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4章

靈臺方寸山,李海益入道。

菩提祖師菩提葉傳法,一番提點之後,李海益這才知道,自己這門真傳的優劣勢。

優勢在於,菩提智慧,什麼都能學。

劣勢也在於此,樣樣通,難免樣樣松。

李海益不修大品天仙訣,沒法緊著一門神通全力精進。

每精進一分,都需要用自己的智慧,真正參悟理解之後辛苦拿法力祭煉,才能功成。

而菩提樹上的菩提葉,全部得拿來修法力煉神體。

而菩提果則全部要拿來凝練慧劍,破開前路,突破境界。

神通術法,就只能靠時間慢慢熬了。

李海益接過菩提葉,上面記載著天罡三十六變,和地煞七十二變。

稍稍研究了一下,李海益就搞明白這兩門神通的本質。

和前世的那些亂七八糟的猜測不同,天罡地煞變化,就是變化。

沒有那麼多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但是,這天罡地煞變化若是足夠精深,確實能觸類旁通般的學會不少術法。

原因也簡單,這地煞七十二般變化,是菩提祖師深入研究七十二種地煞異種,研究出來的變身法門。

粗學,法力足夠,就能變什麼像什麼。

學得精深了,能領悟所變化的異種的本命神通,比如通幽,潛水,定身等等。

天罡三十六般變化也類似,只不過研究的對象,變成了含清靈之氣的神獸,僅此而已。

七十二是按時節分,三十六是按玄理分,都是無窮的意思,但變化的範圍種類,確實是地煞七十二變多些。

書裡孫悟空說願學個多的,菩提祖師就給了他個多的,半點沒哄騙他。

天罡神獸也好,地煞異種也罷,都是天地間的精靈,本質上確實差別不大。

雖然天罡神獸理論上限要高些,但是孫悟空天生石猴,要研究上限的話,其實他研究自己,反倒是來的更加合適。

李海益看了菩提葉中的講解,頓時沒了研究的心思。

菩提祖師都說了,神通要自行修持,貪多嚼不爛,李海益決定,多的淺學,少的挑幾個精學。

春去冬來,轉眼又是三十年過去。

李海益在方寸山中,已然待了四十餘年了。

三十年修持,李海益的靈臺之中所種的菩提,已然生出了七品菩提葉,結過七次菩提果了。

七品菩提葉,助力李海益,用短短三十年,就積累了三百多年的法力。

菩提果,更是讓李海益將心中慧劍,凝練出七重寶禁,離著化幻為真的法寶境,只差兩重寶禁。

慧劍根植於李海益心中,心念不滅,慧劍不損,念動即生,好用的很。

其寶禁級別,與李海益的修為級別完全等同,是護道之器,本命伴身之器。

除了慧劍之外,李海益手裡,還有一根菩提杖,此杖份屬先天,是真正的至寶,也是菩提門下真傳的象徵。

這些年,李海益安坐在家,有了卦象,也從不應卦而行。

除了少數幾次修行,得了些變化對象的本源真意外,基本沒什麼收穫。

也虧了煉神通得了那幾次本源真意,李海益如今,地煞七十二般變化,已然粗通。

變個蟲魚鳥獸,哄騙些不通變化的外行,足夠了。

若是與好手對決,就不夠看了。

地煞變化,以體為根,先得其形,後得其法。

天罡變化,以意為根,先得其神,後通其法。

雖然殊途同歸,但煉法卻全然不同。

這幾年修行,李海益藉助西遊幻鏡,幾次龜縮不出,應了卦象。

天罡靈獸真意得了四個,分別為青龍、玄武、金烏、負山,再加上早得真意的鯤鵬,李海益天罡三十六般變化,找到了五種變化的修行方向。

以意為根,得其神,而通其法。

李海益借鑑了前世所說的天罡三十六法的大神通,選擇自己天罡三十六變的修行方向。

青龍,大小如意。此為龍之本能,青龍為四聖獸之一,大小如意,自然潛力非凡。

玄武修翻江倒海,本就是四聖獸之一,水中神聖,翻江倒海,本能而已。

金烏修補天浴日,主淨化邪祟,大日惶惶,淨化天地。

負山修挾山超海,神通巨力,就看這神通的了。

至於鯤鵬,自然是騰雲駕霧,自己修了北冥遊雲神通,再用天罡三十六變增強鯤鵬騰雲駕霧之能,更添威能。

按照祖師的說法,李海益這天罡三十六般變化,入了五般變化的門。

這入門五般變化,自然也就會了五種術法。

雖然比不得孫悟空七十二般術法在身,但也不再是凡人。

這一日,有一師兄,正在方寸山修行時,突然天降神雷,照頭就劈。

李海益眼睜睜的看著這位智字輩的智明師兄,被天雷活活破了法體,削去了功業。

物傷其類,李海益頗覺感傷。

正惆悵時,師兄樵夫廣心走到了李海益身邊,道:

“師弟,師父應當與你說過,只要未成金身正果,就有三災利害吧!”

“說過,但師父說,我有慧劍在心,神通在身,三災拿我沒轍,我也沒有放在心上,沒想到,這般兇險。”

樵夫拍了拍李海益的肩膀:

“師父說的沒錯,這三災,五百年才生一次,到時候,你天罡地煞變化早就煉成,說不定運氣好些,金仙正果都取得了,區區三災,確實奈何不了你。

但是,你這些師兄們,就不一樣了!”

李海益扭頭,問道:

“師兄,我知你從來不愛與這些外門的師兄弟多聊,是不是,早就習慣了這種離別?”

樵夫:

“你猜的沒錯,你可知,師父前兩代,總共收了十三位弟子,我是其中的第三位。

但是,只有我得了真傳,現在,十三位廣大兩輩師兄弟,已然只有兩人活著。

一個是我,另外一個,名為大行,現在已經轉投他門,修其他正法去了!”

李海益沉默良久,嘆道:“不修正法,果難得長生!”

“確實。”

樵夫頗為認同。

理論上來講,旁門也能得正果,但可惜,到現在,也沒看到一個靠旁門得正果的例子。

至少,廣心沒有看到過。

送走了智明師兄,李海益修行越發的刻苦了。

期間,李海益還得知了一件事。

自己所在的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其實都是廣心師兄的神通所化。

洞中的祖師,其實只是菩提祖師的一道化身。

這道化身,是來此界傳三大真法,以及三百六十旁門傳承的。

傳完了,化身就會消散,方寸山一脈今後,就要看三個真傳,以及十二代弟子自己的能耐了。

菩提祖師的普通弟子,以九轉功成為出師標準,真傳,則以各有各的出師標準。

出師之後,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師父本體不在此界,是他界真佛,能傳我們兩個真法,就是他與此界的所有緣法了,之後,飛黃騰達也好,惹禍鬧事也罷,師父都不會出頭,師弟,你可要將此話記在心上!”

李海益聞言,十分清楚廣心的意思:

“我明白的,師兄!”

廣心掂了掂手裡的斧子,又道:

“師弟,你是菩提長生功傳人,智慧第一,我當然信你,日後方寸山,還要你來掌舵!

你還需記住,我在,方寸山就在,方寸山在,我就在,遇上事情,儘管來找我便是!只要你佔著理,就算你把天捅個窟窿,也不算什麼大事,我會一直在你身後的。”

李海益笑嘻嘻的說道:

“曉得了,師兄,我可沒打算和天過不去!”

“那就好!”

廣心憨乎乎的撓撓頭,自去山中砍柴去了。

李海益之前觀察過廣心的修行,但至今看不大明白。

有斜月地仙法真傳功法的人,看不明白廣心的修行,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李海益道行不夠。

迎來送往,轉眼,從李海益入山起算,將近兩甲子過去。

此時的李海益,體內菩提果,已然熟了九次,菩提葉,也重重疊疊在一條枝丫上長了九品。

如今的李海益,法力已超千年,天罡三十六法,之前入門的五個,已經大成。

除此之外,還多入門了夔牛,獬豸,畢方,燭龍四種真意,分別對應掌握五雷,隔垣洞見,迴風返火以及呼風喚雨。

大成之後的五種天罡法,李海益小範圍調用時,已經不需要變身了。

比如負山的挾山超海巨力,現在李海益隨時都能調動。

想要多大威能,全看李海益願意出多少法力。

“徒兒,外面來了個猢猻,你且去迎他一迎!”

這一日,李海益正在研究,如何九轉合一,得證真仙。

突然,菩提祖師傳音而來,讓他迎接一個猢猻。

李海益一聽,就知曉了此次來的是誰了。

“孫悟空啊孫悟空,你讓我等了好久啊!”

西遊幻鏡,當然要與西遊有關的事,才容易觸發有大獎勵得卦象。

在山中修行百年,觸發的次數不少,但除了九種神獸虛幻真意,李海益真是沒得到什麼好東西。

現在,正主終於來了,李海益打算試試看,這西遊的主角,能幫助自己獲得什麼損補。

一動要去見孫悟空的念,西遊幻鏡中,立刻有了變化。

“澤上有水,節,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

李海益看到如此卦象,頓時蔫了。

本來,他還想著怎麼和這個未來的小老弟攀攀交情呢。

沒想到,出了這麼一個卦象。

李海益回頭一想,自家師兄廣心,似乎態度也和這卦象十分一致。

想到這裡,李海益心中提起了戒心。

走到山外,隔垣洞見神通發動。

李海益的額頭,冒出一根獨角。

此為獬豸角,能洞察人心。

遠遠看去,孫悟空,此時的美猴王,渾身的紅塵氣,滿滿的因果業力。

“好傢伙,怪不得日後鬧出如此多事,這是個惹禍精啊!”

李海益的嘴角一抽,頓時選擇應卦象行事。

李海益板起臉,踱步走向孫悟空。

此時的孫悟空,拜師學法心切,見到有人從樵夫說的神仙府內走出來,連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拜倒在地:

“老神仙,弟子起手!”

李海益側身一步讓開,然後伸手一拉,將孫悟空生生拉了起來。

孫悟空心中一驚:“好大的力氣!果然不是凡人!”

卻原來,李海益用了挾山超海的天罡法,負山神力,如今還沒修行得孫悟空,可抵擋不住。

“我不是神仙,我師父是神仙,今日修行正歡喜時,師父說外面有個修行的來了,讓我來接你,想必就是你了?”

孫悟空連連起手:“是我,是我!”

“那就,隨我來吧!”

李海益招呼一聲,讓孫悟空跟著。

進了門,李海益看到,菩提祖師正襟危坐,端坐在上首,其他師兄弟各在其位,約有三五代在此。

更早的,大都出師走了。

李海益左右巡視一圈,本想在海字輩的區域尋個空坐下,菩提祖師卻拍了拍自己身邊的蒲團,傳音道:

“徒兒,愣著幹嘛,趕快過來坐好!”

李海益聳肩,小跑過去,坐在了菩提祖師身邊。

孫悟空看在場的真修坐定,四處磕頭,最後朝著菩提祖師喊道:

“師父,師父,弟子志心朝禮,志心朝禮!”

菩提祖師看著孫悟空這一身的業力,和敏秀的天資,一時間,有些躊躇。

“這樣的弟子,收了怕是這方寸山,要雞犬不寧!”

但是,好馬配好鞍,孫悟空確實天資不凡,而且正好配自己的大品天仙訣精進真法。

這一身的靈氣,怕不是三五年就能成仙,十餘年就能出師!

想到這裡,菩提祖師問道:

“你是何方人士?”

猴王道:

“我是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水簾洞人士!”

菩提祖師有心雕琢孫悟空的脾氣,故意道:

“撒詐搗虛之徒,修個什麼道,學個什麼法!”

孫悟空大驚:“弟子是老實之言,絕無欺詐!”

菩提祖師道:

“東勝神洲,離著我這方寸山,隔著兩重大海,一個南瞻部洲,你肉體凡胎,如何能來此處?”

孫悟空:“我確是一路砍筏作船,漂洋過了兩重海,遊街求仙,晃盪穿了一部洲”

菩提祖師見猴子急了,不再逗他,問了父母。

孫悟空說:“弟子是頑石所生!沒有父母。”

“既如此,你作猢猻之形,去了獸性,為胡孫,古月為陰,不利修行,你就以孫為姓,可好?”

孫悟空自然沒意見。

祖師又說:“我門下,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字,輪到你,該是個悟字,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冥頑須悟空,你就叫,孫悟空吧!”

“我有名字啦!!!”

孫悟空大喜過望。

閱讀全部

相關推薦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