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古言脑洞小说——《道门嫡女,她靠相术杀疯了》!本书以元清夷谢宸安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姚九”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至第 134章 玄十五,279642字,千万不要错过!
道门嫡女,她靠相术杀疯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大周257年,末帝周建岳荒淫残暴,残害忠良,掏空国库建造豪华宫殿。
天灾人祸,百姓易子而食,民变四起。
陕西秦氏家主秦嗣业目睹饿殍遍野,愤然折断手中锄柄,高举义旗:“头颅可斩,膝不可屈!”
此举天下震动,江南士族、河东大族纷纷来投,共奉秦氏为主。
秦氏行军势如破竹,直捣未都洛阳,终在血海中推翻大周暴政。
大秦元年,开国皇帝秦嗣业定都长安,年号建元,昭告天下。
自此开启新朝纪元。
建元帝大肆分封功臣:姬国公王隅安居首,镇国公程敢、辅国公张路、安国公王祺、靖国公谢沛依次受封,皆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
新朝新政,权势之争开启。
从朝堂庙宇到世家后院。
首推姬国公府。
一颗嫉恨的种子播下,掀起了一场权势风暴。
………………………………
北斗司命断生死,太素悬枢判阴阳!
虚空中,七枚青铜五铢钱排列如斗,若隐若现。
青铜五铢钱上暗红如血,在夜空中连成一幅七星纹图。
月色透过碧素纱窗,稀碎的月光洒落在窗下书案。
案上摆放着铜镜,半开的藤萝缠枝脂粉匣旁一卷摊开的医书。
“唔~”
元清夷挣扎着从梦中惊醒,贪狼星哀嚎声似有余音,在耳边回荡。
只是鼻息间的青木香,令她转瞬清醒。
她抬眸看向四周,入眼是素白的麻布帷幔。
隔窗,天际隐隐泛白。
“咚——”
山顶传来一声钟鸣,钟声厚重,接着,第二声、第三声……接连响起,不急不缓,却声声入魂。
元清夷愣了几秒,随即释然,神色虽还有些恍神,可紧绷的肩膀塌了半寸。
“又是梦!”
她做了一个漫长的梦,梦境光怪陆离。
这场梦境,她连贯着做了十年。
第一次做梦时,她不到六岁,此后每隔半月,就会入梦。
犹如预知一般,梦中发生的事,在现实中都曾发生。
可刚才的梦境与往日不相同。
女人眼中的癫狂和恨意犹如实质。
她犹如过客一般经历的十年,有痛苦也有收获。
梦中修行的道术,反馈到现实,深厚到令她怅然。
她目光冷清,定定的看向屋顶。
按照梦境发生轨迹,明日道观就会有元氏仆人前来,接她回洛阳。
“女郎,您总算醒了。”
床榻旁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屋内烛光亮起,紧接着麻布帷幔被打开。
染竹清秀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她手持着铜烛台躬身上前。
烛光下,她家女郎斜靠在床头,肤色白皙如雪,脸色虽还有些苍白,不过精神尚好。
她舒了口气,放下手中烛台,双手合掌,口中喃喃着:“老君保佑!
女郎昨日莫名昏厥,夜里开始发热,反复几个时辰,下半夜终于退了烧。
“女郎,您现在身体可好些。”
说话间她抬手想扶着元清夷躺下。
“不用,我靠一会儿就好。”
元清夷摇头,抬眸冲着染竹浅笑。
“染竹,现在几时?”
说话间,她挣扎着想要起身。
“女郎,您别动,婢子扶您起身。”
染竹慌忙俯身扶她,抽出枕头放置她背后,又拿起床头的寝衣,轻轻搭上。
“外头刚过子时,女郎,您饿不饿?我在小厨房给您热了菜羹,现在给您盛来,可好?”
真人昨夜说过,如果女郎醒来,喂点菜羹,身体慢慢就会好转。
元清夷张嘴刚想说不饿,腹中却传来饥饿感,抬手放在小腹。
“嗯,我饿了。”
“好嘞!女郎,您稍坐片刻,婢子去去就来。”
染竹清秀可爱的脸上满是欢喜,转身出了房门。
元清夷靠着床栏,半遮着眼眸,若有所思。
明日傍晚,前来接她的元氏仆妇,是她阿娘身边的贴身妈妈。
梦境中,也是从那日起,等待她的是一场接着一场的阴谋算计。
想到梦中遭算计毁了的容貌和名声,她抬手轻抚着脸颊,脑中闪过一道道对策。
…………………………
芜山山脚下,李嬷嬷撩着车帘看向堵在前路的马车。
这一路走走停停,已经比预期晚了三日。
时隔十五年,她早已忘了曾经的山路。
继续下去,如果误了娘子的事,回去后她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见婢子迟迟不回,她面露不耐,扬声喊道。
“赖大,二春,问清楚了吗?前面到底怎么走?”
上次上山远没有今天这般艰难,难道是她记错了路?
十五年过去,李嬷嬷毕竟年过半百,早没有曾经的体力和精力。
不过一刻钟,只觉得浑身燥热,拿起团扇用力扇着,面上尽是不耐之色。
听到嬷嬷的声音,二春回头看了眼,匆匆叮嘱着赖大,转身小跑回来。
她手扶着车厢边框借力爬上车,半蹲着跪在李嬷嬷面前。
“嬷嬷,赖大打听过了,前面拐弯上山,继续行两里就能到道观。”
她面皮晒得微微发红,甩着手里的绢帕。
“那还耽误什么?让赖大赶紧启程,天黑之前不到,等回去,我扒了他们的皮。”
李嬷嬷说的咬牙切齿。
“是~”
二春瑟缩着脑袋,转身探头喊话。
“赖大叔,嬷嬷让我们在天黑之前赶到道观。”
“好嘞!”
赖大扬起马鞭。
“驾~”
马声嘶鸣,马蹄声响,三辆马车缓缓前行。
果然,拐弯过后,没走多远,就见远处苍翠的树影里,影影绰绰露出半旧的道观。
越往前,朱红墙漆上的斑驳越是清晰。
见是熟悉的环境,李嬷嬷松了口气,总算是到了。
上一次来芜山,还是十五年前。
她奉郎君之命送三娘子上山。
那时的三娘子才一岁,长得粉妆玉琢,逢人就笑。
不知现在如何,李嬷嬷眯着眼回忆从前,脑海中闪过一个个木讷的身影。
她掀唇讥笑。
不过乡野道观长大,肯定不如家里的二娘子聪慧明媚。
最好是个听话懂事的,省得乱了她家娘子的谋算。
正胡思乱想之际,马车缓缓停下,她扶着二春的手,从车上下来。
她看向牵着马候在一旁的赖大。
“赖大,找个地方把马车存放好,记得,把马给我伺候好了。”
说话间,她抬脚走进道观,递上拜帖,随人候在云房外,等候玄微召见。
院落郁郁葱葱,遮蔽了落日余热,她燥热的心静了几分,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天际,暗忖今日是走不成了。
不等她多想,没一会儿,一个圆脸道姑走出来:“这位嬷嬷,真人有请!”
李嬷嬷笑着拱手:“多谢小道长!”
话毕,抬腿跟在圆脸道姑身后步入云房。
元清夷站在师傅身后,冷眼看着被师姐领进来的老嬷嬷。
老嬷嬷低垂着头,看似一脸的老实谦卑。
不过此时元清夷眼中,对方脸上青黑二炁纠缠,且凝滞不化,观气色晦暗,眼藏奸滑。
真真是一副善于伪装,又工于心计的嘴脸。
梦境中,不知为何,自己却看不出她们分毫,尝尽半生苦楚。
圆脸道姑躬身:“师尊!人已带到。”
“嗯!”
玄微撩起眼皮,神色淡然。
李嬷嬷连忙上前,躬身施礼:“老奴奉家中主母之命,前来拜见真人!”
她头微低,只觉上方有视线如芒,刺得她头皮直跳。
她虽是娘子跟前红人,也不敢自持身份乱看。
就怕坏了礼数,惹得玄微真人厌烦,一封书信到族里,一家子都会受她连累。
芜山虽不起眼,可玄微真人,却是连宫中贵人都要高看几分。
视线如芒,室内静默,她不安地挪了挪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