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及冠想到這些,不由得嘆一口氣。
爹其實已經很厲害了,在全村人的資助下,從一介農家子考上了秀才,已經是光宗耀祖,值得入陳家祠堂。
可是心氣太高,非要考上舉人才作數,結果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他的名字也是爹取的,及冠及冠,這是想要他高中桂元的意思。
他對秀才爹倒是沒什麼感情,畢竟秀才爹一心只有聖賢書,從小除了教導他要讀書考取功名以外,再無其他關心。
反倒是阿姐陳招娣,兩人之間的關係十分深厚。
孃親生下他之後,大出血去世,從小都是陳招娣撫養他長大。
長兄如父,長姐如母。
這句話在陳招娣身上徹底應驗。
阿姐從小被秀才爹洗腦,對他科舉也是滿懷期待。
陳及冠將被子裹緊了一些,堅定下念頭。
哪怕是為了讓阿姐過上好日子,也要繼承秀才爹的遺願,走上科舉之路。
正想著這些,陳招娣推開木門,寒風瘋狂擠入屋裡,陳及冠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陳招娣趕忙將木門關上,端著一個粗陶碗走了進來。
碗裡是一碗粘稠米粥,上面還臥著一個荷包蛋。
陳及冠面露疑惑,“阿姐,哪裡來的雞蛋?”
陳家除了幾畝田以外,已經一貧如洗,雞蛋是萬萬不可能有的。
“是三嬸拿過來的,足足有三個雞蛋,說是給你補補身子。”
陳及冠沉默,小池村是一個宗族村子,大部分人都姓陳,源自一個老祖宗。
可以說,沒有大家,爹不可能考上秀才,更不可能入土為安。
現在哪怕秀才爹去世,他們家落魄下來,村裡人依舊沒有忘了他們姐弟倆,平時多有幫扶。
這份恩情,太重了。
重的讓陳及冠有些不知所措。
陳招娣溫柔笑笑,“冠哥兒,莫想太多,日後好好讀書,早日考取功名,便是對大家最好的回報。”
陳及冠點點頭,剛想接過碗,陳招娣卻躲開,非要用木勺親自喂他。
陳及冠的確沒多大力氣,只能聽之任之。
吃了一個荷包蛋,又喝了半碗粥,便有了飽腹感。
“再吃點兒,你身子虧空的厲害,得好好補補。”
陳及冠搖頭,“阿姐,我吃不下了,你吃吧。”
陳招娣沒有強求,“阿姐已經吃過了,給你留著晚上再吃。”
陳及冠滿臉不信,瞧瞧阿姐都成啥樣了,臉頰凹陷,顴骨突出,頭髮枯黃,一看就營養不良。
記得幾年前阿姐還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皮膚白皙,唇紅齒白,結果短短幾年,就變成了這副模樣。
讓他心疼的眼眶泛紅。
陳招娣見他這副模樣,一顆心似乎都化了,聲音軟軟道:“阿姐真吃過了,吃了兩個紅薯,現在還飽得不行。”
“紅薯哪裡能吃飽,你要是不喝粥,我就不讀書了。”
陳招娣一聽,乖乖端起粗陶碗,小口小口喝粥米粥。
米香充斥在口腔中,讓她眯起眼睛,一副享受的樣子。
她已經很久沒嘗過大米的滋味,家裡有啥好東西都得緊著小弟,畢竟小弟讀書是很費腦子的。
至於她自己,平時吃點兒紅薯土豆,配上一些野菜,只要餓不死就行了。
喝完米粥,陳招娣還舔了舔碗,抬頭迎上小弟的目光,不好意思笑笑。
陳及冠卻笑不出來,認真道:“阿姐,我一定要考取功名,讓你過上好日子。”
陳招娣聞言很是高興,“俺信你,以後你就安心讀書,其餘的事有阿姐嘞。”
說著,添了幾塊木炭放到火盆裡,“你再睡會兒,得把身子養好了才能讀書。”
陳及冠也沒反駁,喝了藥,肚子又填飽了,他現在的確有些昏昏欲睡。
火盆傳來的溫度稍微驅散了寒冷,加上阿姐在一旁,很快,他便安心睡著。
陳招娣動作放輕,先是將碗筷拿到外面洗了,這才拿著一個竹籃走了進來。
竹籃裡面是一些布匹和線團,明顯是要刺繡。
他們畢竟有個秀才爹,陳招娣雖然沒有被要求讀書,但是也去繡坊待了幾年,學了一手刺繡的手藝。
現在家裡的收入全是陳招娣去接刺繡活兒才能維持,不然陳及冠早就餓死了。
陳招娣藉助火盆的微弱光芒,一雙手靈活飛舞,銀針上下翻飛,一個鴛鴦圖案逐漸成型。
在這個過程中,陳招娣不時看一眼熟睡的小弟,嘴角掛著安心的笑容,幹活都有勁兒了。
謝天謝地,小弟算是度過這一劫,這幾天她真是吃不好睡不好,一刻沒看到小弟都心慌得不行。
“招娣,招娣。”
一道呼喚聲在外面響起,陳招娣怕驚醒小弟,趕忙起身來到外面的院子。
來人是一個穿著麻布大褂,面容滄桑黝黑的昂藏大漢。
這是小池村的里正,也是陳家的族長,素有威望,大夥兒都樂意聽他的。
陳招娣壓低聲音,恭敬喊道:“七叔公。”
里正的輩分很高,雖然才四十多歲,但也得喊上一聲叔公。
陳大山看了一眼緊閉的木門,眼裡露出擔憂的神色,“冠哥兒咋樣了?醒轉過來沒有?”
陳招娣露出笑容,“冠哥兒已經醒了,喝了藥,還吃了半碗米粥呢,氣色瞧著是好了不少,風寒應該退了一些。”
陳大山鬆了一口氣,“那就好,他爹已經走了,我們得幫他把冠哥兒照養好,不能再出事了。”
“有勞七叔公了。”
陳招娣眼神里滿是感激,沒有大夥兒的關照,這日子真是過不下去。
陳大山擺擺手,“俺來是給你說道一件事兒,招娣,你如今歲數不小了,該琢磨嫁人的事情,這事情按理說該你娘操持,但你娘走的早,你爹也不在了,俺得幫你張羅起來。”
陳招娣沉默了一下,語氣堅定:“我對夫家沒啥要求,但必須得送冠哥兒去讀書,還有,我家的水田和水塘,都是冠哥兒的,這沒得商量。”
陳大山張張嘴,良久才說了一句,“讀書不是小事,村裡怕是沒人願意擔這麼一個負擔。”
陳招娣態度很堅決,“那俺寧願不嫁人,俺就是把田地給賣了,也要供冠哥兒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