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三國:諸侯討董,我奇襲關中劉岱審配,三國:諸侯討董,我奇襲關中最新章節

三國:諸侯討董,我奇襲關中

作者:牛肉板面0

字數:161060字

2025-05-05 04:57:47 連載中

簡介

強烈推薦一本好看的歷史古代小說——《三國:諸侯討董,我奇襲關中》!本書以劉岱審配為主角,展開了一段扣人心絃的故事。作者“牛肉板面0”的文筆流暢,讓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說已更新至第79章 劉表、劉焉、劉備,161060字,千萬不要錯過!

三國:諸侯討董,我奇襲關中小說章節免費試讀

【本書是正史和演義結合,求輕噴,特設大腦寄存處……看書不帶腦,追書沒煩惱!】

…………………………..

東漢,初平元年。

兗州境內,封丘城外官道。

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向西北方迅速前行,仿若黑雲壓城,其軍容井然有序,氣勢森然,與其他大漢軍隊,截然不同。

大軍最前方,黑色的“劉”帥旗下,是一約莫二十五六歲的男子率軍前行。

男子身高八尺有餘,身著黑色鎖子甲,面容勇毅,英姿穎發,丰采高雅,姿顏雄偉。

男子名為劉岱,是漢室宗親,漢高祖長子劉肥之後,劉輿之子,劉繇之兄。

同時,他還是從二十一世紀來的穿越者。

初穿越時,他是少帝侍中,後董卓廢少帝,升劉岱為兗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新鄉侯。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他會在初平三年,也就是兩年後與青州黃巾戰於東平,兵敗身死。

因此在任兗州刺史這幾年,他一直都在習武練兵,增強自身的實力,同時他還大力征召文臣武將。

“穿越到這裡已經三年了,終於到這時候了嗎?”

三個月前,曹操刺殺董卓不成,逃回老家沛國譙縣,散盡家資,招募義兵,得精兵五千。

後曹操矯詔並作檄文送達各州郡,痛斥董卓欺天罔地,穢亂宮禁,滅國弒君,又說自己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於酸棗會盟,剿戮群兇。

劉岱收到檄文後,率麾下兵馬三萬,奔赴酸棗會盟。

“主公……”

就在這時,劉岱左側的一名身軀筆直如松的文士說道:“馬上太陽就要落山了,不如在此安營紮寨。”

文士名為審配,字正南,魏郡陰安人,是劉岱任兗州刺史後第一個徵辟的臣子。

彼時他因正直不得志於冀州牧韓馥,接受了劉岱的徵辟。劉岱當即便委審配以腹心之任,任命他為治中別駕,並總幕府。

對審配,劉岱打心底欣賞。

不僅因為其才能卓爾不群,更因為他臨死前那一句“吾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這樣又忠心又有能力的臣子,又有誰不喜歡。

審配如此,高順亦是如此。

“的確該紮營休整了,元常,傳孤命令,大軍停止前行,就地安營。”

“諾!”劉岱右側的典韋抱拳應道。

吩咐完後,劉岱問道:“正南,此地距酸棗還多遠?”

酸棗雖在兗州境內,但兗州刺史治所在地昌邑,兩地相距近五百里。

東漢建武十一年,光武帝劉秀將兗州遷至昌邑,下轄陳留、東郡、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東平八郡國,範圍超過千里。

“還剩不到二十里。”

“那明日就到了。”

大軍安營紮寨,埋鍋造飯,一大片炊煙升騰而起。

用過飯後,劉岱回營準備安歇。

營外,有親衛隊層層守衛。無他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

第二日卯時,大軍準時出發。

待劉岱到達酸棗時候,已到午時,袁紹和曹操出酸棗外十里迎候。

“哈哈,公山何來遲啊?!”曹操大笑,顯然心情不錯。

“公山,你可是最後一個到的。”袁紹微笑道。

“本初兄、孟德兄,久違了。”劉岱下馬與二人見禮。

當初在洛陽城中,原身與二人也有些交情。

袁紹、曹操。

這二人的大名,劉岱如雷貫耳。

在漢末歷史中,這二人都是天下大勢的執牛耳者。

說起來,不論是劍指董卓、掃清河北的袁紹,還是孤身刺董、統一河北的曹操,實際上都很有雄主之風。

可惜,當天下大勢的牛耳到了他們手中的時候,二人就像突然降智了一樣,選擇了最不應該的道路。

在二人的引導下,劉岱來到酸棗以北,大軍開始安營紮寨。

各路諸侯早已安營,他放眼望去,只見營地連接二百餘里,旌旗飄揚,鑼鼓震天。

曹操來到劉岱身旁,意氣風發道:“此次我等奉天子密詔,興義師,洩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悠悠青史,定有我等一席之地。”

劉岱問道:“此次來了多少諸侯,共有多少兵馬?”

袁紹道:“此次有十八鎮諸侯起兵響應,共得大軍五十多萬。”

劉岱微微驚訝,“五十多萬?這麼多嗎?”

曹操點頭,“此次有十八鎮諸侯參與會盟,最少的張邈都帶兵一萬,總兵力超過五十萬理所當然。”

聽了二人介紹,劉岱也弄清楚了前來會盟的諸侯。

第一鎮,名門之後,廣交英雄,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攜大軍五萬。

第二鎮,博覽群書,才如雅量,冀州刺史韓馥,攜大軍兩萬。

第三鎮,博古通今,能言善辯,豫州刺史孔伷,攜大軍兩萬五千。

第四鎮,仗義疏財,揮金重士,兗州刺史劉岱,攜大軍三萬。

第五鎮,孝悌仁慈,屈己待士,河內太守王匡,攜大軍三萬五千。

第六鎮,救急扶困,胸有大志,陳留太守張邈,攜大軍一萬。

第七鎮,才思敏捷,胸懷韜略,東郡太守喬瑁,攜大軍兩萬。

第八鎮,盡忠職守,治世能臣,山陽太守袁遺,攜大軍兩萬。

第九鎮,足智多謀,能文能武,濟北相鮑信,攜大軍三萬。

第十鎮,聖人後裔,少能讓梨,北海太守孔融,攜大軍四萬五千。

第十一鎮,文武雙全,少有威儀,廣陵太守張超,攜大軍兩萬。

第十二鎮,儒雅溫良,君子之風,徐州刺史陶謙,攜大軍兩萬。

第十三鎮,侯門之後,威震西垂,西涼太守馬騰,攜大軍兩萬。

第十四鎮,貌有丰姿,形容英偉,北平太守公孫瓚,攜大軍三萬。

第十五鎮,博聞強識,應變隨心,上黨太守張楊,攜大軍兩萬。

第十六鎮,威能蓋世,勇冠三軍,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攜大軍兩萬。

第十七鎮,四世三公,名震天下,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攜大軍五萬。

再加上騎都尉曹操,共十八鎮諸侯。

“此次我五十萬大軍集結於此,只要齊心協力,定可擊潰董卓,救出天子。”

曹操道:“那時漢室復興有望,我等皆可封侯拜相,光宗耀祖。”

劉岱只是笑笑不說話,現在的曹操還是太天真了些。

和這群蟲豸一起,怎麼可能復興漢室?

…………….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