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厅内,冰冷的空调风无声地吹拂着,却带不走空气中那份凝固的尴尬。
在赵教授的“自杀指南”被郑静和驳斥后,唐柠好不容易才将节目的气氛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感谢郑总。那么,在否定了那种极端的方式之后,作为顶级的投资人,您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有什么更具建设性的赚钱建议吗?”
这个问题,很安全。
也很正确。
郑静和,作为天启创投的合伙人,被尊称为“郑总”,代表着资本与市场的最前沿。
她的建议,无疑是观众最想听到的“干货”。
郑静和扶了扶眼镜,“我的建议很简单,也很朴素。”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演播厅。
“我注意到,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沉迷于送外卖、跑快递这种所谓的‘自由职业’。”
“他们觉得,多劳多得,很公平。”
“但这其实是一种短视。”
郑静和微微摇头,“这是在用最宝贵的青春,去换取一份
没有积累、没有成长、随时可以被替代的辛苦钱。”
“本质上,这是在吃青春饭。”
她的话,让一旁的罗知恒点了点头。
唐柠也觉得很有道理,这确实是很多长辈对年轻人的担忧。
郑静和顿了顿,抛出了她的核心观点。
“所以,我建议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沉下心来,去工厂。”
“去一线,当一名学徒,学一门手艺。”
去工厂?
郑静和显然对现场的反应很满意,她继续补充着自己的论据,
“大家不要对工厂有刻板印象。现在的工厂,跟以前不一样了。”
“首先,有保障。很多大型工厂都提供食宿补贴,能解决年轻人的基本生存问题。”
“其次,有成长。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地教,这比在社会上自己摸索要快得多。你可以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成为技术员、工程师,晋升路线非常清晰。”
“最重要的是,这门手艺是属于你自己的。技术越精,你就越值钱。这不是送外卖能比的。”
她的这番话,条理清晰,
至少,在场的罗知恒和唐柠,都觉得这番建议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远见卓识。
然而,节目后台的导播间里,气氛已经从轻松变得紧张。
导演本来还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监视器。
郑静和的发言,让他觉得节目终于回到了正轨,开始输出有价值的观点了。
但下一秒…….
“导……导演!观看人数!观看人数突破十万了!”
导演猛地坐直身体。
十万?
对于一个深夜档的财经访谈直播,这绝对是现象级的数据!
可他的喜悦还没来得及涌上心头,另一位负责弹幕监控的工作人员喊道。
“导演!弹幕……弹幕炸了!”
监视器屏幕的一角,实时弹幕的数据疯狂跳动。
【弹幕数量:712条/秒】
那已经不是文字,而是一片由愤怒组成的瀑布。
“进厂?我去年买了个表!郑总您怎么不让您孩子进厂?”
“笑死,她口中的老师傅: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还晋升路线?画大饼画到电视上来了?我们主任画的都比她圆!”
“总结:年轻人,别拿青春赌明天了,拿去给我们这些老板当牛做马吧!”
“我刚从厂里跑路,夜班两班倒,一个月四千,郑总你来试试?”
“这帮坐在空调房里的人,根本不知道现在的厂子是什么地狱!”
脏话,嘲讽,血淋淋的现实,瞬间淹没了整个直播间。
每一条弹幕,都是一声声无声的怒吼。
“关掉!快把弹幕给我关了!”
导演下达了命令。
技术人员手忙脚乱地操作着,几秒钟后,弹幕戛然而止。
直播间里,只剩下了郑静和的脸庞。
演播厅现场。
唐柠对后台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但她口袋里的手机,却在此刻疯狂震动起来。
是节目组同事发来的微信,内容只有两个字。
【出事了!】
唐柠的心,猛地一沉。
又来?
她强作镇定,脸上的职业微笑却已经有些僵硬。
她能感觉到,一股恐怖的气氛,正在无形中蔓延。
她不理解。
郑静和的建议,明明听起来那么稳妥,那么为年轻人着想,为什么……会出事?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在场的嘉宾。
罗知恒依旧是一副“郑总说得对”的表情。
郑静和对自己引发的风暴一无所知,正端起水杯,优雅地喝了一口水。
最终,唐柠的视线,落在了周瑾的身上。
那个从郑静和开口到现在,一言未发的年轻人。
他没有看任何人。
他的视线低垂,落在自己放在膝盖上的双手。
灯光下,他的手不知何时已经攥成了拳头。
周瑾感到一阵翻涌的恶心。
这种恶心,比之前赵教授的荒谬言论,来得更加猛烈。
因为赵教授的建议是蠢。
而郑静和的建议,是毒。
进工厂?学手艺?
他脑海里闪过这具身体原主的一些记忆碎片。
那个曾经和他一起在画室学画的同学,因为家境贫寒,放弃了艺考,听了亲戚的“建议”,进了一家南方的电子厂。
所谓的“老师傅”,只会让你干最累最重复的活。
所谓的“晋升路线”,是给老板的亲戚准备的。
所谓的“包吃包住”,是从你微薄的工资里扣除的。
三个月后,那个同学逃了出来,手腕上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眼神里再也没有了曾经画画时的光。
此刻,郑静和的派头,在周瑾眼里,显得无比讽刺。
唐柠的目光在罗知恒那张茫然的胖脸上停顿了一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