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8章

對清水縣前縣委書記張華強來說,自從被巡視組從呂州市紀委的留置點帶走後。

每一分每一秒都如同在油鍋裡煎熬。

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麼。

更不知道自己曾經倚仗的那些關係和承諾,是否還靠得住。

尤其是當他意識到,呂州方面似乎急於讓他“認罪”並可能採取了極端手段後。

一種被徹底出賣和拋棄的寒意,便如同附骨之疽般纏繞著他。

而與他僅一牆之隔,被關押在另一間臨時留置室的秘書小王。

所承受的心理壓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小王名叫王濤,三十出頭。

跟了張華強五年,從縣委辦的一個普通科員,一路被提拔為縣委辦副主任兼書記秘書。

可謂是張華強一手栽培起來的心腹。

張華強許多見不得光的勾當,王濤或多或少都參與其中,甚至親手經辦。

可以說,兩人早已是拴在一條繩上的螞蚱。

巡視組將兩人分開羈押後,李牧便指示審訊人員,分別對兩人進行政策攻心和心理施壓。

對張華強,審訊人員反覆強調他作為“裸官”欺騙組織的嚴重性。

暗示他的問題早已超出個人貪腐範疇,上升到了政治紀律層面。

對抗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同時,也隱晦地提及,外面關於他已經被“拋棄”的傳言甚囂塵上。

讓張華強進一步認清楚自己被沙家幫拋棄的事實。

而對王濤,策略則更為直接。

審訊人員一方面向他展示了部分已經掌握的,涉及他經手辦理某些可疑事項的初步證據。

雖然這些證據可能並不充分,但足以構成對張華強心理威懾。

另一方面,對小王秘書則明確拋出了“囚徒困境”的選擇題:

“王濤,你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

“張華強的問題有多嚴重,你心裡應該有數。”

“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有兩條路。”

“一條是繼續替他隱瞞,負隅頑抗,最終一起被釘在恥辱柱上,前途盡毀。”

“另一條是抓住機會,主動交代問題,揭發張華強的其他犯罪事實。”

“爭取立功表現,獲得從寬處理。”

審訊人員的聲音不高,卻字字誅心。

“機會只有一次,而且時間有限。”

“我們也在跟張華強談話,誰先交代,誰能提供更有價值的線索,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是選擇忠於一個已經自身難保、甚至可能把你當替罪羊的上司。”

“還是選擇為自己的未來負責?”

這種巨大的心理壓力,如同兩座無形的大山,分別壓在了張華強和王濤的心頭。

尤其是王濤,他既害怕交代後遭到張華強背後勢力的報復。

更害怕萬一張華強先扛不住交代了,把自己給供出來,那他就徹底成了替罪羊。

幾天下來,王濤的精神狀態肉眼可見地迅速垮掉。

他開始失眠、食慾不振,整個人焦躁不安,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猶豫。

終於,在又一個不眠之夜後。

當審訊人員再次找到他時,王濤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了。

“我說……我全說……”

他聲音嘶啞,帶著哭腔,彷彿用盡了全身的力氣。

“求求你們……給我一個機會……我不想把一輩子都毀了……”

此時王濤已經放棄了任何思考。

他忘記了政治鬥爭的殘酷性,天真的以為自己交代了就會獲得寬大處理。

卻忘記了紀檢工作當中的不成文的規定。

坦白從寬,牢底坐穿。

抗拒從嚴,回家過年。

王濤的交代,如同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將張華強苦心經營多年的黑色網絡撕開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他不僅詳細交代了自己是如何按照張華強的指示。

利用職務之便,幫助其收受賄賂、處理贓款、打點關係的過程。

更重要的是,他提供了一條極其關鍵的線索。

張華強多年來一直通過呂州當地一個極其隱蔽的地下錢莊。

將大量非法所得資金轉移到境外,匯給在美國的妻兒!

“那個錢莊老闆叫黃三,外號‘呂州老三’。”

“表面上是開典當行的,實際上能力很大,專門幫人洗錢、轉移資產。”

王濤交代道。

“張書記每次都是讓我把現金或者一些銀行卡交給黃三。”

“黃三再通過他境外的渠道,把錢換成美元打到……打到指定賬戶。”

“具體怎麼操作的我不太清楚,但每次金額都很大,至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地下錢莊!

非法轉移資金!

李牧和林風得到這個消息,精神都是一振!

這不僅解釋了為何張華強的銀行流水如此“乾淨”。

更直接坐實了他向境外轉移資產、為外逃做準備的犯罪事實!

這比“裸官”本身性質更為惡劣!

“黃三的典當行在哪裡?”

“你和黃三是怎麼聯繫的?”

“交易細節是怎樣的?”

“境外的收款賬戶信息你知道嗎?”

李牧立刻追問。

王濤不敢隱瞞,將他所知道的關於黃三典當行的位置、聯繫方式、交易習慣等細節。

以及他偶然瞥見的幾個境外收款賬戶的片段信息,都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出來。

就在王濤這邊取得突破的同時,巡視組駐地也開始陸續收到大量關於張華強的匿名或實名舉報信。

這些舉報信,來源各異。

有的是清水縣的普通幹部群眾,有的是呂州市的商界人士。

甚至還有一些來自市直機關內部。

舉報的內容五花八門。

涉及張華強在工程建設、土地審批、人事任免等各個方面以權謀私、貪汙受賄、作風霸道等諸多問題。

林風敏銳地意識到,這並非偶然。

很顯然,隨著張華強被巡視組帶走調查的消息逐漸擴散。

以及他長時間“杳無音訊”。

那些曾經依附於他、或者被他打壓過的人,都開始坐不住了。

那些曾經的“羽黨”,眼看主子倒臺,且遲遲沒有等來任何“保他”的消息。

反而聽到了各種關於張華強即將“全面交代”的傳聞。

當然這些傳聞,不需要巡視組刻意散播。

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自然會腦補出來一齣大戲。

為了自保,這些人開始紛紛拋棄舊主。

將手中掌握的證據和線索主動或匿名地交出來,試圖撇清關係,甚至爭取立功。

而那些曾經被張華強打壓或得罪過的人。

則趁此機會,將積壓多年的怨氣和掌握的“黑料”一股腦地捅了出來。

希望能借助巡視組這把“尚方寶劍”,徹底扳倒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縣委書記。

一時間,各種證據和線索如同雪片般飛向巡視組。

其中不少都與王濤交代的地下錢莊線索形成了相互印證。

張華強苦心經營的“堡壘”,正在從內部和外部同時崩塌。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