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堂出来,距离和马大虎约定时间只剩不到一刻钟,秦寿匆匆赶过去,看到马大虎和几个湾儿村村民已经到了。
“寿哥儿,咋样?”马大虎问的小心翼翼,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听着。
来的路上秦寿说过一嘴去医馆找活的话。
他看得出来秦寿和他们这些土里刨食的泥腿子不一样,但学有所成的大夫,哪个不是上了年龄,就是药工也是要从小学起的,心下不免没底,说了又怕打击到寿哥儿的自信心。
秦寿闻言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个笑容,“大虎哥,很顺利,以后我就在本草堂坐诊了,也会住在镇上,就不回去了。
你和大娘有事就到本草堂找我,家里还剩的糙米,你拿回家和大娘吃,我的身体回去一趟不容易,家里就要劳烦你和大娘多看顾了。”
“真的?!”马大虎有些不可置信,没想到寿哥儿不但真在医馆找到了活计,居然还是坐堂的大夫。
在他们庄稼人心里,乡野大夫都高人一等,更不要说镇上医馆的大夫,那和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
一旁的其他人也瞪大了眼睛,走过来七嘴八舌热络说起话来,但拘谨的态度,有些不在然的神情,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
本草堂很大,占地面积超过十亩,除了前街的医馆,后面还有大大小小的院落和面积巨大的练武场。
给秦寿分配的小院落就在东边靠近医馆的地方,被药工引进院子后,秦寿四下看了一番,很是满意。
院子虽小,五脏俱全,堂屋三间,东西各有一间厢房,堂屋正中的一间待客用,东边一间是卧室,西边是书房,东厢房空置,西厢房改造成了厨房。
没有厕所,使用的是恭桶。
家具和用品只有最基础的桌椅、书架和铺盖等。
到处看了一圈后,药工恭敬说道:“秦大夫,堂主说了,您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和我说,饭食可以吃灶上的,也可以自己开火,全看您,普通饭食免费,供给武者的食物,您也可以吃,就是需要收取额外的银两。”
“多谢,有需要我会说的。”生存的基础物资有了,其它的秦寿打算等熟悉一下本草堂后再看。
……
本草堂的医师的早食还算丰富,有馒头、白粥、包子、油条、豆浆和搭配的咸菜,位置也不远,就在医馆后面。
吃了两个包子,喝了一碗粥,秦寿去了看诊的地方。
经药工阿童秦寿了解到,本草堂有三个厨房,分别供应武者饭食、药工杂役饭食以及医师饭食。
本草堂和其他两个医馆不同,不单纯是一个医馆,还是青林镇三大武者势力之一,另有黑虎武馆和做木料生意的叶家。
青林镇位于群山之间,最赚钱的生意就是木料和草药,被扎根最久的叶家和林家掌控。
但培育武者体系最完备的是几十年前才成立的黑虎武馆,馆主历啸天也是青林镇第一人。
除三大势力外,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沈氏医馆,在青林镇传承也有一百多年,但崛起是从三十年前出现沈大医开始的,甚至单说在外界的名声,都盖过了三大武者势力。
自从来到镇上,一直有人在提大医,让秦寿产生了不小的好奇,心下思索着,到了坐诊的地方。
看到林建山坐在一个诊断台后面,秦寿走上问好:“堂主。”
“先坐,我给讲一下咱们本草堂的基本情况。”林建山抬手示意秦寿坐在对面看诊病人做的木椅上。
“加上你,我们本草堂有坐诊大夫六人,不过我一年坐诊时间不多,此前坐诊的主要是林元林大夫,周勤周大夫,李常德李大夫和王宇王大夫。”林建山说着,指向另外两个诊断台,后面坐着一老一壮两人。
面色红润,身材微胖,中等身高的是李常德,看上去三十多岁,身材壮硕,面容刚毅,皮肤古铜的是王宇,这两人秦寿都没见过,昨天坐诊的是周勤和林元。
三老一壮,医师这一行与年龄的相关性可见一斑。
察觉到两人看过去的视线,李常德和王宇点头示意。
林建山继续说道:“此前不算我,另外四个医师一般三人坐诊,一人在练武场那边,要是武者受伤,可以得到及时救治。
也负责一些药粉和药浴的调配工作,这一个月你先坐堂,有调整,会在月末告知你。”
“好。”秦寿点头。
林建山离开后,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开始有病人看诊,但直到太阳升高,采药人都开始从医馆侧门进出时,秦寿还没看过一个病人。
他也不在意,只是不急不缓的翻看向林建山借来的药典,将里面记录的药材与自己脑海中的对应,以及学习一些新草药的相关知识。
午饭后,秦寿接诊了今天的第一位病人,膝关节剧痛,前来针灸缓解的。
收针后,看诊的老人和背他来的儿子换了一副面容,原本不信任的神色完全消失,真诚道谢,夸赞秦寿医术高超。
秦寿神色不变,从头到尾温温和和。
又看诊两位病人后,一天的工作就结束了。
接下来半月,秦寿每天看诊的病人数量渐多,多是因为天气渐凉,进入深秋,身体各处关节疼痛来就医的。
秦寿针灸后,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名气渐渐传了出去,镇上不少人都知道本草堂新来了一个少年坐堂大夫,一手针灸技艺绝佳。
又过了几天,在几位老人的腰椎和关节炎被治愈后,本草堂出现了不少特地奔着秦寿名头来看病的人。
他开始变的忙碌起来,但身体受限,施针速度快不了,一天接诊病人有限。
忙碌一天结束后,秦寿径直去了林建山的院子,准备今晚就说一下功法的事情。
经过大半个月的了解,秦寿对本草堂各方面的事情都有了详细了解。
比如几个医师的医术高低,药工分类,还有他最关注的练武事宜等。
医术最高的是堂主林建山和本家三叔林元,周勤和李常德在一个级别,王宇的火候就要欠缺一些。
药工在本草堂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分为好几类,还有等级划分。
抓药的药工,制药的药工,检验药材质量、给药材分等的药工等。
甚至细分,制药的药工里面有专门修制,水制、火制等不一而足,本草堂立足的根本是草药生意,除了自用,更多的是销售出去,所以药工的数量超过百人。
其中最有前途的是抓药的药工,算是本草堂自己培养医师的预备役,吃饭也和医师在一起,不在杂工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