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仿佛宇宙大爆炸一般,一股无比庞大、无比精细的信息洪流,瞬间冲入林枫的大脑。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的图纸或工艺,而是一个完整、自洽、逻辑严密的工业体系!
从最基础的弹药设计,到枪械的每一个零件的公差标准;
从冲压、锻造、热处理的每一道工序,到最终的装配、测试流程;
甚至连制造这些零件所需的专用机床、模具、刀具的设计图,都一应俱全!
林枫的身体微微颤抖,脸色因为海量信息的冲击而变得有些苍白,但他的眼神,却亮得吓人。
他看到了!他看到了那把只存在于他构想中的神兵利器!
将其命名为——“腾龙”!取“龙腾于空,威加四海”之意。
这不仅是一把枪,更是他对这个新生国家未来的期许!
“腾龙”模块化突击步枪平台,详细技术参数:
一、核心基础:龙国51式7.62mm中间威力步枪弹
这是整个平台的地基。林枫摒弃了所有现存的弹药口径,综合了北极熊7.62x39mm弹和星条国.30卡宾枪弹的优点,设计出了这款全新的弹药。
口径: 7.62mm
弹壳长度: 39mm
弹头: 采用覆铜钢被甲,内填铅芯与少量钢芯,兼顾了杀伤力和一定的穿透力。
特点: 相比全威力步枪弹,后坐力更小,便于连发射击控制;相比手枪弹,有效射程和侵彻力大大提高。最关键的是,实现了全国产化,从铜矿的冶炼到发射药的配方,所有技术完全自主!
二、制造工艺:为大规模生产而生的设计
林枫深知龙国当时的工业家底有多薄弱,精密铣削设备严重不足。
因此,“腾龙”的设计从一开始就贯彻了“易于生产”的原则。
机匣: 核心部件,采用1.5mm厚的钢板冲压成型,再通过铆接和点焊组合而成。这极大地降低了对昂贵铣床的依赖,只要有足够吨位的冲压机和合格的模具,就能大批量生产。
枪管: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冷锻”技术。林枫的脑中甚至有全套的枪管冷锻机制造图纸。冷锻出的枪管内膛光滑,寿命更长,精度更高。
其他部件: 大量采用铸造、冲压等成熟工艺,只有枪机、闭锁等少数关键承力部件需要精密加工,最大限度地简化了生产流程。
三、核心平台:腾龙甲型(标准自动步枪)
这是整个枪族的基础形态,定位为班组的标配武器。
工作原理: 导气式,长行程活塞,旋转闭锁(借鉴了AK47的可靠设计,但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加工精度和闭锁稳定性)。
供弹方式: 30发冲压钢制弹匣。
射击模式: 单发、全自动。
枪托: 固定式木质枪托。
全重(含空弹匣): 4.1公斤。
全长: 900毫米。
有效射程: 400米。
理论射速: 600发/分钟。
四、模块化转换:一枪多用,战场多面手
这才是“腾龙”真正的革命性所在。
通过一个巧妙设计的、位于枪管根部的固定卡榫和螺纹结构,士兵可以在战场上用随枪工具在几分钟内完成转换。
转换为“腾龙乙型”(短管卡宾枪/冲锋枪)
转换方式: 拧下标准枪管,换上300毫米的短枪管和配套的短活塞杆。可选择更换为向下折叠的金属枪托。
定位: 供装甲兵、炮兵、侦察兵等二线人员自卫,或用于空间狭窄的堑壕、巷战。
全重: 3.5公斤(折叠枪托)。
有效射程: 200米。
转换为“腾龙丙型”(精确射手步枪)
转换方式: 换上600毫米的加长加重型枪管,机匣上方预留的燕尾槽可快速安装一个4倍光学瞄准镜(瞄准镜的全套光学玻璃研磨、镜片镀膜技术同样包含在内)。
定位: 供班组内的神枪手使用,提供中远距离的精确火力支援。
全重: 4.8公斤(含瞄准镜)。
有效射程: 600800米。
转换为“腾龙丁型”(枪挂榴弹发射器)
转换方式: 在标准步枪的护木下方,通过预留接口加挂一个40毫米口径的枪挂榴弹发射器。
定位: 提供曲射面杀伤火力,打击敌方集群目标和轻型工事。
榴弹类型: 40mm高爆榴弹、破甲榴弹(技术同样解锁)。
有效射程: 300米。
林枫缓缓睁开眼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车窗外依旧是茫茫雪原,但他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
他的大脑,此刻就是一座移动的兵工厂!
有了“腾龙”平台,龙国军队将彻底告别“万国牌”的窘境。
全军使用统一的弹药,统一的武器平台,后勤压力将呈几何级数下降!
士兵们将拥有一款性能全面超越当时世界上任何一款主流步枪的利器!
他甚至能想象到,在山地里,我军战士们人手一把“腾龙”,进可精准点杀,退可火力压制,冲锋时能泼洒弹雨,攻坚时能发射榴弹。那将是何等景象!
“小林,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赵振华的声音将林枫从沉思中拉了回来。他看着林枫有些苍白的脸,关心道:
“是不是晕车了?还是太激动了?马上就要到国境线了!”
林枫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没事,振华哥。我只是在想,我们回去之后,能做的事情,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还要重要。”
他的目光扫过车厢里一张张兴奋而年轻的脸庞,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些人,是龙国未来的栋梁。
而他,将为这些栋梁,锻造出最锋利的宝剑,铸造出最坚固的甲胄!
火车的汽笛声再次拉响,这一次,声音变得格外高亢、嘹亮。
“同志们!看!快看窗外!”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所有人都涌向了车窗。
只见远方的地平线上,一座极具龙国风格的雄伟国门,巍然屹立在冰雪之中。
国门之上,一面鲜艳的国旗,正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那红色,是如此的鲜明,如此的炽热,仿佛要将这西伯利亚的万年冰雪都彻底融化!
“到家了!我们到家了!”
车厢里,欢呼声、哭泣声、歌唱声,响成一片。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宣泄着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
火车缓缓减速,最终在一阵轻微的震动中,稳稳地停靠在了满洲里的站台上。
站台上,人头攒动,红旗招展,欢迎归国学子的横幅格外醒目。
穿着崭新军装的解放军战士,正列队肃立。
车门打开,温暖的阳光和熟悉的乡音一同涌了进来。
林枫跟随着人流,走下火车。
当他的双脚,踏踏实实地踩在祖国土地上的那一刻,一股暖流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这不是松软的雪地,不是冰冷的石板,而是祖国坚实的土地。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熟悉的、混杂着煤烟与泥土的凛冽气息,这在过去是贫穷与落后的象征,但此刻闻在鼻中,却比莫城最昂贵的香水还要沁人心脾。
站台上,红旗如林,人声鼎沸。
“欢迎海外学子归来,投身祖国建设!”
巨大的红色横幅,在寒风中被吹得笔直,每一个字都像是一团燃烧的火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