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市的空氣,依舊殘留著夏日白晝的灼熱餘溫。老舊小區裡,晚風帶來的不是清涼,反倒是鄰里間炸開鍋般的議論聲,比那知了還要聒噪幾分。
就在林家還沉浸在北大通知書帶來的第一波衝擊中時,林默的系統獎勵尚未兌換,王秀蘭和林建已經按捺不住內心的狂瀾,決定立刻、馬上,在家門口的小飯館擺上幾桌。
必須讓親戚們都知道。
必須讓他們親眼見證。
這不僅僅是通知,更像是一場遲來的、揚眉吐氣的宣告。
林默對此沒有異議。父母高興,由他們去。他只是個工具人,配合演出就好。此刻的他,更在意意識空間裡那閃閃發光的抽獎憑證和等待解鎖的科技分支。
秦川市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記者李娟,正按部就班地整理著今年高考的相關素材。市狀元,年年都有,採訪流程她熟稔於心。無非是些勤奮刻苦、師長教誨、未來展望的老套路。
直到她看到林默的資料。
712分。
北京大學物理系。
秦川三中。
前面兩個標籤金光閃閃,最後一個卻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三中?那所一本線都掙扎的普通高中?
李娟職業的敏感性瞬間被觸動。她迅速調取了林默過往的成績記錄。
結果讓她眼珠子差點掉出來。
這成績曲線,簡直不叫逆襲,這叫原地飛昇啊!
最後一個月,從二本線徘徊直接衝到全市狀元?
李娟腦中立刻浮現出幾個爆炸性的標題:“寒門貴子一月登頂?”“學渣還是學神?揭秘秦川狀元的隱藏人生?”
這絕對是個大新聞!
她立刻聯繫攝像,目標直指林家正在舉辦慶功宴的小飯館。這熱度,必須蹭!
……
“鴻運”小飯館,二樓包廂。
圓桌旁早已坐滿了林家的各路親戚。空氣中瀰漫著酒精、飯菜香氣,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混合著震驚、羨慕、還有點酸溜溜的複雜情緒。
林建和王秀蘭滿面紅光,應酬著四面八方的恭維。
“建哥,嫂子,真是恭喜啊!默子這孩子,打小就看出來聰明!”說話的是林默的大伯,他端著酒杯,笑容有些僵硬。他兒子今年也高考,分數剛夠個二本,之前還覺得不錯,現在一比……人比人,氣死人。
“是啊是啊,深藏不露,深藏不露!”二姑媽跟著附和,眼神卻不住地往林默身上瞟。這孩子,以前見著悶聲不響,看著木訥,誰想到肚子裡藏著這麼大的事?
“默子,來,跟表哥喝一個!”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舉杯,他是林默的表哥,去年考了個普通一本,此刻看著林默,眼神複雜。他低聲問旁邊的妹妹:“今年卷子不是說難得要死嗎?712分……這還是人嗎?”
他妹妹,林婷,今年剛上大一,聞言撇撇嘴,心裡嘀咕:何止是難,簡直是地獄難度。我們學校群裡都炸了,說今年的理綜卷能把人做傻。712分……怪物吧?
“這孩子,報志願的時候跟我們說,就填個一般的學校,試試水。”王秀蘭“不經意”地透露,“誰知道他自己偷偷摸摸……就報了個北大!”
“什麼?!”
“自己報的北大?”
“連你們都瞞著?”
包廂裡又是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
這操作,簡直比分數本身更讓人心臟驟停。
這得是多大的自信?或者說……多離譜的膽子?
就在這時,包廂門被推開。
李娟帶著攝像師,舉著話筒走了進來,臉上掛著職業的微笑。
“不好意思打擾一下,請問是林默同學家嗎?我們是秦川市電視臺的。”
林建和王秀蘭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臉上笑容更盛。電視臺都來了!這面子!
“是是是!記者同志快請進!快請坐!”王秀蘭熱情地招呼。
親戚們也安靜下來,好奇地看著這陣仗。
李娟的目光迅速鎖定人群中那個顯得格外平靜的少年。
“林默同學你好,我是市電視臺記者李娟。恭喜你獲得今年我們秦川市理科最高分,能簡單分享一下你的學習心得嗎?”李娟將話筒遞了過去,攝像機的紅燈亮起。
採訪開始了。
而且,是現場直播。
林默接過話筒,臉上沒什麼波瀾,彷彿不是在接受採訪,只是在回答老師提問。
“心得談不上。”
“就是最後一段時間,感覺突然想通了很多東西。”
“可能……就是大家說的開竅吧。”他語氣平淡,聽不出絲毫炫耀,但配合著712分和北大的背景板,這話本身就像一枚深水炸彈。
李娟追問:“聽說你這次報考北京大學,是自己做的決定,甚至沒有提前告知父母,是這樣嗎?能說說當時是怎麼想的嗎?”
這個問題一齣,林建和王秀蘭臉上又是一陣精彩紛呈。
林默笑了笑,那笑容裡帶著點少年人的狡黠。
“也沒想太多。”
“就是覺得,試試總沒壞處。”
“萬一呢?”
輕描淡寫,卻透著一股“凡爾賽”的氣息。
此刻,網絡直播間的彈幕已經炸裂。
“666,萬一就考上了北大?”
“學神的世界我不懂,我只會揹著家裡偷偷點燒烤吃。”
“這哥們太沉得住氣了!我當年考個破二本恨不得昭告天下!”
“事以密成,言以洩敗,古人誠不欺我!”
“前面的別酸了,今年高考多難不知道?712分,擱哪都是大神!”
“樓上+1,我就是今年的考生,理綜卷寫到一半想撕卷子!”
“等等,我好像認識這哥們……他以前在我們學校不是挺……普通的嗎?”
“質疑作弊的省省吧,高考也能作弊到712進北大?你當監考老師是擺設?”
“所以真的是一個月逆襲?這不科學!”
一條署名“啟航教育張老師”的評論飄過:“712分,尤其在今年偏難的背景下,含金量極高。這位同學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素質都非同一般。”
直播間裡,驚歎、質疑、羨慕、調侃,各種情緒交織。
有人扒出了林默過去在學校論壇裡偶爾出現的帖子,內容大多無關學習,甚至有些“擺爛”的意味。
這些信息與眼前的市狀元、北大準新生形成了劇烈的反差。
作弊論不攻自破。
剩下的,只有那個近乎神話的解釋——一個月,脫胎換骨。
這反而讓林默的故事蒙上了一層更加傳奇的色彩。
李娟敏銳地捕捉到了直播間的反饋和現場的氣氛。她知道,這期節目,收視率穩了。
她又問了幾個關於未來規劃的問題,林默都回答得滴水不漏,謙遜中透著自信。
採訪結束。
李娟帶著滿意的素材離開。
包廂裡,親戚們看向林默的眼神,已經從單純的震驚羨慕,變成了某種……敬畏。
林建看著兒子,眼神複雜。這小子,藏得太深了。那份超出年齡的鎮定,究竟從何而來?他壓下心頭的疑慮,只剩下如釋重負和難以言喻的驕傲。
王秀蘭則徹底成了兒子的“吹鼓手”,拉著親戚們,將林默從小到大的“聰明事蹟”(大部分是她腦補的)又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
林默安靜地坐在角落,應對著偶爾投來的目光和搭話。
他的意識,已經再次沉入那片純白空間。
【叮!】
【檢測到宿主行為引發大規模社會關注與情緒波動,隱藏條件已滿足。】
【特殊任務:學霸的誕生(第一階段·嶄露頭角)已完成。】
【綜合評定:A+(成功利用高考結果製造社會性話題,有效提升自身潛在影響力,但信息暴露存在一定風險。)】
【獎勵結算中……】
PS:求追讀!求催更!求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