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完蛋!童年两个姐姐是病娇公主?》中的莫应弃洛永安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历史古代类型的小说被幻想中的魔法图书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完蛋!童年两个姐姐是病娇公主?》小说以167533字,最新章节第70章 沈国公:你母亲自有她的道理的连载中状态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喜欢看这本小说。
完蛋!童年两个姐姐是病娇公主?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双女主,病娇,宠夫向,he)
(朝代架空,但部分官职,称谓源于宋明两朝,比如镇抚司之类的,所谓的飞鱼卫原型也就是锦衣卫等等……)
(部分设定有些离谱,但不修仙,无系统无异能无穿越,额……我是病娇文作者,所以病娇才是重点)
(不算爽文,而且作者权谋写的不咋地,不用在意较真)
(脑子就请留下吧,不然就被僵尸带走了……)
大兴王朝,新皇登基一年。经历了七子夺嫡之惨烈,最终先皇第五子奉诏登基,平定叛乱。
这一年,整个京城并未沉浸在新帝登基的喜悦中,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不人人自危……
“呸,这鬼日子,如今皇帝登基肃清逆党,这街上莫说是贼人,连个狗都不敢出来!”
“你莫要大声嚷嚷,也不怕出事!”
两名巡城兵提着灯笼,嘴里抱怨着,却仍旧在街上巡视。年长的那位又啐了一口,嘴里仍旧骂骂咧咧:“狗日的,这如今谁不知道,那镇抚司的飞鱼卫不定何时窜出来,新官上任还他妈三把火,这更何况新皇登基?”
“你既知道,就少说几句吧!”年轻一些的提着灯笼四下张望。“你也知晓,这帮祖宗,先斩后奏,皇权特许,就是一个小旗官只怕在京城都无人敢得罪!”
“得了吧,你真以为这镇抚司的日子是人过得?”年老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屑。“太祖皇帝统一天下,设立这镇抚司开始,这帮人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说好听点是官家的耳目,说难听点……就是个夜壶。”
“脏的臭的得他们去干,看着一个个穿着飞鱼服,拿着绣春刀威风凛凛,这文武百官哪个没个什么亲眷至交在朝为官?不说别的,就清流那些个文人,三天两头就给官家上本。”
“今儿个哪遭灾了,是官家不够勤勉,明儿个哪发水了,是官家太过疏于政务。哈,这帮子飞鱼卫,打从太祖成立镇抚司那天起,言官御史三天两头就参他们一本。”
“谁他妈也不愿意被卡着脖子过日子,这些人搞暗杀,抄家,明里暗里得罪了多少人?你见过几个飞鱼卫最后能得善终,几个飞鱼卫子孙满堂了?”
“不说别的,就说那「笑面夜叉」,啧啧啧……都说什么兰陵王在世也不过如此,大男人肤如凝脂,比个女人都美都俊,有什么用?这一年下来,他手底下过了多少案子?不说远的,就说……”
原本带着轻蔑的声音,突然戛然而止。年老的巡城兵突然转头看向了身后,瞳孔瞬间放大,随后剧烈地颤抖着。
“怎么不说了,军爷?”
阴影之中,一个男人慢慢走了出来,黑色的飞鱼服,左手,提着一把统一制式的绣春刀。
“巧了,二位刚刚议论的「笑面夜叉」,也就是我们的总旗大人,今儿个刚好捉拿逆王余孽,正在那边的摊子上吃夜宵。”那名飞鱼卫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二位军爷,劳烦您二位辛苦辛苦,和我们走一趟?”
不远处,一家夜市摊上,莫应弃抱着一碗馄饨,吃的有滋有味。若非身上黑色的飞鱼服,你甚至会错以为这是哪家侯府的公子。
乌黑浓密的头发挽成了发髻,额头束黑色发带,一身干净利落的飞鱼服,和其他飞鱼卫不同,未戴官帽,放在桌上的佩刀也非统一配置的绣春刀,漆黑的刀鞘刀柄,更像一把倭刀。
肤若凝脂,唇红齿白,很难想象一男子竟让人要以美去形容他。只是虽如此容貌,可莫应弃却无一丝阴柔之气,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让人看不透他到底在思索什么。
“店家,多少钱?”
将手中的空碗放在桌上,莫应弃一边擦了擦嘴,一边抬头看向战战兢兢的店家。听到他这么说,那店家连忙摆手,声音发抖:“总,总旗大人,这,这顿是小店孝敬您的……”
“哎,不要这么说,飞鱼卫吃的是皇粮,更不该盘剥百姓。”莫应弃微微一笑,随手将一块散碎银子放在了碗边。“不用找了,只是请店家暂且回避,可好?”
那店家颤颤巍巍地拿过了银子,道了声谢连忙跑到一边躲了起来。莫应弃这才转头看向了那二人,随后左手撑着脸,一副看戏般的模样:“二位军爷,巡城就好好巡城,若真有本事,也不会干这巡城兵的活儿,直接考个功名上书内阁,对吧?”
“大,大,大,大人……”
“妄议朝政,送他们回军营,每人四十军棍。”莫应弃转头看了看自己身边,一身黑衣,酷似文书打扮的高瘦男人。“京中,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暂时没有了。”高瘦男人摇了摇头,可随后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依大兴律法,巡城兵马司有治下不严之罪,可问责。”
“那就问责吧。”莫应弃伸了伸懒腰,随手拿起了桌上的佩刀。“去两个人,送他们回本部辖官处,看着他们受刑,明日京中拟一份折子递交上去,参奏巡城兵马司。”
那二位巡城兵是怎么也想不到,一时嘴快,不仅自己白白挨了打,如今更是连累上官!可他们也无可奈何,镇抚司就是干这个的。
“军爷,请吧?”一名飞鱼卫语气恭敬,可眼中充满了不屑。“刚刚军爷说,我们是夜壶,您还真说对了,没我们,谁来处理你们这些……屎尿,是吧?”
不理会被推搡着离开的二人,莫应弃的目光一直停留在不远处,一处院落的门户上。大门紧闭,甚至门前竟连灯笼都没有点上。
“确定他们没出来?”莫应弃微微侧头看向身后的文书。“那男孩也在吗?”
“八九不离十,如今六位逆王及其党羽大多已尽数伏法,只是仍有些旧臣尽力想保全逆王血脉。”名为京中的文书点了点头。“大爷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只等总旗下令。”
“那就直接抓吧,上面的意思是,只抓逆王血脉和其侍从就好。”莫应弃揉了揉眼睛。“也该赶紧回去了,有些困乏了……”
“所以总旗大人何时相亲?”京中没头没脑地来了一句。“我家娘子……”
“不是,你能别和老父亲一样吗?”莫应弃有些哭笑不得。“我才二十,相的什么亲啊?”
“及冠了,总旗。”京中一边说,一边还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小册子。“我娘子特意选了几家姑娘,您看看要不?”
“公务在身,唐文书。”莫应弃也是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再说了,你真以为这天下都和你一般命好,能娶到嫂子那个活菩萨啊?”
“你这话说的,我和娘子自幼相识,青梅竹马……”
“行了,赶紧干活儿吧!”莫应弃是真的懒得听他再一次看上去絮叨,实际上炫耀的行为了。“你说你当年科考,也是头榜第五名,非要进镇抚司就算了,怎么还热衷这保媒拉纤的事儿呢?”
“那不是看你单着,是吧……”唐京中的脸上闪过了一丝冷冽,却仍旧把话题转移了回去。“和你一样,咱们不都有必须要依赖镇抚司的身份,才能做到的事吗?”
“是啊……”
莫应弃点了点头,视线不由得飘向了远方,只是没想到身边这老小子竟然还没打算结束相亲的话题:“你抓点紧吧,如今这年头好女孩不好找,你这好歹吃着皇粮,升百户也不过时间问题。再说,你还当真以为这保媒拉纤容易呢?如今啊,这嫡公主都要两女嫁一夫了……”
“不是,这都挨得上挨不上啊?”莫应弃笑着捶了他一下。“莫要胡说,议论后宫之事,传出去你我吃罪不起。”
“也就你还不知道,如今这京城上下,这事儿都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了。”唐京中翻了个白眼。“新帝最宠爱皇后娘娘所出的两个女儿,从前在潜邸之时,这两位公主就金尊玉贵,陛下娘娘对她们向来是无有不依的。”
“那也不至于吧?”莫应弃只觉得好笑。“从古至今,就没听过公主二女嫁一夫,只怕言官御史那边又有得闹了。”
“哎,你说,会不会是你这貌比潘安的事儿被传出去了,两个公主要嫁给你?”
“你放屁去吧,莫说这事儿我做梦都不敢这么做,这要是真的,我就把我这把家传的佩刀吃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