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鸞國。
“報!”
斥候滿身血汙撞進中軍帳,甲葉上的冰碴簌簌而落。
藍玉正就著牛油蠟燭擦拭佩刀,刀面映出他稜角分明的下頜:“講。”
“鸞軍三萬人龜縮風陵渡,在冰面上澆了桐油……”
斥候話音未落,帳外突然傳來戰馬嘶鳴。
藍玉霍然起身,玄色披風掃過沙盤,將插著鸞字旗的關隘盡數拂倒。
“備馬!”
他抓起案上酒囊猛灌一口,烈酒順著鬍鬚滴在鎖子甲上,“讓前鋒營換釘鞋,每人背三捆乾草。”
子時三刻,北風捲著雪粒子抽打人臉。
藍玉伏在馬背上,看著遠處蜿蜒的火龍,那是鸞軍正在往冰面傾倒第二遍桐油。
他咧開嘴笑了,露出森白牙齒。
“放箭!”
三千支火箭劃破夜空,冰面瞬間騰起丈高火牆。
藍玉一馬當先衝入火海,長刀劈開濃煙,血珠在烈焰中蒸成紅霧。
沒有華麗的場面,只有無盡的殺戮。
黎明時分,藍玉踩著鸞軍主將的脊樑灌下最後一口酒。
忽聽東南方傳來悶雷般的鼓聲,地平線上黑壓壓的騎兵踏雪而來,旌旗上赫然繡著‘鸞’字。
“鸞國的騎兵嗎?”
藍玉眼中閃爍著嗜血光芒,舔舐著沾染鮮血的嘴唇,低聲呢喃。
鸞國騎兵乃是鸞國麾下的精銳,驍勇善戰,戰功卓著,只不過人數並不多,所以只能在周邊小國逞威風。
不過在藍玉眼裡,這些騎兵依然孱弱,完全不足為懼。
因此他策馬上前,迎向騎兵。
“一字排列,擋我者死!”
他大喝一聲,胯下駿馬飛馳,宛若奔雷。
身旁的大軍緊跟而上。
他們步伐整齊一致,目視前方,嚴陣以待。
伴隨著一陣密集弓弦顫抖聲,鋪天蓋地的羽箭飛射而去。
“噗嗤!”
“噗嗤!”
“噗嗤!”
密集利刃扎入皮肉聲響徹夜空。
霎那間慘叫連天!
一輪箭雨覆蓋下,鸞國騎兵損失慘重,哀嚎不斷,紛紛墜馬。
但是藍玉卻是眉頭微皺。
鸞國的騎兵居然沒有絲毫驚慌,反而迅速穩定了陣型。
“哼,有意思!”
他冷笑一聲,催促戰馬領著一支小部隊朝著鸞國騎兵殺去。
鸞國騎兵顯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們見狀立即迎了上去。
“殺!”
雙方很快廝殺在一起。
……
一天後。
燕回關。
襄王府。
陳子昂坐在首位上,目光淡然的盯著跪在自己面前的鸞候,語氣淡漠的說道:“抬起頭來。”
披頭散髮的鸞侯身軀一顫,緩緩從地上爬起來,他臉上滿是淚水。
“傳聞鸞候平日裡意氣風發,怎麼今日這般落寞?”
陳子昂看著鸞侯,眼神深邃,一步一步走到鸞候身邊。
他一腳踩在鸞候的肩膀上,目光居高臨下的盯著鸞候,聲音冰冷說道:“你讓人圍攏在落雁口,想要做什麼?覺得本王好欺負不成?”
鸞侯涕泗橫流,苦苦哀求,不斷磕頭:“殿下饒命!小人沒有這個意思!”
陳子昂輕蔑一笑,問道:“你覺得本王好欺騙?”
鸞侯哭訴道:“我鸞國願拿出五萬黃金作為賠償,另外送上美女三百人,希望殿下寬宏大量,饒過小人。”
鸞國盛產美女,男的俊秀漂亮,女的嬌俏動人。
只不過陳子昂坐回王座以後,神色不為所動,手指不停敲擊扶手,節奏均勻。
鸞侯心裡忐忑無比,不敢繼續說話,只是靜靜的趴在地上。
“殿下,我鸞國誠意十足,還請殿下網開一面!”
他咬牙切齒,又補充道:“我鸞國有兩座金礦,小人願獻給殿下,任憑殿下差遣!”
陳子昂眼睛一眯,淡淡說道:“本王要是把鸞國吞併了,東西不都是本王的嗎?還需要你送?”
聽見陳子昂這麼說,鸞侯瞳孔劇烈收縮:“鸞國是大周諸侯,殿下如果這樣做了,可是陷大周於不義,難道就不怕士大夫恥笑嗎?”
陳子昂冷笑一聲,道:“君既為帝,則為皇權至尊,君要臣死臣便不得不死!本王在你面前便是君,你明白嗎?”
鸞侯眼睛通紅,厲聲吼道:“你想造反?”
他這次是真的害怕了。
一開始聽說燕回關魏元忠已經死了!
派人查探後發現,魏元忠確實死了,並且蠻族已經知道消息,先鋒大將更是率領三萬大軍叩關。
但落雁口還沒過,就被藍玉帶著八百人幹翻了!
這條軍報回去以後,他都快嚇尿了!
還好留了一手並沒有出兵,但沒曾想不出兩日藍玉就帶著八百陌刀手橫掃了他們鸞國。
他更是被活捉到了燕回關。
原本還打算利用道義和財物、美人利誘,不曾想陳子昂根本不屑一顧。
“造反?哈哈哈…….”
陳子昂狂笑,他的手掌重重拍在桌案上:“本王乃大週三皇子,何來反叛之罪,只不過是奪回應該擁有的東西!”
他站起身,俯瞰著鸞候,道:“鸞候,其實你就算沒有想要趁火打劫,本王也是要打你們鸞國,所以你覺得,本王有必要和你客氣嗎?”
說罷,陳子昂一揮手,道:“殺了!”
一時間,刀光席捲而至。
藍玉手持佩刀,一路斬殺衝到了鸞侯身前。
一刀斬落,血花迸濺,血腥味瀰漫。
一顆大好頭顱滾落在陳子昂腳下。
陳子昂冷冷吩咐道:“藍玉,本王即日起就封你為左旗大將軍,鎮守鸞國七城!”
鸞國不大,但是也坐擁七座城池。
藍玉能夠一夜連下七城,並且直取鸞國王都這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有資格成為左旗大將軍。
藍玉拱手行禮,道:“多謝殿下!”
他眼眸清澈明亮,哪有半點剛剛殺人的狠戾。
“本王相信你!”
陳子昂說道:“希望你能夠很快整合鸞國,歸附於本王!”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高築牆,廣積糧。
……
……
一封奏書直達大周京都。
原本正在批奏摺的老皇帝瞳孔一縮,隨後勃然大怒。
“啪!”
奏書被擲在地上。
御史臺官員趕忙走上前撿起奏疏,仔細查閱起來。
旋即,他額頭上冷汗涔涔,身體微微顫慄。
“陛下,三皇子此舉實在是不義,我大周身為宗主居然帶兵吞併諸侯藩屬,若是此事傳揚出去,諸侯國必定譁變。”
這位御史臺官員上前幾步,躬身說道:“我們必須儘快做好應對諸侯藩屬國的措施。”
他姓劉,在朝廷擔任諫議大夫之職。
也是御史臺唯一的一位正四品官員,在朝廷中頗具影響力。
大周皇帝擺擺手,淡淡說道:“奏疏裡面明確指出了鸞國圖謀不軌,你覺得那些藩屬諸侯王是傻子嗎?”
“這件事情上鸞國本身就是過錯方,不過朕倒是沒想到有一天還看走眼了。”
“朕這位三皇子手底下還有這樣的得力干將,倒是讓朕刮目相看!”
劉正風聽見,心中頓時一凜,他是四皇子黨,如今陛下突然誇讚起三皇子,這由不得他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