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余晖彻底沉入地平线,最后一抹血色褪去,废墟被深沉的暮蓝笼罩。希望角前,战斗的喧嚣已然平息,只留下弥漫的硝烟味、淡淡的血腥气,以及一种极度紧张后虚脱般的寂静。
幸存者们相互搀扶着,看着狼藉的战场和溃逃敌人的背影,仍有些不敢相信。他们赢了?他们这群老弱妇孺,竟然打退了凶名在外的豺狼团伙?
短暂的死寂后,是压抑着声音的、带着哭腔的欢呼。女人们紧紧抱住自己的孩子,男人们则瘫坐在地,看着自己颤抖的、沾满污血和泥土的双手,既有后怕,也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在滋生。
老陈拄着钢筋,喘着粗气,走到瘫坐在矮墙后的阿石面前。他没有说话,只是用最庄重、最古老的礼节,右手握拳,重重捶击在自己的左胸心脏位置,然后朝着阿石,也朝着废墟深处,深深地、几乎将身体折成九十度地,鞠了一躬。
他身后的所有幸存者,无论受伤与否,都挣扎着站起,效仿老陈的动作。无声的感激与敬畏,在暮色中弥漫,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阿石勉强想站起来,却因为精疲力竭而踉跄了一下,老陈赶紧上前扶住他。
“使者大人,您没事吧?”老陈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恭敬和关切。
“我……我没事,只是有点累。”阿石的声音虚弱,但眼睛很亮,“大家……大家怎么样?”
“托您的福,只有几个轻伤,没人死!”老陈激动地说,这简直是奇迹,“要不是您……要不是遗落之城的庇护,我们早就……”
阿石摇了摇头,看向那片沉默的废墟,轻声道:“是禁区之主在守护我们。”
他的话,更坐实了幸存者们心中的猜想——阿石是使者,而废墟深处的那位,才是真正的庇护之主。
“清理战场,救治伤员,加强警戒。”阿石按照脑海中禁区之主的指示,下达了命令。他的语气依旧带着少年的青涩,却多了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老陈立刻应声,转身熟练地指挥起来。人们开始行动,掩埋掠夺者的尸体,收集散落的武器(虽然简陋,但也是物资),照顾伤者。整个希望角虽然经历战火,却透出一种劫后余生的、更加凝聚的活力。
林启的感知笼罩着这一切。系统界面上,数据在悄然变化。阿石的【同步率】稳定在28%,【生命状态】变为【虚弱(精力透支)】。而代表“希望角”的数据模块下,【居民认同度】从之前的“较高”跃升到了“虔诚”,【秩序稳定性】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从这片区域吸收到的能量,变得更加精纯、稳定,甚至还带着一丝微弱的、正向的情绪波动,如同信仰之力。
这种能量,远比从杀戮和毁灭中汲取的能量更让林启感到……舒适。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这片“遗落之城”的废墟之躯,在那股蕴含着“希望”与“秩序”的能量滋养下,某些最细微的损伤,似乎有了一丝极其缓慢的弥合迹象。
“引导他们,建立规则。”林启的声音在阿石脑中响起,“无规矩,不方圆。庇护,并非无偿。”
第二天,朝阳升起,驱散了夜的寒意。
希望角的居民们早早醒来,每个人的脸上虽然还带着疲惫,眼神却不再麻木,而是充满了对崭新一天的期盼。他们自发地开始修复昨晚被破坏的矮墙,清理战斗痕迹,并在阿石划出的苗圃旁,开辟新的土地。
早饭后,在老陈的召集下,所有能行动的居民都聚集在矮墙前的空地上。阿石站在矮墙入口处,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身姿挺拔。经过一夜休息和禁区之主暗中引导的能量滋养,他的精力恢复了大半。
“禁区之主有新的指示。”阿石开口,声音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众人立刻屏息凝神,态度恭谨。
“第一,希望角内,禁止私斗。有任何争执,由老陈先行调解,若无法解决,再上报于我。”阿石说出了第一条规则。这是秩序的基石。
老陈立刻躬身:“谨遵谕令!老陈必定公正处事!”
众人纷纷点头,经历过混乱的废土,他们对秩序有着最原始的渴望。
“第二,以劳换食。每个人,根据能力,需参与劳作——建设、警戒、探索、清洁。劳动换取相应的食物、水和庇护。”阿石继续说道。这是公平的原则,也能避免滋生懒惰和依赖。
这一点同样得到拥护。用自己的双手换取生存,天经地义。
“第三,探索与奉献。外出探索小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需留意收集几种物品:特殊的金属、完整的书籍、任何带有旧世界印记的、看似不寻常的东西。这些物品,需上缴,将由禁区之主判定价值,并给予额外奖励。”阿石说出了林启最看重的一条。这是他获取能量、了解这个世界,乃至寻找系统所需“特定物品”的重要途径。
居民们虽然对“不寻常的东西”概念模糊,但“额外奖励”让他们心动不已。
“第四,传播庇护之名。若遇到走投无路的、守规矩的流浪者,可以告知他们遗落之城的存在。但引入新人,需经过严格审查,并由我最终决定是否接纳。”这是扩张影响力的长远之策。
四条规则,简洁明了,却涵盖了内部管理、分配原则、发展方向和外部策略。这些都是林启结合现代管理知识和废土实际情况,为这个新生聚落量身定制的“基本法”。
宣布完毕,阿石看向众人:“可有异议?”
“没有异议!”老陈率先表态,“使者大人……不,城主大人立下的规矩,都是为了大家好!我们一定遵守!”他已经自动将“禁区之主”尊称为“城主”了。
“遵守规矩!守护希望角!”其他居民也纷纷喊道,声音虽然参差不齐,却充满决心。
简单的仪式,却标志着希望角从一个临时的避难所,开始向一个有初步规则的微型社会演变。
规则确立后,希望角的运转变得更加高效和有目的性。
在老陈的安排下,人们各司其职。身体强壮的负责加固防御工事,开辟更多的安全区域;心细的妇女负责照料苗圃、处理食材和照顾伤员;几个相对机灵勇敢的年轻人,则组成了两支小队,一支在周边近距离警戒,另一支则开始尝试向废墟更外围进行有限度的探索,并留意收集“不寻常的物品”。
阿石的压力小了很多,可以更专注于能力的提升和作物的催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他对“大地共鸣”的领悟逐渐加深。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让植物生长,开始尝试感知不同作物的特性,引导它们朝着更耐旱、产量更高的方向缓慢变异。他甚至尝试着,将那股温暖的能量注入到新开凿的一口浅井的井壁,希望改善水质。
林启则像一位隐于幕后的导师,除了关键时刻的提醒,更多是让阿石自己去尝试和体会。他只会在系统监测到阿石能量运行出现严重偏差时,才会出言纠正。这种放手式的引导,反而让阿石的成长更为扎实。
几天后,外出探索的小队带回了第一批“收获”。主要是些锈蚀的金属零件,几本破损严重、字迹模糊的旧书,还有一个密封性意外完好的金属盒子,里面装着一些从未见过的、已经凝固的化学试剂。
当老陈恭敬地将这些物品放在矮墙外指定的“献祭区”时,林启的感知立刻锁定了那个金属盒子。
【检测到含有惰性能源的旧世界化学制品。可吸收能量:15单位。】
【检测到承载微量信息载体的纸质物品(书籍)。解析中……信息残损度过高,获取有效信息:0.1%。】
蚊子腿也是肉。15单位能量和那微不足道的信息,被林启吸收。他注意到,当能量被吸收后,那金属盒子和书籍似乎变得更加“普通”了。
“探索小队,每人额外分配三日份的清水。”林启通过阿石之口,给予了奖励。他需要激励这种行为。
消息传开,希望角的居民们探索和收集的热情更加高涨。他们开始用新的眼光打量这片废墟,不再仅仅视其为避难所,更是一个充满未知和可能的“宝库”。
希望角,这片废墟边缘的微小绿洲,正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扎下根基,焕发生机。秩序的建立,规则的运行,如同细小的溪流,开始滋润这片干涸的土地。
然而,林启的感知始终没有放松对远方的监控。豺狼的溃败绝不会是终点,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希望角的基石已初步奠定,但能否经受住未来的狂风暴雨,仍是未知之数。
暮色再次降临,希望角的窝棚里亮起了微弱的火光,炊烟袅袅,夹杂着劳作者疲惫而满足的交谈声。
阿石坐在矮墙内,感受着这片土地上传来的、前所未有的“生机”,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微笑。他抬起头,望向废墟深处那片永恒的黑暗。
那里,仿佛也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这簇越来越旺的……文明之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