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的风暴愈演愈烈,但对于身处风暴中心的高考考生们来说,第二天才是真正的决战日。
上午,理科综合。下午,英语。
当贺凡走进理综考场时,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整个考场的氛围都因为他而变得有些微妙。
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目光,或明或暗地落在他身上,带着探究、审视,甚至是一丝挑战的意味。
“蜀道哥”这个外号,已经在考生群体中彻底传开。
一个语文写得好的人,通常会被打上“偏科”的标签。
很多人都在好奇,这个靠一句诗火遍全网的“文科天才”,理综能考成什么样?
监考老师在分发试卷时,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贺凡对此视若无睹。他只是平静地检查着自己的文具,调整着呼吸,将外界的一切干扰摒除在外。
前世,他就是个标准的理科学霸,顶尖985物理系毕业。
这一世的原主,同样是全校闻名的理科尖子。
两世叠加,理综对他而言,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一场惬意的智力游戏。
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
贺凡提笔,从物理选择题开始,思路清晰,下笔如飞。
那些在别人看来需要反复计算、推导的力学和电磁学问题,在他眼中,仿佛都变成了最基础的公式组合。
模型建立、数据代入、结果推算,一气呵成。
半个小时后,物理部分解决。
转战化学。有机物的分子结构,无机盐的离子反应,……一切都了然于胸。
最后是生物。遗传定律的计算,细胞分裂的图像辨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更是信手拈来。
当考场里大部分人还在为一道复杂的计算题愁眉不展时,贺凡已经做完了全部题目,并且开始从头到尾进行第二遍检查。
他提前四十分钟,放下了笔。
然后,在所有考生和监考老师不可思议的目光中,他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开始……睡觉。
这一幕,如果被外面的记者拍到,恐怕又是一个热搜预定——【“蜀道哥”再现神操作,提前交卷酣睡考场!】
……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一个守卫森严的地点——高考阅卷中心。
语文阅卷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数千名阅卷老师正襟危坐,对着电脑屏幕,对一份份承载着万千学子梦想的答卷进行评判。
作文组,是整个阅卷工作的重中之重。
阅卷组组长,正是川蜀大学文学院的泰斗,陈敬之教授。
此刻的他,却有些心不在焉。
他一边处理着手头的事务,一边时不时地刷新着手机,关注着网上关于“蜀道难”的讨论。
热度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因为一晚上的发酵,吸引了更多文化界、历史界的大V下场,形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
“陈老,您还在想昨天那个事儿呢?”一个副组长笑着走过来,“说不定就是哪个学生瞎猫碰上死耗子,碰巧说了一句,当不得真的。”
陈敬之摇了摇头,严肃地说道:“不,你们不懂。那句话里蕴含的,是一种真正走过千山万水,见识过天地之威的‘大语感’。这不是碰巧能碰出来的,我敢断定,写出这句话的考生,他的作文,绝对非同凡响!”
他顿了顿,对身边的技术人员说道:“小李,你设置一下关键词筛选。一旦有作文中同时出现‘蜀道’、‘青天’、‘剑阁’这几个词,立刻标记出来,第一时间送到我这里。”
“好的,陈教授。”
阅卷工作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一篇篇作文从老师们的眼前划过,有的立意新颖,有的文笔优美,但都无法让陈敬之提起太大的兴趣。
他心里始终惦记着那篇可能存在的“神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突然,阅卷大厅里响起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
“我的天!”
声音来自一个负责初审的年轻老师,他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屏幕,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他身边的同事好奇地凑过去,只看了一眼,也同样倒吸一口凉气。
“快,快上报给组长!”
很快,一份被标记为“极具争议与才华”的试卷,被层层上报,最终送到了陈敬之和几位核心评委的面前。
“陈老,您快看这份!”
陈敬之精神一振,连忙戴上老花镜,看向大屏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手写体扫描后依然清晰可见的,锋芒毕露的三个字标题——
《蜀道难》
陈敬之的心,猛地一跳!
再往下看,是那行题记:“谨以此文,献给我脚下这片名为‘蜀’的土地。”
好大的口气,好深的情感!
陈敬之的手已经开始微微颤抖,他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去。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就是它!
找到了!
整个核心阅卷室,瞬间一片死寂。
所有评委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屏幕,随着那半文半白的奇诡文字,仿佛身临其境。
他们看到了蚕丛鱼凫的古老传说,看到了太白鸟道的悬崖绝壁,看到了六龙回日的壮丽奇景,看到了黄鹤哀鸣、猿猱愁攀的绝境……
“这……这是散文?这分明是一首气势恢宏的古风长诗啊!”一位评委失声说道。
“不,它就是散文!”另一位评委反驳道,语气激动,“它打散了诗的格律,却保留了诗的灵魂!用散文的形,承载了诗的意境!这种写法,简直是……鬼斧神工!”
陈敬之没有说话,他已经完全沉浸进去了。
他的手指在桌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仿佛在为这篇文章打着节拍。
当读到“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时,他忍不住拍案叫绝:“好!好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将剑门关之险,写绝了!”
当读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时,阅卷室里的温度都仿佛降低了几分,一种森然的恐怖感扑面而来。
最后,当文章以“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悲悯收尾时,所有人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神游。
良久,阅卷室里依旧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篇文章展现出的,那种汪洋恣肆的才华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彻底镇住了。
“这……这怎么打分?”一个评委喃喃自语,打破了沉默。
是啊,怎么打分?
满分吗?
给满分,似乎都觉得不足以评价这篇奇文的价值!
“这篇文章,已经超出了‘高考作文’的范畴。”陈敬之缓缓开口,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它是一篇可以被收录进任何一本典籍的文学作品!它的出现,是对我们整个阅卷组的考验!”
“我提议,”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评委,斩钉截铁地说道,“这篇作文,不仅要给满分!我还要以阅卷组的名义,联名向教育部申请,破格宣传!”
一篇高考作文,引爆了全网热搜。现在,它又用它本身的质量,征服了最挑剔的阅卷老师。
陈敬之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我有一种预感,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仅是一篇满分作文的诞生。”
“而是一个……属于文学的新时代的开启!”
这个提议,在短暂的沉默后,得到了所有核心评委的一致同意。
他们都被这篇文章彻底折服了。
消息,开始在小范围内不胫而走。
【惊爆!网传“蜀道哥”作文原稿找到,阅卷组全体成员被震撼,一致给出史无前例的满分,并联名上报!】
这个消息如同深水炸弹,虽然还未被官方证实,却已经在某些渠道开始悄然流传,为这场本就沸腾的舆论,再次添上了一把最猛烈的火!
而此刻,贺凡刚刚结束了最后一门英语的考试,正神清气爽地走出校门。
高考,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