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倆人瞬間老實了。
但劉老太閉嘴後,李二丫卻縫插針的補了一句:“我說的是事實,你幹嘛不叫裴建國和你孫女來當面對峙。”
“李二丫,你!”
劉老太還想回嘴。
卻又礙於顧玉棠站在她跟前:足足一米九的身高,本身就帶著一股壓迫力。
顧玉棠警告似的掃了眼李念瑾。
卻轉頭對劉老太開口:“這裡是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要天理要負責的,去找相關部門的同志解決,誰敢再胡攪蠻纏,別怪我不客氣了。”
“……”劉老太無語。
同志,你要不要看看到底是誰嘴巴厲害啊,你這話怎麼能只對我一個人講呢。
還想說什麼,忽然門外傳來孫子劉向明的聲音:“奶奶,你在這裡幹什麼?”
“你來這裡幹什麼!”
劉老太詫異的目光,從劉向明的臉上滑到了他的手上:那是一個網兜,裝著一瓶水果罐頭和一斤白糖,還有幾個蘋果。
這可是這個年代最奢侈的東西了。
“我來看看二丫。”
劉向明說著,把手裡的東西遞給了徐秀英:“嬸子,這是我給二丫拿的一點東西,不值多少錢,是我的一點兒心意,你收著。”
他是剛來的,還不知道剛剛他奶奶跟李家人發生過劇烈爭吵。
劉老太看著這些“奢侈品”,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就這還不值多少錢?他還把這些東西給李家人?
她這孫子傻了吧!
正當劉老太心疼得要死的時候,徐秀英卻堅定的拒絕了對方的好意:“嚮明啊,你的心意我們領了,但是這些東西吧,我們二丫不愛吃,你拿回去吧。”
怎麼會有人不愛吃呢!
劉向明也不傻,很快就明白過來:徐秀英拒絕的不是東西,而是他。
正想說什麼。
“山豬哪吃得來細糠。”
劉老太諷刺了一句,扯著劉向明就要走:“嚮明,跟我回家。”好端端的跑來送東西,不就是惦記李二丫嘛。
“奶奶,我不走。”
“你不知道李二丫跟村裡那個知青不清不楚的嘛,我可告訴你,我和你媽都不會同意你跟李二丫來往的。”
“奶奶,你胡說什麼!”
劉向明也意識到不對勁,耐心的解釋:“裴建國跟二丫半點關係都沒有,你們為什麼要不同意。”
一句話,打臉了劉老太之前的無理取鬧。
而且劉向明說話聲音很大,叫在場看熱鬧的人都聽見了。
劉老太更覺得臉上無光,扯著劉向明:“就算她跟裴建國沒關係,那她跟那個男人在山裡呆了兩三天,下山的時候還是被他揹回來的,清白早都沒了,這樣的媳婦,我們劉家才不要!”
說話間,她還指了好幾下一旁站在的顧玉棠。
“奶奶。”
劉向明覺得劉老太的話,很荒唐。
“反正我不同意,你跟我走!”劉老太也上了脾氣。
劉向明看著顫巍巍的劉老太,也不敢太掙扎,只能對著李念瑾大聲說:“二丫,我改天再來看你……”
鬧事的人走了;看熱鬧的自然也散了。
被指了好幾下的顧玉棠,也尷尬的跟李家夫妻道別後,離開了。
但關於李念瑾和顧玉棠在山裡呆了兩天的閒話,卻不脛而走,很快傳得沸沸揚揚。
李念瑾的骨裂被包紮好了就可以直接回家了,畢竟,鎮醫務室也不能住院。
徐秀英對閨女“英勇表現”非常讚賞,她之前一直覺得閨女性子太軟了,不是件好事。
但看了閨女對線劉家老太太,她放心了。
李念瑾看著徐秀英端來的粗糧窩頭,有些苦悶,略顯委屈的問:“媽,其實劉向明送來的那些東西啊,我是愛吃的。”
特麼事後她才想明白:劉家的東西,她要不收;那拿回去估計就是給劉紅杏吃了,畢竟,那也是一個傷員。
這樣想,虧得慌!
“你個大饞丫頭!”
徐秀英寵溺的白了她一眼,遞過來一碗魚湯:“什麼都想吃,你看不出來他劉向明是衝你來的嘛?”
“其實,劉向明也算是個好孩子,長得周正,幹活兒也勤快,家庭條件也不錯,只是你也看見了,他家那個奶奶是個蠻橫的,姑子又是個嬌氣的,你要真的跟劉向明在一塊兒,媽擔心你受欺負。”
父母之愛子,則為計之深遠。
此刻的李念瑾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
她感動的看著徐秀英:“媽,你對我真好。”
“這麼大了,還矯情。”
徐秀英嬌嗔的罵了一句,但眼底卻帶著濃濃的寵溺。
母女倆正說著,鐵青著臉的李青山回來了。
徐秀英瞪了他一眼:“我就照顧閨女,兩天沒出工,你回來擺個臉色給誰看呢。”
“我不是。”
李青山氣悶。
見媳婦兒臉色不好,又耐著性子解釋:“我不是擺臉色給你看,是村裡那群多事兒的婆娘,在說咱們閨女的閒話,我氣不過。”
“說什麼了?”
“說……”
李青山幾番欲言又止,最後氣悶的回答:“說咱閨女是被那個顧玉棠揹回來的,清白都沒了,以後難嫁人了。”
徐秀英一聽,也急了:“嘿,這群多事兒老孃們兒,太氣人了,老孃找她們算賬去!”
“爸,你快攔住媽。”
李念瑾下不得床,只好讓李青山出手:現在徐秀英才是懷孕初期,又是高齡懷孕。
可經不起折騰。
“閨女,這個氣咱咽不下啊。”
“咽不下,也得咽。”
李念瑾安慰他倆:“再說了,嘴巴長在別人身上,說什麼,不說什麼,咱們能管得住麼?媽你今兒可以去找她們算賬,但是明天呢,後天呢,咱們總不能天天去管著別人嘴巴吧?”
“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是……”徐秀英越想越憋屈。
不過,轉頭腦子裡又生出一個念頭:“閨女,你覺得顧玉棠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
李念瑾捧著手裡的魚湯,喝得相當滿意。
以前她想不明白,魚這麼好吃的東西,裴家人怎麼不喜歡吃呢?後來,她明白了:這個年代確實物資匱乏,油糧都是定量的。
魚這種食物,配料很講究。
大油大鹽,還得配上蔥姜,不然腥得離譜。
裴家窮,再加上裴建國的媽沒啥廚藝,做出來自然不好吃。
久而久之他們就不吃了。
“嘖,當然是他這個人,你滿不滿意了。”
徐秀英邊回憶邊點頭肯定:“說實話,我對他挺滿意的,高高長長還長得壯,人又好,聽說還是部隊上的幹部,條件也不錯,你要相得中,媽覺得他比劉向明更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