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轨道铺设,脉络贯通
随着曙光基地的开发工作逐渐步入正轨,资源开采量和物资运输量不断增加,原有的公路运输体系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公路运输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和危险生物的影响,运输成本较高。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运输安全,开拓指挥部决定在异世界铺设一条连接穿越门和各个矿区、加工厂的铁路。
铁路建设计划一经提出,便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地形复杂的问题,异世界的地形多样,有沼泽、山地、森林等,铁路线路需要穿越这些复杂地形,施工难度极大。其次是材料供应的问题,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轨、枕木、桥梁等材料,虽然部分材料可以在地球预制后通过穿越门运输到异世界,但运输量巨大,对穿越门的运输能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此外,铁路建设还需要考虑到危险生物的威胁,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拓指挥部组织了一支由工程技术人员、地质专家、军人组成的铁路建设专项小组,负责铁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专项小组首先对铁路线路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规划,根据地形地貌和资源分布情况,制定了最优的铁路线路方案。铁路线路全长五十公里,从穿越门所在的曙光基地出发,途经平原、山地、森林等区域,最终连接到东部的界能石矿区和南部的稀土矿区。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对于平原区域,采用了大型推土机、压路机等设备进行场地平整和路基铺设;对于山地区域,采用了隧道掘进机挖掘隧道,避免了大规模的山体开挖,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对于森林区域,采用了架空铁路的方式,将铁路架设在支架上,既保护了森林资源,又避免了受到地面危险生物的攻击。
钢轨、枕木等主要材料均在地球预制完成,通过穿越门运输到异世界。林砚根据铁路建设的进度和材料需求,灵活调节穿越门的大小和开启时间,确保材料能够及时供应。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专项小组在穿越门附近建设了临时的材料堆放场和加工场,将运输过来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加工后,再运送到各个施工路段。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军事警戒部队全程提供安全保障。他们在施工区域周边部署了大量的监控设备和警戒人员,实时监测危险生物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危险,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同时,在铁路沿线建设了多个哨所和防御工事,配备了先进的武器装备,确保铁路线路的安全。
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异世界的第一条铁路终于建成通车。这条铁路采用了标准轨距,能够满足大型货运列车的行驶需求。列车采用了界能石作为动力源,续航能力强,运输效率高,一列货运列车的运输量相当于二十辆电动运输车的运输量。铁路的建成,彻底改变了异世界的运输格局,资源从矿区到基地的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运输成本显著降低,运输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开拓指挥部还在铁路沿线建设了多个货运站和编组站,实现了货物的快速装卸和转运。同时,研发了智能调度系统,对列车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确保铁路运输的高效、有序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