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柏啊,整整一年,我們發展部的人好可憐,我們把客人帶到蛇口來,我們還拎著十五塊錢一盒的飯,請他們吃完盒飯再送他們回去。他們看到我們工業區的時候,表面上說好啊好啊、要投資,一返回香港便泥牛入海沒有消息了。”
梁安舒皺著眉頭跟柏書禹大吐苦水,此人正是柏書禹的老同學,畢業一年就被調來深圳的發展和改革局。
上面說要設立經濟特區,“特區嘛,陝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搞。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可是要殺出一條血路來哪有那麼簡單?改得太激進就容易遭批評。這不,前兩天就有報道指責市委書記“姓鄭的把國土主權賣給了外國人,是20世紀80年代的李鴻章!”
北京某權威《內參》上刊出題為《舊租界的來由》的重頭文章,暗示深圳經濟特區即要變成“新租界”。
“改革難啊。”柏書禹拍拍老友的肩膀,他們這批人,多少有點“受命於危難之際”的意思。
“哎,不說那麼多了。你專程來看我,我要盡地主之誼把你招待好。”梁安舒拎著公文包和柏書禹往出走,路上碰到不少下了班的同事。
柏書禹去上海黨校學習了一個星期,趁此機會就想著去深圳看看老友,順便了解了解情況。琰琰說的沒錯,他待在杭州很難獲得晉升機會。家裡有個副書記大哥,人社局科長二姐。
工作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總不能好處都叫他柏家佔去了吧?上面的也不會允許柏家再有一個孩子出頭了。
琰琰說,不破不立。他想幹一番事業,就不能繼續待在杭州,待在家族的庇護下。
這個時候,香港和南洋的華商們被邀請到中國大陸來投資時,第一選擇往往仍是廣州。
深圳蛇口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有著得天獨厚的港口經濟潛力,且土地成本十分低廉,人力成本不到香港的百分之一,生產資料成本異常低廉。
換句話來說,深圳就是他柏書禹闖出一片天地的最好選擇。
“弟妹在家呢,沒跟著你過來?”梁安舒一邊嗦著肥腸面一邊和柏書禹扯閒篇。
“嗯,在丈母孃家。”柏書禹剛剛還在遊神,琰琰最喜歡吃肥腸面了,說他做的肥腸面天下第一好吃。
柏書禹夾起一塊肥腸放進嘴裡,嗯,確實沒他做的好吃。
琰琰上初中那會他上高中。自從被這個小姑娘纏上之後他就天天變著花樣投餵她。琰琰嘴巴挑地很,喜歡吃肉,但是太肥的肉不吃,帶點腥味的肉也不吃。不喜歡吃青菜,但是菜心卻很喜歡吃。
一開始,他也是被折磨的沒有辦法。不過這麼多年過來了,他居然也有點樂在其中。
“說起韶茵啊…”梁安舒沒說下去,故作高深地搖搖頭。
“有屁就放。”柏書禹掀起眼皮冷冷地瞅了一眼他,弄得梁安舒哭笑不得。
“我說你反應別這麼大麼,又不是要說她的壞話。”梁安舒把他放下的筷子重新塞回他手裡。這人還跟從前一樣,不許別人說韶茵一句不好,誰說就跟誰翻臉。
“雖然我們私下底總說韶茵的不是,可不得不說你小子眼光挺好,她是最配的上你的人。還記得那個安湘湘吧,多少人覺得你們很般配…”
“琰琰哪裡不好?”柏書禹又把筷子重重一拍,嚇得梁安舒眉心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