一個丫鬟走過來安慰道。
“啪——”
楊氏用力甩了丫鬟一巴掌。
“你讓我怎麼不生氣!”
“這是御賜的鐲子!”
“過幾日春日宴要戴給皇上看的!”
丫鬟的臉立刻腫了起來,她一邊退下,一邊小聲地啜泣。
楊氏前面跪了一群下人,他們的身子顫抖著,戰戰兢兢地承受著楊氏的怒火,生怕一個不小心命就沒了。
“我養你們是幹什麼吃的!”
“連一個鐲子都能丟了!”
“沒用的東西!”
她的御賜的鐲子丟了,若是傳出去,這會讓別人怎麼編排她,讓皇上怎麼看她!
難怪楊氏發如此大火。
隨後一個嬤嬤附在楊氏耳邊說了些什麼,楊氏更加生氣了,她憤怒地拍著桌子,桌子被敲得震天響,足以窺見她的怒火有多麼大。
“鐲子看不好,連這麼大的一個人也看不好!”
聽見江惜月跑出去的事,楊氏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個小賤人真是膽子大了!”
“都敢忤逆我了!”
楊氏氣得呼吸急促,一邊扶著椅子一邊緩緩坐下。
“夫人,喝口茶水,莫要氣得傷了身體,”嬤嬤倒茶給楊氏。
這個玉石鐲子是幾年前裘晉辦事有功,得到了皇帝賞識,皇帝特意從進貢的珍品裡親自挑選了這隻通體透亮的玉石鐲子賞賜給楊氏。
前幾日,裘晉特意囑咐了她,讓她在幾日後的春日宴戴上這個鐲子,好借題發揮與皇上說道說道舊情,說不定能增加皇上對玉君的好印象,增加他大選的優勢。
可是現在鐲子丟了!
她明明記得就放在她房間的櫃子裡,怎麼會憑空消失?
幾口熱茶下肚,楊氏慢慢地冷靜下來。
鐲子丟了的事千萬不能讓裘晉知道,也不能傳出去,不能影響玉君的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