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沒有想到,自己從扶風郡大勝而歸,迎接他的不是什麼讚譽和封賞,而是一個又一個的噩耗。
秦昇反了。
四弟李元吉被打成了殘廢。
大哥李建成被挾持出了長安。
最讓他不能接受的是,小皇帝楊侑竟然被擄走了。
要知道,當初就是他勸父親李淵打著擁立代王楊侑的名義在太原起兵,得到了不少對皇帝楊廣心懷不滿的官員和將領的響應,最終順利進軍關中,奪取了長安。
如今他們李家好不容易擁立了年僅十一歲的楊侑為帝,效仿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可楊侑卻在這個時候被人給擄走了,他如何能不氣。
沒有了楊侑這個傀儡皇帝當吉祥物,他父親李淵的大丞相和唐王便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天下誰還會承認。
知道這一切的根源都出在李家悔婚上,李世民心中自然是氣急,卻也不敢衝自己父親發火,只能強壓住心頭火氣,低聲埋怨道:
“父王,取消婚約這麼大的事,你們怎麼不事先跟我商量一下,以至於將事情鬧到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
李淵看了次子一眼,隨即長嘆一口氣道:
“你正領兵在扶風郡跟西秦軍作戰,為父不想你因為此事而分心,便只跟建成和元吉商議過後就做了決定。
唉,只是為父也沒想到最後事情會變成這個樣子。”
雖說李淵的解釋聽起來合情合理,但李世民還是捕捉到了父親眼中一閃而過的心虛,當即就想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恐怕父親就是害怕自己反對取消婚約,才特意挑自己領兵征戰在外的時候,選擇跟秦昇攤牌。
畢竟整個李家都知道自己對秦昇的賞識和看重,若是自己知道父親打算悔婚,必然會堅決反對此事。
不說秦昇本就跟妹妹秀寧兩情相悅,單說秦昇對於李家和自己的價值,就是不可估量的。
畢竟自從秦昇來投奔他們李家,他說過的每一件事最後都應驗了,提出的每一條計謀都幫李家解決了不少大難題,舉薦的每一個人李家都派上了大用場。
有時候李世民甚至都懷疑秦昇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否則為什麼他每次都能料事如神。
可秦昇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自己父親根本就看不起他的出身,從未真心實意考慮過將秀寧許配給他。
之前說什麼只要他能助李家奪取長安便將秀寧下嫁給他,不過是因為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想以此讓秦昇心懷感激憧憬,更加賣命為李家效力罷了。
就像他時不時摸著自己的背脊說什麼若是自己得力,世子未嘗不能換人,自己對此還不是一笑了之。
自己身為人子不好跟他這個父親翻臉,可秦昇一個外臣如何咽得下這口氣,也難怪他會一怒之下反出李家。
只是誰都沒想到秦昇一直以來都是深藏不露,不僅自己身手了得,更豢養有幾百私兵,最終挾持著兄長建成和楊侑一路殺出了長安城,讓他們李家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過事已至此,李世民知道再糾結誰對誰錯已經沒有多大意義,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趁秦昇還沒帶著兄長和楊侑離開關中,不惜一切代價追回他,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回心轉意,重新為李家效力,此事才能善了。
可李淵一聽到自己兒子要去挽回秦昇,頓時就怒了,指著後院的方向對李世民厲聲道:
“你的四弟元吉還癱瘓在床,大夫說即使治好了也會落下終身殘疾,可你這個做兄長的現在不僅不思為他報仇,反而還想去挽回仇人,你這麼做對得起元吉嗎?”
李世民心中暗暗嘆了一口氣,但還是提醒父親道:
“父王,您別忘了大哥如今還在他手中。”
一聽李世民提到李建成,本來怒氣衝衝的李淵神情瞬間一滯,鐵青著臉不說話。
對他而言,如果說有什麼事比給四子李元吉報仇更重要,那就只剩下長子李建成的安危了。
不知過了多久,李淵憤然一甩衣袖,冷冷說道:
“以後要用他你就自己用,這種噬主之人為父可不敢再用了。”
李世民聞言暗暗鬆了一口氣,不管怎麼說,他父親肯鬆口就好,不過隨後他又繼續問道:
“父王,那他和秀寧之間的婚事還作數嗎?”
問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李世民一顆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
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能不能讓秦昇回心轉意的關鍵,若是父親不肯答應,一切便無從談起。
李淵看了李世民一眼,語氣依舊生冷:
“這個你自己去問你妹妹,若是她願意嫁給一個將自己弟弟打成殘廢的男人,為父也沒什麼好說的。”
李世民聽完心中一塊石頭總算是徹底落了地。
只要父親這邊願意鬆口什麼都好說,妹妹那邊他自然有辦法去說服她,畢竟她和秦昇本就是兩情相悅。
不過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先將秦昇給追回來,因此李世民在得到父親的承諾之後,便要起身出門。
李淵沒有攔著李世民,只是追問他打算帶多少兵馬去追。
李世民聞言不由搖了搖頭:
“不需要帶一兵一卒,孩兒一人就足矣。”
李淵一聽頓時急了,連忙出言反對道:
“萬萬不可,為父知你之前與秦昇交好,可他如今變得這般心狠手辣,身邊又聚集了幾百私兵,為父絕不能讓你去冒這個險,為父可不想自己又有一個兒子落到他手中。”
李世民看著李淵,隨即沉聲反問道:
“大哥還在他手中,父王覺得孩兒帶多少兵馬合適?”
李淵瞬間被問得有些啞口無言。
因為秦昇身邊雖然只有幾百人,可極其驍勇善戰。
要知道,不管是守衛唐王府的親兵還是守衛大興宮的禁軍,都是他們李家從唐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可就是這些精銳,在面對秦昇區區幾百私兵時卻被對方殺得丟盔棄甲,一敗塗地,這些私兵的戰鬥力可想而知。
因此,若是李世民兵馬帶少了,到頭來不過是去白白送命。
可若是帶得多了,不僅影響行軍速度,貽誤解救建成的時機,還有可能會刺激到秦昇,甚至因此而加害建成。
李世民看父親實在有些不放心,略微沉吟片刻,很快便有了主意:“不如就讓三弟玄霸跟孩兒一起去吧,他總能護得了孩兒和大哥周全。”
李淵低頭想了想,隨後還是有些無奈點點頭。
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但他還不忘叮囑一句:“世民,記住,無論如何都要保證你大哥的安危。”
聽到父親絕口不提小皇帝楊侑的死活,李世民心中不由又暗暗嘆了一口氣。
但他還是點了點頭,隨後便叫上三弟李玄霸,顧不上天色已晚,就騎上快馬動身出發了……
而李秀寧聽說二哥出城去追回秦昇,不顧其他人的勸阻,執意騎上一匹快馬跟著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