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挑水去了。
李海益則留下來,請教祖師:
“師父,如今我九轉功成,卻不知該當仙,還是當佛,師父可有教我?”
菩提祖師道:
“那你是想當仙,還是想當佛?”
李海益毫不猶豫的回答道:“想長生!”
菩提祖師:“你個滑頭,罷了,我便與你說說這仙佛的區別!”
菩提祖師擺開架勢,與李海益講了起來:
“原本這世上,只有仙,沒有佛,就算是我,也可歸類在大覺金仙的範疇。
大覺是佛門果位,金仙是修為。這修仙之途,自真仙起,至金仙止,再無高下。
但是同為金仙,卻天差地別,其中另有玄妙。
尋常修行者,只求長生正果,不修佛果道行,便只能稱金仙。
若通太乙之道,演法知源,則可稱太乙金仙,太乙通玄,卻功未全成,則可稱太乙玄仙。
若再修行,知曉過去未來,神通無限,跳出三界,則可稱大羅金仙。
若另有修行,或混元,或大覺,則可稱混元金仙,大覺金仙,你師父我,就是個大覺金仙!
道仙,多修混元,佛仙,多走大覺之道。
佛,是後誕生的,是因覺而生的特殊存在,是獨立於仙的長生者,先天親近大覺之道。
大多數佛,都是仙,但也有少量例外。
反之,當仙沒有半點佛性,就很正常了。
我門下,受我影響,都是有佛性的,至於你願不願意喚醒佛性修行,就看你自己的喜好了!”
李海益似懂非懂,問到:
“我們方寸山與此界佛門,關係如何?”
菩提祖師道:
“之前,廣心應該與你說過,我非此界中人,乃是他界大覺金仙,本體不在此界。
此界大覺金仙有五位,分別為釋迦摩尼如來佛,燃燈上古佛,彌勒佛,東方藥師琉璃光王佛,西方阿彌陀佛。
這幾位,與我都認識,但都沒有關係,至多,算是同道!”
解釋完方寸山與佛門的關係後,菩提祖師傳了李海益一門菩提大覺真經,這是標準的佛門真傳法,能喚醒佛心,修得佛性,至於要不要修,就看李海益自己的選擇了。
李海益思考了一會,道:
“師父三道合一,萬法皆通,當弟子的,當然要追隨師父。
混元之道要走,大覺之道,也要學。
多聞則多智,這道、佛、儒,我都修!
但是,我卻不會加入此方佛門,只會以佛友相稱!”
定下要學佛法,李海益發覺,自己要學的東西,更多了。
西遊界中,流傳在外的,主要是小乘佛法。
李海益友真傳在身,並沒有修小乘佛法的意思。
他修的,是菩提祖師傳的菩提大覺真經。
仙途,李海益按照菩提祖師的提點,選了限制最少的天仙。
現在,只等研習智慧,菩提再生菩提葉,智慧再結菩提果。
然後九轉歸一,李海益就能證道成仙了。
……
轉眼三個月過去,方寸山內,突然天色突變。
雲霧翻騰,草木瘋長。
師兄弟們正奇怪時,菩提祖師身邊童子出面下令:
“煉法所致,無需大驚小怪!”
其實此時,樵夫廣心,菩提祖師,都已經來到了李海益的閉關之處。
“師父,你這菩提長生法的傳承,應該沒啥問題吧?”
菩提祖師瞪了廣心一眼:
“你小子越來越不像話了,你師父我在你眼裡,就這般不靠譜嗎?”
廣心撇嘴道:“師父,你若是本體來了,當然靠譜,但是,別以為我不知道,在此地的, 只是一個為傳法分出不知道多少歲月的化身,好好的大覺金仙,都快把自己修成道士了~”
菩提祖師捻鬚道:“此界道門大法,頗為精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學學,又有何妨!你啊,修心還是不到家啊!”
廣心嘆了口氣:“師父教訓的是,是我著相了,關心則亂啊!”
說到這裡,廣心又有些幽怨:
“師父,說到底還是怪你,此界,真算是我師兄弟的,可就海益師弟一個!連你這個師父,都是海中月,鏡中花,化身一道~”
菩提祖師理虧,不搭話,專心盯著李海益閉關之處瞧。
閉關室內,李海益盤膝而坐。
此時,任何神通,外力,都沒了用處。
只有菩提長生法和李海益自己凝聚的那一把慧劍,陪著李海益破境昇仙。
菩提生妙果,慧劍斬凡胎。
靈臺種長生,九轉養仙真。
李海益催動妙訣,再次遁入菩提樹中。
冥冥之中,李海益感知到了自己的真靈元神,與外界的軀體,有一重神秘的聯繫。
這聯繫,就是阻礙李海益成仙的因果業力。
“慧劍,斬!”
李海益一聲斷喝,斬斷了這因果業力。
霎時間,李海益神魂一清。
沒有過多猶豫,李海益將全部法力,百餘年修行所得智慧,全部灌注入菩提樹中。
“砰砰~砰砰~”
一陣強有力的心跳,從菩提樹中響起。
李海益,從菩提樹中,活了過來。
外面的軀體,隨著李海益那一劍,徹底斷開了與李海益的根本聯繫。
此凡胎,當然也不會浪費。
李海益將之用法力洗煉成了一張先天胎膜,用法力養著,以後當承載靈臺方寸山開闢的根基。
處理好肉體凡胎之後,李海益感受了一下自己的仙真之軀。
神清氣寧,三寶歸一。
“師父!接下來,該如何修行?”
菩提祖師:
“明知故問,你現在有仙軀,無仙魂,下一步當然是凝聚仙魂;
等身魂合一,凝聚金性,就能成就不朽金仙了,取得長生正果了!”
“師父,路漫漫,其修遠兮。
我修仙百年,這路,也才走了一半。
一想到成金仙,也不過是另外一段修行的開始,便有一種前路漫漫的孤寂感。”
廣心此時,也悄無聲息的走了過來。
聽到李海益的話,廣心道:
“海益師弟,這條路確實漫長,但,並不孤寂,我,師父,會一直陪著你的!法侶財地,不就是為此而生嗎?”
李海益來了興致:“師兄說的是,師父多有神通,飛遁騰雲,似是本門特色,不知師兄,可敢與我比比雲速?”
廣心啞然,將斧頭抗在肩頭:
“你一個天仙,要與我這地仙比雲速?真是個會欺負人的,罷了,怎麼比?”
李海益感受了一下自己的菩提仙軀,一邊恢復法力,一邊道:
“我聽說,北海有三島十洲,此地為西牛賀洲,三島十洲在東勝神洲,悟空師弟的老家附近,可敢跑個來回?”
廣心答應了:“也好,就讓你看看,師兄的本事!心意遁,先走一步!”
念動身散,廣心已然消失不見。
李海益轉身對菩提祖師道:“我聽悟空師弟說,花果山的桃不錯,我去取幾個來,孝敬師父!”
說完,李海益抓來一縷水氣,跌在雲中,雲化鵬翼,一振翅,不消半晌,便看到了廣心的遁光。
“師兄,師弟早走一步了!”
打了個招呼,李海益飛到了前面。
廣心的遁法沒李海益的快,這很正常。
因為,廣心是個地仙。
在方寸山內,十個李海益,也沒一個廣心快。
但是出了方寸山,單論遁速,北冥遊雲,可比廣心的化萬里於方寸之間的心意遁快多了。
畢竟,縮的再快,也得一步步的走,一步方才萬里不到。
而李海益的北冥遊雲,一振翅,就是九萬里。
橫跨兩海一洲,也不過一個時辰不到。
花果山,果然是個好地方。
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
層巒疊嶂,勢鎮汪洋。
奇峰怪石,不計其數。
李海益尋了個桃多的山頭,取了幾顆果子,在原地等著廣心到來。
又過了半個時辰,廣心邁步,走到了李海益身邊:
“師弟,你這雲是快!”
李海益搖頭:“我聽說,師父那還有幾樣更快的雲法,你想學自去學便是,又不是不教你!”
廣心擺擺手:“要那麼快的雲作甚,心在哪,遠方就在哪!我若真想去哪,哪裡需要駕雲。”
廣心修地仙法,不喜歡在外面瞎逛遊。
李海益修天仙法,倒是喜歡四處轉悠。
“師弟,你成天仙,別處不去,跑這花果山,可是有什麼想法?”
李海益道:“師兄,你不是不知道,悟空雖未入門,但不出意外,他將是我們的三師弟,順道來幫師弟看看家業,有什麼所謂。”
廣心見李海益提到孫悟空,無奈的道:
“我當然知道,悟空大概率是我們師弟,但是,他那一身因果業力,你可別說你看不到!等他鬧騰完,收心得了正果之後,再與他來往,也不遲!”
李海益不同意:
“師兄,你修地仙,又不修佛,這般怕因果作甚?況且,我聽說,你地仙一脈,有一大仙,號為地仙之祖,名叫鎮元子,可有此人?”
廣心不解:“當然有,師弟提這位前輩作什麼?”
李海益道:“地仙該如何修行,我不懂,但我知道,鎮元大仙可不像你一樣,他可沒少四處遨遊交友,若是你這般自己苦修下去,真成了守土之鬼,這修行之路,定然是走偏了!”
“守土之鬼?師弟,你這言語著實是犀利。也罷,我就隨你瘋一把,悟空師弟這一身的因果,你我就闖他一闖!”
李海益指了指花果山水簾洞方向:“太好了,既如此,那就從,這水簾洞開始吧!”
此時,混世魔王,正在洞中安坐。
他打聽到此仙洞有些時日了。
之前有天生地養的石猴領頭,水簾洞有主,他不敢來。
沒想到,這石猴不知道哪裡抽風,自己放棄基業,出海去了。
這下,混世魔王來精神了。
確認石猴不在後,佔了洞府。
李海益手提菩提杖,踱步走入水簾洞。
“什麼人?”
“講道理的人!”
李海益緩緩開口,雖然對混世魔王並不抱什麼希望,但是李海益還是決定,給這廝一個投降的機會。
“哇呀呀,氣煞我也!”
混世魔王果然不愧他的名號,是個混不吝,毫不猶豫的動刀衝了上來。
李海益一杖點出,將混世魔王的大刀點斷,隨後凝神用法,挾山超海,負山真意通法,神力爆發,一把將出拳就打的混世魔王摜在地上,死死壓住。
“好漢,讓我死個明白!”
混世魔王,掙扎道。
李海益指了指方才混世魔王坐著的位子:
“這地方是我師弟的,你搶了,我當然要搶回來!”
“師弟?不是個石猴的嗎?”
混世魔王的最後一個念頭閃過,隨後,腦袋就被一把玄黑慧劍,斬了下來。
“師弟,我方才看了看,這一山的猴子,身上因果可都不簡單啊,你確定我們要趟這渾水?”
樵夫廣心有些猶豫,身為地仙,讓他不大樂意冒險。
“師兄,怕什麼,方寸山一脈,只有三個真傳,你,我,還有悟空師弟,你是地仙,且早成正果,誰都奈何不了你;悟空本就在劫中!”
“那你呢,師弟,你正果未成,不怕把自己玩死?”
李海益瞄了一眼西遊幻鏡中的節卦卦象:
“師兄,時勢造英雄,這把慧劍,不斬幾個愚夫,道怕是難成啊!”
廣心聽到李海益的話:
“既關道途,闖闖也無妨,記著,方寸山,永遠是你最後的避風港!”
李海益咧嘴一笑:
“放心吧師兄,我知道!”
師兄弟兩人,一起動手,很快就把混世魔王一窩端了。
廣心問:
“接下來幹嘛?”
李海益:“當然是回家給師弟報個喜,給師父帶兩桃子吃啊!”
說完,李海益也不管廣心怎麼琢磨,自顧自摘了一兜桃子,駕雲飛回了方寸山。
“師父,我給你帶桃子來了!”
李海益人沒到,聲先到。
“海益,你這桃,怕不是給我帶的吧!”
李海益:
“嘿嘿,師父若是不願意,我自己吃了便是。”
菩提祖師嘆了口氣,擺手道:
“你們師兄弟情深,我有什麼不願意的,想給誰給誰去吧。”
李海益行了一禮,帶著桃,跑去山中,找孫悟空去了。
“悟空師弟,悟空師弟,看看我給你帶什麼來了!”
李海益催動隔垣洞見,隔著山石,看到了正悶悶不樂的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