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小院離大柳樹也二三十步的距離,兩句話之間就已入了院子。
梁家小院裡一共也就三間屋子,梁嬸子給秋田端了一碗水:“秋兒,你今後有啥打算?”
“嬸子,我還啥都沒有來得及想呢?”
“那也是,畢竟是相伴了那麼多年的人,你們又自小一起長大。不過,秋兒,你也要想開點,他那病是孃胎裡帶來的,這些年又日常病著,他這一去,對他來說,也算是種解脫。”
“嬸子,我不傷心,我看得開。”
“那就好,你還年輕,也得早早地為自己打算,有什麼需要嬸子幫忙的,就來跟嬸子說。”
梁嬸子說著拿出一雙新鞋來:“秋兒,這幾年常得你照顧,嬸子也沒有幫到你什麼,還是如往年一樣,每年給你做一雙鞋。”
“謝嬸子了,嬸子做的鞋最好穿。”
……
秋田在梁家坐了一刻鐘出去,柳樹下又多了幾人,陳實的娘李氏正站在那邊跟人說話。
“石頭娘,你家今年收麥子夠快的,別人家都還在忙活,你家的糧食都進倉了。”
“那是,眼看就要下雨了,別人家還在搶收,她家就等著雨落下來,收水插秧了。”
“今年是快一些,他們四爺子一起幹活來勁。”
“這兩天沒看到你家陳實,又出去忙活了?”
“是呢,前天輾完麥子下午就走了,急戳戳的,天都快黑了還要走。”
“他出去做事掙錢,你有啥急的?”
……
秋田已經走遠了,聽不見柳樹下的聲音。
原來他前天就走了,前天她去哪裡了,哦,去山上給兆永燒七。
頭天晚上都沒有聽他提及,想來是臨時有事,她當時又不在家,就來不及說一聲吧!
當天下午就下起了大雨,村裡人都在冒雨耕田,秋田無事可做,就用一個破籃子弄了些乾草,給黑熊搭了個窩。
幾天下來,黑熊已經很黏她,腳前腳後地跟著。
大雨斷斷續續的下了一天多,直到隔日才停下來,到處一片溼滑,菜地也是一片泥濘,什麼都做不了。
秋田揹著揹簍往後面那條溪水處走,上次在那溪水裡揀的蚌殼裡有珍珠,她心裡記掛著。
到了小溪近處才看到,以前只一股水流的小溪,此時溪水上漲好多,渾濁黃色的河水十分湍急,比村子前面那條河流的水急得多。
在溪水邊走了一圈,看來今日是揀不到蚌殼了,只能往山林裡去,揀些菌子之類的回去。
大雨過後又是幾天大太陽,天越來越熱,秋田每天都外出去扯過路黃和金銀花,又去了山後面尋條小溪兩次,揀回十來蚌殼,但她期望的好運沒有降臨。
這天,秋田正在菜園裡拔菜豆藤,菜豆藤已差不多枯死,她要將其拔掉,把地翻出來栽紅苕。
“秋兒,秋兒?”是羅氏的聲音。
距離上次羅氏過來已經十多天,人也大變了樣,黑了不少。
“娘,”秋田對羅氏的變化很吃驚。
“不認得娘了?都曬成黑炭了。”羅氏面色有些委屈。
“張叔不是不用你下地?”
“再不下地,也要送飯,看麥子,累得氣都喘不過來,這一回乾的活比前幾十年乾的還要多。”
羅氏過來,秋田摘了些菜便不再幹活,一起回院子裡去。
“汪……汪……”
“哎喲,哪裡來的小狗,這漆黑的,這麼小就知道看家了。”
“娘,它叫黑熊,我取的名挺適合它的吧。”
黑熊來了吳家院子快十天了,長大了些,不再是圓滾滾的一團,聽到外面的動靜也會汪汪地小聲叫。
“適合,適合,哪裡來的?”
“聽說是從陳金元家捉來的。”
“也好,你一個人住,有條狗幫著看家也好。”
倆人說著話在正屋明間坐下來:“秋兒,你林嬸子近來來過沒有?”
“過來過一次,問我今年還買她家的糧不?後來就沒再過來。”
“你答應她了?”
“嗯,娘,她說還跟往年一樣,我讓她給我留一些。”
“那就算了,我想著如果你沒有應下,就從我家拿糧,我家糧食應該有多,差不多夠你一人的,多的又不是很多,多一點點拿到集市上去賣還麻煩。”
“那明年吧,今年我已經答應林嬸子了。”
羅氏說從她家拿,秋田自然不會當真,說拿也是買,張鐵匠家有五畝水田,兩畝旱地,家裡人口不多,但父子倆應該都是飯量很大的人,有餘糧也不會多。
“娘,忙完了嗎?”
“還沒有,秧沒插完,麥子也還沒有輾,還有得忙,我是累得不行了,想著來你這裡坐坐,喘口氣躲會懶。”
秋田也看出羅氏滿臉的疲憊,羅氏本就不出生在農村,前些年在吳家時最多也只在家裡幹活,菜地都去得少。
秋田拿了十隻雞蛋出來,連同剛才摘回來的菜一起裝在籃子裡:“娘,這些菜和雞蛋你拿回去吃。”
張家父子雖說會打鐵,地裡幹活勤快,但菜種得少,家裡雞也沒有養一隻。
菜種得少是因為他們太不會做菜,從張鐵匠大女兒張二妮前年春天出嫁後,父子倆在吃食上都是胡亂對付著。
養雞是細活兒,兩個大老粗養著養著雞毛都沒有看見了,後來就乾脆不養了。
“秋兒,菜娘拿走,雞蛋娘就不拿了,你留著賣錢過活。”
“娘,這天氣熱蛋不能久放,下蛋的雞又少,沒幾個蛋我也不想多跑一趟,還有花攤位費的錢。”
羅氏便不再拒絕,兩人又說了會兒話,就急忙忙的趕回去,說家裡的事多得堆成山,還要做午食。
到了五月初,新栽的紅苕也活了過來,附近能種東西的地方,她都點上了豆子。
原來該到的月事已經過了兩天還沒有來,她心中開始默默的期盼著。
旺龍鎮趕集的日子是逢三、六、九。
五月初三的這天,秋田一早就往鎮上去。
揹簍裡裝著最近集起來的四十二隻雞蛋,原來應該有六十多隻的,給了羅氏十隻,這些日子她自己也吃了幾隻。
過路黃和金銀花一起大概有七八斤,最近雨下得多,集起來的並不多。
村口的牛車在等客,秋田還是選擇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