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3章

你们将来再把棒子交给下一代人。”丁老教授又说:“这就是我们这些老师教育学生的意义。”

“我觉得早晚有一天,我们华国四万万同胞,人人都能吃的起饱饭,不需要啃树皮,吃观音土!”丁老教授眼中眼里都是期望和泪水。

“好!”很多学生都站起来,鼓起了掌。

看到学生们的反应,丁老教授露出欣慰的目光。

能考上农学院的人,都是国家目前最顶尖的人才。

随后,丁老教授开始讲课,教学生们如何育种,还有如何辨认变异种株。

一堂课听下来,张福贵觉得自己脑子痒痒的,要长脑子了。

突然,脑海里突然多了一段内容,而且识海里还有一段字幕。

【宿主正在聆听稻作之父丁颖教授的课程,获得人民的馈赠,满级悟性】

接着,张福贵就感觉自己对选培变异株的理解特别的通透。

目前华国水稻产量不高,但是株高,而且北方是以小麦为主,而南方以水稻为主,但是南方有季节性的台风,台风一来,水稻就会大量减产。

南方的水稻光高度就有一米五,高株易伏。

除此之外,北方风大,也容易让水稻减产。

现在国家目前的准备在黑省的北大荒建一个大粮食仓。

农科院还有农学院这边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研究出高产量,不易伏的水稻。

张福贵能想到的是龙稻201。

这想法一出,张福贵能感觉到空间里的实验室有了一株龙稻201的变异株。

上辈子,他最敬佩的就是袁老和钱老他们,这辈子有机会成为这样的人,张福贵觉得自然是好的。

如果张福贵真培养出了能突破两百公斤的品种水稻,那国家肯定会给自己先进生产者的称呼,还用专属的试验田,出行也不麻烦,国家会给你配专车接送你。

还会解决很多人吃饭的问题,也不会有人在这场灾荒里饿死了。

“当当当!”

下课的铃声响起,在下课前丁老教授也交给了他们任务,那就是在秋收的时候去田间走走,通过表象筛选找到自然变异株培育。

教室里听完这个任务有些人愁苦,又有人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的人其中有张福贵,迫不及的想回老家了。

张福贵在这个世界可不是孤儿,有父母和爷爷奶奶。

自己老爹在轧钢厂上班,是后勤处发放劳保用品的,虽然是个闲职,但是能养的起一家人。

除了父母以外,还有一个妹妹,张兰兰,就比张福贵小两岁。

因为张福贵的娘吴桂云在生张兰兰的时候伤了身子,就没有过孩子了。

张福贵抱着书本走出教室,就有一只手搭上了肩膀,耳边还响起了爽朗地男声:“兄弟,你打算去哪片乡下找变异株?带上我?”

听声音不用回头也知道,这人是自己的好兄弟陈建华,两人是高中同学,一起考上的大学。

和张福贵普通工人家庭不同的是,陈建华是红三代,他爷爷和父亲还有兄长都是军人。

就算陈建华不努力,在农学院混个毕业证,回家也有家里人给他安排个官当的。

“当然是回老家。”张福贵说。

自己爷爷奶奶还有叔叔都是正儿八经的农民。

“怎么着,你也打算跟我回老家?”

“嗯,我跟我爸提一下,让他的勤务兵开车带我们去。”

陈建华说。

“行。”

说话间,他们已经到了学校门口。

张福贵听他这么说,自然是答应的,老家在昌平秦家村,离南锣鼓巷几十里地呢,有小汽车坐当然不愿意坐客车。

“那行,咱们明天见,早上我到你们院门口接你。”

陈建华听他这么说,就拍了拍他的肩膀,去拿了自己的自行车骑着走了。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