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直視對方的眼睛:"先生,我很感謝星條聯盟給我的學習機會。但是,祖國再艱苦,也是我的祖國。她需要我,我就應該回去。至於科研條件,再艱苦的條件下,龍國人也能做出成就來,這是我們的傳統。"
房間裡一陣沉默。
"李先生,你要明白,"顧問語氣變得嚴肅,"某些技術關係到國家安全,如果你打算將這些技術帶回龍國,那將是違法的。"
"我理解,"李銘平靜地回答,"我只帶回我的基礎知識和愛國心,這兩樣應該不在違禁品清單上吧?"
顧問與行政人員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說:"好吧,面談結束了。請你回去等待最終決定。"
類似的面談持續了整整兩天。
最終,學校和星條聯盟教育部做出決定:部分龍國留學生可以離校,但必須接受行李檢查;另一部分學生,尤其是學習"敏感專業"的,則被要求完成一系列"額外評估",實際上是變相拖延。
更糟糕的是,像李銘這樣學習航空航天的學生被告知,他們的離境申請需要"特別審批",時間不確定。
實際上,這已經構成了軟禁。
情況陷入僵局。
留學生們團結一致,拒絕接受無理要求,但美方也寸步不讓。
雙方僵持了近兩週,直到一個意外人物的出現改變了局面。
乾教授,在星條聯盟學術界頗有聲望。
他一直低調行事,很少參與政治活動。
但這次,他公開站了出來。
在一個週末的教授會議上,乾教授發表了一篇措辭嚴厲的聲明,譴責學校對龍國留學生的歧視性做法,並威脅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將把這件事公諸於眾,讓全美學術界都知道這所名校是如何踐踏學術自由的。
"這些年輕人選擇回國效力,是他們的權利和對祖國的忠誠。"乾教授說,"作為一所提倡自由和尊重的大學,我們應該支持他們的選擇,而不是設置障礙。"
作為最重要的人,乾教授的話分量十足。
加上一些自由派媒體開始關注這個事件,學校和星條聯盟政府終於讓步了。
在乾教授的斡旋下,學校同意放行所有申請回國的龍國留學生,僅對行李進行例行檢查。
至於那些被扣押的筆記和資料,也大部分歸還了,只有一些被認定為"敏感資料"的沒能拿回來。
就這樣,在來到星條聯盟後的第三週,李銘和其他五十多名龍國留學生終於獲准啟程回國。
臨行前,乾教授特意來為他們送行。
"年輕人,"他對李銘和幾個航天專業的學生說,"祖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星條聯盟人擔心你們帶走技術,是因為他們知道龍國人有能力迎頭趕上。去吧,用你們的知識和才幹建設新龍國!"
大家齊聲感謝乾教授的仗義相助。王大川代表大家向乾教授鞠躬致謝:
"教授,我們不會忘記您的幫助。將來有機會,您也一定……”
乾教授微笑著點點頭:"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
折騰那麼一會,恍惚已經快到開年。
港口,一艘遠洋客輪緩緩啟航,船上載著滿懷希望的龍國留學生。
他們站在甲板上,望著漸漸遠去的星條聯盟海岸線,心情複雜而激動。
"終於要回家了。"王德明感慨道。
李銘抬頭望著藍天,深深吸了一口海風:"是啊,新的旅程才剛剛開始呢。"
船艙裡,大家開始討論回國後的計劃。
有人要去大學任教,有人打算進入研究所,還有人想直接參與工業建設。
"小李,你呢?有什麼打算?"王大川問道。
李銘笑了笑:"我想去航空工業部門,為國家的航空事業出一份力。"
"好志向!"王大川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你的才華,一定能有所作為。"
李銘沒多說什麼,只是默默點頭。
船艙裡的氣氛越來越熱烈,大家暢談著對新龍國的期望和憧憬,憧憬著回到那片剛剛獲得新生的土地上,用自己的知識和汗水參與國家建設。
……
輪船航行了將近一個月,終於駛入了龍國海域。
當船隻靠近港口,甲板上的留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湧到了船頭,爭先恐後地眺望著那片闊別已久的土地。
李銘也站在欄杆旁,看著遠處港口上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一時間心潮澎湃。
"看!那是我們的國旗!"有人激動地喊道。
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眼睛溼潤起來。
就在幾年前,這面旗幟還不存在,而現在,它代表著一個嶄新的國家,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國家。
李銘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一刻。
"喂,發什麼呆呢?"王德明拍了拍李銘的肩膀,"看你笑得,是不是在想什麼好事?"
"沒什麼,就是想到終於能為祖國做點事了,心裡高興。"李銘收起思緒,隨口回答。
船隻緩緩靠岸,港口站臺上已經站滿了前來迎接的人群。
一面巨大的橫幅上寫著"熱烈歡迎海外學子回國建設"幾個大字,鮮紅的底色格外醒目。
當一行人踏上祖國的土地時,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頓時響起。
李銘恍惚間覺得自己像是參加了一場隆重的儀式,每一步都充滿了歷史感。
"歡迎同志們回國!"一個身穿褪色藍色中山裝、戴著方形眼鏡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來,聲音洪亮,"我是組織派來接待大家的組長,賀志遠。"
賀志遠看上去五十出頭,皮膚黝黑,臉上的皺紋透露出常年在野外工作的痕跡,一雙眼睛卻格外明亮有神,透著一股子幹練和睿智。
"同志們辛苦了!"賀志遠環視眾人,"按照安排,大家將乘坐專列前往京城,由有關部門統一安排工作。現在請大家跟我來,先到休息室簡單吃點東西,然後我們就出發。"
在前往休息室的路上,李銘四處張望,眼前的一切與他記憶中的歷史影像重疊:
簡陋的港口設施,穿著樸素的工人,偶爾能看到的宣傳標語,無不散發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氣息。
"賀組長,國內現在情況怎麼樣?"王大川走在賀志遠身邊,迫不及待地問道。
賀志遠擺出一副振奮的表情:"國內情況正在逐步好轉。戰爭基本已經結束,大部分地區已經解放。雖然帝國主義勢力還妄想扼殺我們年輕的國家,但在組織的領導下,人民軍隊和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他頓了頓,語氣轉為嚴肅:"不過,百廢待興啊!工業、農業、科技、教育,樣樣都需要建設。尤其是工業基礎薄弱,許多關鍵技術還受制於人,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如此重視你們這批留學歸來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