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片刻,聽到隔壁院中的有了關門的聲音,她才輕輕拉上窗戶,回到屋裡睡覺。
直到窗外的月光沒了,秋田卻還是沒有睡著,在床上翻來覆去。
睜眼閉眼間,腦海裡總是出現自己偷看到的一幕,月色那麼淡,她卻看得那麼清楚。
她不是沒有見過男人。
只是人與人到底也是不一樣的。
她十二歲時,羨慕村裡孩子從山裡摘的枇杷果,想帶著兆弟弟去山裡摘,親眼看到隔壁村的鮮寡婦與他們村上的單身漢陳二狗偷情。
當時,她和兆弟弟躲在石頭後面,大氣都不敢出,害羞、好奇又害怕,互相不敢看對方,卻又都沒有挪開眼,她明白了男人與孩子之間是多麼的不同。
鮮寡婦與陳二狗的野外媾和,算是讓她和兆弟弟知道了男人與女人之間是怎麼回事。
後來,她和兆弟弟對那次的事情都閉口不提。
但她能感受到兆弟弟的眼光,似乎是在想象她長大後又是何等模樣。她也曾暗中想象過,光弟弟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的。
她的兆弟弟比她小兩歲,天生患有心疾,大夫說他活不過二十歲。
兆弟弟從小就是她照顧著長大的,她是他的童養媳。
她十八歲,兆弟弟十六歲那年,婆婆羅春夏就讓她搬到兆弟弟屋裡一起住,結成真正的夫妻。
可兆弟弟有心疾,每次兩人慾成夫妻之事就會身感不適,有發病之兆,便只好作罷。
直至兆弟弟滿了十八歲,身體越來越差,他說,他的日子不多了,想真正做一回男人。
他說他想給秋姐姐留一個孩子,讓她以後不那麼孤單,讓她以後不會因為沒有後人被欺負。
他說抱養的孩子始終隔了一層,再說他也想看看自己孩子的模樣。
於是,他才忍著強烈的不適,行了夫妻之禮。
只是,那一場夫妻之禮卻要了他的命。
幾天之後,她的月事依舊按時而至。
當時,她哭得比兆弟弟去世還傷心。
從她記事起,她所有的好運都因兆弟弟才有的。
她的娘是十里八村的能幹婦人,生她之前還在稻田裡搶收稻穀,故給女兒取名秋田。
一歲的時候,她娘與她阿婆吵架,推搡之間,被推倒碰在了石頭上,然後就不正常了,時而清醒,時而瘋傻。
她的阿爹是個在走街串巷的貨郎,一出去幾天不著家,白日里更是看不到人影。
她娘瘋傻時就揹著她到處瘋跑,餓了什麼都給她吃,甚至給她喝過糞池的髒水。
秋田三歲的時候,上面的哥哥八歲,姐姐五歲,她自己跟著哥哥姐姐,瘋娘便自己瘋跑。
有一天,她娘瘋跑時摔下山崖摔死了。
她阿爹將姐姐送去另一個熟識貨郎家中當童養媳,他的阿爹帶著她八歲的哥哥學當貨郎,秋田被阿爹託給阿婆照顧。
秋田阿婆本就不與秋田的娘不對付,又重男輕女認為女兒是賠錢貨,自然根本不可能用心照顧她,何況阿婆還有好幾個其他孫子。
那兩年,她時常受人欺負,食不果腹,穿著姐姐留下的舊衣髒兮兮的也沒有人洗,過得比叫小叫花還不如。
周圍鄰居看她人小可憐,時常接濟一口吃的,給她一件爛衣,不然她早就死了。
五歲那年,當貨郎的阿爹要再娶,相親的家裡嫌棄他家中兒女太多,怕嫁過來日子難過。
為了能再娶,她阿爹也就萌生了將秋田送出去當童養媳的想法。
正當他阿爹曹福柱到處為秋田尋找人家時,吳水仙帶著兒子吳兆永,去秋田家所在的後山村給人看風水。
當時吳水仙的妻子已經去世一年,家中無人看顧兒子,出門替人家看風水都要帶著兒子。
吳兆永遇到大兩歲的秋田,就一直跟在身後叫姐姐。
後來,吳水仙就花了十兩銀子,將秋田買回家給兒子當了童養媳,並說明秋田以後與曹家再無關係。
秋田的爹聽說有人願意買秋田,什麼都沒有問就應下此事。
吳水仙原名吳映碧,吳家世代給人算命看風水,聞名於整個旺龍鎮,就連在益山縣也小有名氣,人送外號吳水仙。
吳家三代單傳,而且男人都沒活過四十,村裡人說他們家是替人算命洩露了天機,遭了天遣。
尤其是吳水仙這一代,吳家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他娶的妻子有心疾,生的兒子天生也有心疾。
他的妻子早早離世,大夫說他的兒子也活不過二十。
有人說秋田的爹不是個好東西,明知道吳水仙的兒子命不長,卻依舊將女兒賣去吳家當童養媳。
吳水仙的確是怕兒子長大後不好娶妻,到時候不能為吳家留不下後人,又見兒子一看到這個叫秋田的小姑娘就喜歡,便就起了意。
秋田比兒子大兩歲正好,一來可以照顧兒子,二來比兒子大,可以早些生孩子,萬一兒子真活不過二十,到時候兒媳婦應該已為吳家生下了後人。
小小的秋田並不懂這些,她只知道到了吳家後,她的日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沒有餓過一天,冷過一天。
兆弟弟對她很好,天天跟在她身後叫秋姐姐。吳水仙買給他的東西都會分給她一份,就連吳水仙教他讀書識字,他也會私下裡教她。
到吳家不久,吳水仙又買了一個婆娘回來,說照顧兩個小的,他好安心日常在外行走。
吳水仙買回來的婆娘叫羅春夏,聽說原來是城裡大戶人家當通房的,主母要將她賣到亂七八糟的地方,被吳水仙買了過來。
羅春夏當年十分感激吳水仙,她做衣繡花,盡力照顧著家中兩個小的。
吳水仙在外給人看風水算命掙錢不少,羅春夏幫人做衣繡花也能賺些家補。
那幾年,吳家的日子過得十分和順,家裡時常有說有笑。
只是吳家好像真應了那傳言,羅春夏嫁給吳水仙整整十年沒有生出孩子,而吳水仙也沒有逃脫吳家的魔咒,死在三十五歲那年。
吳水仙是得一場怪病死的,死之前對自家婆娘羅春夏說,他不求她不改嫁,如果她在兆永孩子出生後再改嫁,可得十兩銀子的嫁妝。
吳水仙去世那年,秋田十五歲,吳兆永十三歲。
後來,羅春夏與村上的張鐵匠好了幾年,卻一直沒有嫁過去。
吳兆永死了,羅春夏自然等不到吳兆永的孩子出生,很快就嫁給了張鐵匠。
秋田理解羅春夏,她已經三十多歲,想早些嫁過去生個孩子,以後老了有個依靠。
沒能給吳家生下孩子,讓吳家沒了後。
讓兆弟弟和吳阿爹的希望落了空,秋田很是愧疚。
她的兆永弟弟為了給她個孩子搭上了命,可她卻沒能懷上。
是她的兆弟弟將她拉出曹家那個苦難之地。
是她的兆弟弟把父母的愛分給了她一半。
是她的兆弟弟教會了她讀書認字。
是她的兆弟弟日日憂心她今後的生活,對她千叮萬囑。
可她卻負了他。
秋田滿心都是愧疚,那愧疚比兆弟弟的死更讓她難受。
夜裡,對吳家、對兆弟弟的愧疚和不該入眼之物,反覆在她的腦海的裡橫跳,夢裡也沒有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