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母親撐腰,顧喻表示自己不怕,娘會向著他的。
“你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偷偷潛進我的房間,想偷我的錢,你不是賊是什麼?”
“我都說了,我只是借,是借,我這次有把握,一定能把輸出去的錢都拿回來,還能撈個大的,是你不信我!”
就在這時,顧喻感覺腿彎吃痛,‘噗通’一下重新跪倒在地。
顧國盛收回腳,這才搞清楚怎麼回事。
原來是自己的兒子,成了偷錢的賊人!
他難忍心頭盛怒,“你不僅賭,還學會了偷,我顧家,沒有你這樣的子孫!”
顧國盛氣得渾身顫抖,若非血脈相連,緊握的雙拳就直接呼顧喻頭上了。
“爹…”
一連遭受兩擊,顧喻的腿痛死了,但是面對父親的怒火,他什麼都不敢說。
“阿喻,你小時候好歹也是開過蒙的,怎麼能做這樣的事!
我顧家祖祖輩輩都本分過日子,哪怕是窮,也從未有一絲歪念,挺直脊樑做人,怎麼到了你這,偷盜爛賭壞事做盡,你對得起顧家的列祖列宗嗎!”
顧國盛靠在門框上,用雙手撐著腿。
一張臉瞬間變得滄桑。
他悔,他恨!
都怪他,若不是他腿瘸了,媳婦也不會因為撐起一個家,病得更嚴重。
他也能繼續去打獵養活一家人。
這幾年家裡沒錢給兒子讀書,也沒空管他,沒想到他已經歪成這樣了!
“爹,我…我只是看你每天收夜香又累又臭的,我心疼你,我又沒有其他賺錢的能力,只能去試試…”
見小弟還不知悔改,顧言曦氣急了,“別為你自己找藉口,你有手有腳的,就該去找份正經的活計幹,而不是把爹辛苦賺來的錢全揮霍出去了,你這樣不是心疼爹,你這是在消耗爹!”
“我……”
顧國盛擺擺手,“行了,跟我去堂屋跪著,面對列祖列宗懺悔,什麼時候醒悟了,什麼時候才能起來。”
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一時間,顧言曦覺得父親老了十幾歲。
這個不爭氣的弟弟!
“阿喻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都怪我…”
趙氏坐在床邊,拿起手帕擦眼淚。
顧言曦拍拍她的背安慰,“娘,所幸還沒釀成大錯,他若是現在能想明白,還來得及,只是娘…以後不能再慣著他了,他再問你要錢,你不能再給。”
*
第二天。
顧言曦早早地就起了。
見小弟還在堂屋裡跪著,東倒西歪地打瞌睡,她無奈搖頭。
“顧喻,過來削土豆皮。”
顧喻噘著嘴使氣,“不來。”
“二十文。”
顧喻眼睛瞬間一亮,可是一想到他欠了一百兩,這二十文也頂不了什麼用,又蔫吧了。
還是跪著吧。
“這只是基本工錢,幹得好有分紅。”
話剛說完。
顧言曦只覺得一陣風閃過,顧喻已經老實地坐在灶前,一邊看著柴火,一邊削皮。
小弟在一旁削土豆皮,顧言曦就用定製的波紋刀切成條,另一邊把涼麵也蒸上了。
涼麵用鹼水面做,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勁道,有嚼勁。
涼麵蒸幾分鐘,等表面的水汽幹了,再放進滾水裡煮,中間沒白芯了就撈出來迅速放菜籽油,一邊扇扇子,一邊用長筷挑冷,這樣冷卻過後的涼麵,根根分明不粘膩。
涼麵準備了四斤,三十二碗的份量(本文1斤=16兩計算)。
接下來就是把土豆泡水,泡過水的土豆可以很好地去除澱粉,這樣做出來的鐵板土豆才脆。
顧言曦用了家裡一大半的土豆,大概十斤的量,能做五十碗左右。
土豆裡的配菜也需要提前準備好,目前就先用藕、黃瓜、洋蔥和茄子。
今天第一次出攤,先看看銷量如何。
天剛剛亮。
顧言曦和顧喻推著攤車,來到她早就瞅好的位置,東市雲昌書院后街。
雲昌書院是京都的第三大書院,能在裡面唸書的,都是富貴人家的子弟,不差錢。
交了十文錢的攤位費,這個攤位可以用一天。
此時周圍全是賣包子饅頭、餛飩麵條的,像她這樣拉著一鍋土豆來賣朝食的,顯得格外另類。
當即就有攤販湊過來,好奇地打量。
賣包子的中年漢問道,“小丫頭,你這是賣啥呢,需要這麼多調料?”
顧言曦淡淡一笑,“鐵板土豆和涼麵。”
“嘖嘖嘖,土豆誰家沒有啊,大家早都吃膩了,誰還吃你這玩意兒啊,你這恐怕是賣不出去咯。”
“看來這小姑娘是揹著家裡人來做生意的,連生意場上的門道都不懂,看到那些調料沒,人家大酒樓都不敢這麼大方,那不得虧死。”
*
顧喻在一旁想著怎麼溜去財雲館,聽到其他攤販這樣說,他嚇得心跳加速。
緊盯著一車食材,心裡直突突,這些東西得多少錢啊,還不如換成錢給他翻本。
這時候。
一群學子從雲昌書院出來,這些都是外地來的讀書人,留宿在書院裡的。
看一大波人朝自家的攤位走來,顧喻趕緊挺直背,心裡十分雀躍,來了來了,生意來了。
可他剛站起身,就眼睜睜看著一群人繞過攤子,駕輕就熟地去了旁邊的包子鋪。
“老闆,我要一個肉包子,一個饅頭。”
“兩個肉包子,三個饅頭。”
“兩個饅頭。”
“……”
顧喻:“?”
“完了完了完了,看來我們這些東西都廢了。”顧喻癱坐在凳上,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
“姐,你就別瞎忙活了,人家壓根兒看都不看我們一眼,還不如早點回家睡大覺呢。”
“滋啦”一下,洋蔥碎滑入鍋裡。
顧言曦一手拿一把鐵鏟,快速翻炒。
洋蔥獨特的香味瞬間炸開,刺激著每個人的鼻腔和天靈蓋。
“呃的老天耶,這做的啥玩意兒,咋則麼香。”
“剛吃了三個肉包子,現在又餓了。”
“可是大早上的吃這玩意兒,待會課堂上肚子又該難受了。”
“……”
路過的學子指著鍋裡的土豆議論紛紛,卻沒一個人主動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