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完军队的仪式后,萧剑林来到中山兵工厂的靶场。
第一炉自己钢铁厂炼出来的合金钢制作的武器样品已经出来了,现在是要测试的时候了。
“砰砰砰·····”
“轰轰轰·······”
被武装警察部队包围起来的秘密靶场内,枪声炮声不断。
中山兵工厂的武器制造,不求高精尖,重点符合天朝的国情。
手榴弹就不用说了,这种低技术,但是又特别好用的武器,早就铆足劲了造了好几大仓库木柄手榴弹。
步枪以栓动的仿制98K步枪的中正式为主(不是半自动武器生产不出来,主要是其庞大的弹药消耗量承受不了)
98K步枪
冲锋枪是以大量使用冲压工艺的PPS43,7.62毫米口径冲锋枪为蓝本的三三式冲锋枪。
PPS43冲锋枪
由于有冲锋枪作为近战火力,手枪则少量生产仿M1935,九毫米手枪,弹容十三发,作为军官和警卫等特殊部队使用。
勃朗宁M1935手枪
轻机枪是以布伦式轻机枪为蓝本,口径为7.92毫米,使用三十发弹匣的三三式轻机枪。
布伦式轻机枪,三十发弹匣,可更换枪管
重机枪则仿制美利坚的M2重机枪,口径12.7毫米,内部代号三三式重机枪。
M2重机枪,口径12.7毫米
迫击炮方面,则大量生产60毫米,82毫米迫击炮,作为一线步兵的重要火力补充。
身管火炮方面,由于天朝的交通环境实在糟糕。
全是泥巴路,一下雨,别说重炮了,就是步兵都难走
考虑到野战机动性,只生产两种火炮。
仿制美军的M1A1的75毫米火炮作为营团级火炮,美制105毫米火炮作为军师战役级别的火炮。
至于150毫米以上,在国内道路下,机动性差的都能当要塞炮的重炮。
所需数量太少,技术难度也高,则主要靠进口解决。
防空火炮方面,则大量生产博福斯40毫米高炮和加装了脚架M2水冷型12.7毫米防空重机枪,辅以进口的88毫米防空炮。
形成以重点以低空为主,高空的为辅的立体对空火力。
88毫米反一切炮,这玩意一看就知道不好运输
M2水冷型防空机枪,口径12.7毫米,续航更强
坦克装甲,战斗机,火炮牵引卡车之类的。
没办法,这些都是高技术设备。
不花十年时间做人才和技术上的巨大投入,基本做不到量产质量合格的,只能外购解决。
萧剑林拿起逐一试射了纯国产98K步枪,仿制PPS43冲锋枪之后。
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开口问中山兵工厂的厂长罗长风道:
“不错嘛!咱们自己产的合金钢质量怎么样?”
说到这个,罗长风自信的说:
“二公子,无论是步枪,机枪,手枪,乃至105毫米榴弹炮,射程和精度都没有任何问题。”
“质量不输外国同类产品,而且成本上经过我们的核算,起码比之前要便宜一半以上。”
“这还是咱们由于技术工人不熟练,产量上不去的原因,要是达到了最大产量,我估计要比之前便宜三分二以上。”
萧剑林满意的点了点头,几十万军民的工业区,长达五年的时间只出不进。
巨大的资金消耗,饶是萧剑林都有些头大。
要不是穿越者知道历史走向,这庞大的投入,让他都要生出造不如买的买办思想来了。
好在经济危机缓解,当初低价抄底的股票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勉强能维持住。
罗长风见到萧剑林心情颇好,鼓起勇气提议道:
“二公子,咱们兵工厂已经初步具备的生产能力了,加之又可以使用自己的合金钢材,武器成本和质量,可比其他几个只能用外国钢材和清朝的老古董机床的兵工厂好的多。”
“您看是不是我们可以开始往外售卖武器了?缓解咱们的资金压力了!我们兵工厂总不能只吃大米,不下蛋吧?”
听到这个一手提报起来的罗长风的话,萧剑林的脸色一下就黑了,训斥道:
“这个问题我强调了多少次了?”
“还是和以前一样,所有生产出来的武器弹药全部封存!”
“这些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现在我们的自产合金钢已经成功,你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把兵工厂的产能扩大到最大,全马力生产!”
“是!”
看得出萧剑林很生气,罗长风吓得立正说话。
攀西工业区为了防止敌人破坏和侦察,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萧剑林的话就是命令。
其实萧剑林的义父也想从攀西工业区调过武器,但是都以萧剑林以工厂还没有投产为由给堵回去了。
事实上,早在33年,最先建立的中山兵工厂就已经具备了依靠进口合金钢的武器生产能力。
但是萧剑林以花费过大,生生压制了兵工厂的生产。
只进口少量的合金材料小批量制造维持自己手下训练的武器弹药消耗,顺便锻炼兵工工人。
之所以这么做,那是因为一旦拿到这些武器,萧剑林的便宜义父就要用来打内战。
他萧剑林可不想自己的辛辛苦苦的制造出来的武器用来打自己人先。
事实上,为了在内部争权夺利之中,保住自己的攀西工业基地的独立性。
这些年,萧剑林先后被各方势力“化缘”了两千多万美金的巨款,堪称大财神。
检查完兵工厂的生产之后,萧剑林便又去视察他手下的那支造价高昂的纯进口的200架BF109的战斗机部队,还有三号坦克为主的装甲旅的训练。
视察结束之后,萧剑林登车刚要登车,一开门,一张夹在车门缝里的纸就掉下来了,上面赫然是一个鬼脸。
“草,特大的这帮兔崽子,居然又神不知鬼不觉的渗透到我身边了!”
萧剑林有些后悔过度纵容特大那帮人了,以至于他们搞训练都搞到自己身边了。
贴身侍卫长,也算是特大第一批队员的陈清风此刻脸色有些难看,看向身边的十几个也是特大出身的侍卫满是怒意。
“算了,明天你们侍卫处给特大那边送一头肥猪,技不如人就要认!”
萧剑林无奈的居中调停。
“是!”
陈清风给其他几个侍卫一个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你们的眼神后,恭敬回答。
随后车队在经过一处无人的山谷,绕了好几个圈。
驶入一条伪装的极好的马路,开进了一处山腹之中。
别看全程无人执勤,但是萧剑林知道,在这一路上无数躲在暗处的眼睛将车上的所有人都检查了一遍。
这是特大的警戒区,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一次演习过程中有人成功渗透过。
而被特大这个保密到只没有番号,更没有任何诸如“狼牙”,“眼镜蛇”之类的霸气代号。
只有一个“特大”名字的神秘特种部队警戒的是萧剑林的最核心的电子研究中心。
萧剑林也不是吃干饭的,作为苦逼的电子硬件工程师,专业知识还是极为扎实的。
在他的指点,甚至抽空亲自参与下。
在42年才出现的单兵步话机已经早在去年就装备了了特大,今年已经开始装备武装警察的三个师的主力部队了。
惊雷地面陆基雷达的有效探测距离最大已经到了五百公里,基本已经到了当前材料科学的极限水平了。
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如何实现雷达的小型化,比如把这跟小山包一样的玩意塞卡车里,塞进运输机里。
经过层层检查通行证,经过内卫部队的严格检查,萧剑林进入了山腹中的最核心实验室。
一排密集占据了大半个房间的各种开关的大柜子出现在视线里。
早期计算机
萧剑林一边戴手套,一边询问道:
“我们的计算机能开始工作了吗?”
计算机项目负责人陈景瑞先生推了一下鼻子上厚的跟啤酒瓶底一样厚的眼镜,有些不不好意思的说:
“目前还不能,我们遇到了一些难题,还等着二公子你来给我们解决呢!”
萧剑林没有生气的意思,别人英国佬当年研究计算机来破解敌军密码时,一个百年老牌工业强国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各种专家来搞攻关。
而自己现在能用的只是留学过的大学生层次,还是没实际科研经验,20岁出头的愣头青大学生。
哪怕是自己熟悉计算机的基础设计逻辑,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在与计算机项目的科研人员开完会后,萧剑林回到自己位于电子研究所里的办公室。
听取了自己以武装警察部队的退伍兵为骨干建立的军情局负责人钱飞,关于国内外的情报简报,做了布置后才睡觉。
这几乎是萧剑林从31年开始的每一天工作流程,日复一日的备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