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18章

上一次如此,还是在鄱阳湖畔对阵陈友谅之时。

察觉朱元璋的威压,郭嘉眼底掠过一丝深意。

他端起茶盏,如春风拂过般化解了这股气势,淡然道:“朱老不必紧张,今日只是闲聊。”

“哈哈,是,闲聊,纯属闲聊!”

朱元璋恍然回神,笑着掩饰过去。

随后,郭嘉似随意问道:“看来朱老在朝中颇有分量啊。

主公那等惊世之策,竟能直达天听,迅速推行天下。”

此话一出,朱元璋眼神微凝,见朱英似有疑惑,他立刻笑道:

“咱不过是在太子面前有点薄面罢了。

早年进学,与宋先生是同窗。

太子又师从宋先生,自然对咱客气些。”

见朱英神色缓和,朱元璋暗自松了口气,悄悄拭去额间细汗。

接着又补充道:“洪武一朝,太子的地位独一无二。

咱只需说动太子,其余自然水到渠成。”

见郭嘉面露了然,朱元璋终于放松了些。

比起朱英,这个与鬼才同名的谋士实在棘手。

此刻他甚至想尽快脱身,却又懊恼自己平日总留到深夜——如今天色尚早,贸然离去反而惹人生疑。

那郭姓的年轻人,仿佛浑身都长满了心眼子。

若被他察觉端倪,先前的筹谋只怕会付诸东流。

看他正要开口,朱元璋急忙打断:“郭先生对咱的建议有何看法?如今天下太平,学王莽、曹操的手段,比动刀兵更稳妥些。”

“眼下朝堂上日月同辉,太子手中权柄不输皇上。

若能投效东宫,来日便是开国元勋。

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郭嘉闻言挑眉轻笑,竟与朱元璋热络地论起谋略之道。

二人谈得兴起,坐在一旁的朱英只管低头饮茶,默不作声。

日影西斜,明月高悬。

朱元璋起身告辞时,竟有些恋恋不舍。

待那黑漆大门在身后合拢,他暗自长舒一口气——这郭嘉当真难缠,那双桃花眼似能洞穿人心,好几次都险些看破他的伪装。

马车碾过青石板,朱元璋指尖轻叩案几,眸中寒光乍现。

绝不能让这个来历不明的谋士毁了大计,即便是孙儿倚重的臂膀也该除掉。

他想起当年杀李善长时又何曾手软?相权在握的开国功臣,说斩便斩了。

“蒋瓛!”

“臣在。”

“去查清今日宅中那个郭嘉的底细,等他落单时——”

话音戛然而止。

朱元璋皱眉掀开车帘,发现侍卫竟未应声。

蒋瓛手握长刀,肃然立于车厢前。

不远处官道旁静静停着一辆独特的四轮马车,似已等候多时。

“来者何人?”

蒋瓛厉声喝道。

车帘轻启,只见一位身着白色狐裘的病弱青年缓步下车,拦在朱元璋面前。

苍白面容在月光下更显清癯。

“郭先生深夜在此等候,所为何事?”

朱元璋冷声问道。

郭嘉掩唇轻咳数声,笑意从容:“咳咳——若今夜不来,只怕明日草民就要去锦衣卫诏狱做客了。”

听闻此言,朱元璋神色骤变。

未及开口,却见郭嘉突然正衣冠,行大礼:“草民郭嘉,叩见洪武陛下!”

“大胆!”

朱元璋眼中杀机迸现,“既知朕的身份,还敢前来送死?”

郭嘉不疾不徐道:“临行前告知主公,此行是为与陛下商议篡位之事。

若两时辰内未归……不知明日陛下还能见到主公否?”

“狂妄!”

蒋瓛怒喝一声,绣春刀寒光乍现,刀锋在郭嘉颈前半寸戛然而止,削落几缕发丝。

面对森冷刀刃,郭嘉凝视朱元璋双目,嘴角勾起从容笑意:“看来在下猜得不错。

主公年方十八,身世成谜,又有’英’字玉牌随身……”

“莫非正是早逝的太子嫡长子——虞怀王朱雄英?”

郭嘉话音刚落,蒋瓛握刀的手猛地一颤。

锋刃顺势向前滑去,在郭嘉脖颈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郭嘉微微后仰避开刀刃,轻笑道:”这位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难怪黑冰台曾报,他们追踪陛下时屡遭锦衣卫阻拦。

“但素来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却处处留手,想必是阁下授意?”

他将刀刃轻轻推开,继续道:”不知名的指挥使大人,可否先收起这柄刀?”

“依在下之见,主公的身份正是经阁下之手查明的吧?”

蒋瓛闻言色变,踉跄后退:”你…你究竟是人是鬼?”

郭嘉莞尔:”不过颍川一介浪子罢了。

他转向朱元璋:”陛下不愿与在下详谈吗?此前布局多有疏漏,唯有在下能为陛下补全。

朱元璋沉吟良久,终于抬手示意。

郭嘉展颜而笑,攀着蒋瓛的肩膀费力登上马车。

车帘垂下,朱元璋直视郭嘉:”先生且说,咱有何疏漏?又为何替咱隐瞒?”

郭嘉四下摸索,未见酒壶,遗憾道:”先答第二问。

“蒙主公厚爱,在下所有皆拜其所赐。

“为主公理想竭尽所能,正是谋士本分。

“陛下可知,主公立志要做千古一帝。

“既有万全之策能成全主公,又无损其名节,在下何乐不为?”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你是愿助咱圆这场戏?”

郭嘉颔首:”正是。

但需知陛下全盘谋划,以及…如今几人知晓主公身份?”

朱元璋思索良久,终是对这位鬼神莫测的谋士放下了戒心。

仅仅相识一日,他便能洞悉自己的全部底细,连同朱英的背景也一并看穿。

在最紧要关头主动前来觐见,为自身谋得一条生路。

这般运筹帷幄的本事,朱元璋此生仅见过一人具备。

青田刘伯温。

当年正是采纳了刘伯温的计策,他才赢得鄱阳湖那场关键战役。

如今他决定再次信任爱孙麾下的这位谋士。

相信眼前与三国鬼才同名的郭先生,能助自己完成打造千古一帝的伟业。

待朱元璋详述完毕,郭嘉略作思索,从容进言:

“陛下此计有三处破绽。

“其一,纵使少主入主东宫,亦难保不与圣颜相见。

无论是陛下刻意支开少主,抑或偶然相遇,都会 ** 功败垂成。

“其二关乎太子殿下。

依陛下所言,少主容貌与先太子妃有八分相似。

东宫旧人多曾面见太子妃,一旦流言四起,以少主之缜密必深究到底,终究会露出破绽。

更何况东宫尚有侧妃与三位皇孙,他们见到少主时恐怕难掩异色。

朱元璋闻言心头一震。

原以为天衣无缝的谋划,竟有如此多疏漏。

确实,自己未能认出皇孙只因淡忘了儿媳相貌。

但东宫之中,岂会人人皆忘?

念及此,他不由冷汗涔涔,急切追问:

“第三处何在?”

“其三在于少主本身。

陛下算尽众人,却忽略了少主的感受。

即便诸事顺遂,当 ** 大白之时,以少主性情,将如何自处?”

朱元璋听完郭嘉剖析,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元璋素来专横独断,就连最疼爱的儿子朱标,也是在朱英的暗示下才察觉异常。

处理事务时,他完全没注意到朱英的态度变化。

经郭嘉点醒,他猛然惊觉,急忙问道:”依先生之见,朕该如何应对?”

连朱元璋自己都没发现,他对郭嘉的态度已从猜忌转为倚重,连称呼都不自觉地换成了”先生”。

郭嘉抚须轻笑:”陛下无需忧虑,此事宜缓不宜急。

只需在适当时机配合臣的安排即可。

“好!全听先生安排!”朱元璋爽快应承。

见皇帝答应得痛快,郭嘉终于露出笑意:”既如此,臣先行告退。

“说罢躬身一礼,转身离去。

朱元璋准备好的封官之言尚未出口,就见马车已辘辘驶向朱英府邸。

他望着远去的车影沉默不语。

“陛下?”蒋瓛轻声呼唤许久,才将出神的 ** 唤醒。

见主子回神,蒋瓛试探道:”关于彻查郭嘉的事……”

“不必了。

“朱元璋摆手示意启程。

蒋瓛不敢多言,翻身上马时暗自骇然。

那位郭先生竟能让人有种被彻底看透的寒意。

经历过洪武三大案的他本看不起文人,此刻才明白真正的谋士何等可怕——确有一言兴邦之能。

车轮碾过宫道时,郭嘉已踏着月光回到城郊小院。

“非要连夜商议吗?耽搁几日又何妨?”朱英迎上前埋怨,字字透着关切。

郭嘉掩唇轻咳,眼中含笑:”早些定下方略,才好为主公绸缪未来。

“眼下我已与朱老取得默契,主公可愿听我道来?”

“甚好,去书房细说。”

朱英的心思被轻松引向篡位之谋。

原先郭嘉外出的真实目的,就此隐没在茫茫夜色之中。

书房内,烛火轻响。

豆大的灯焰摇曳不定,映照着主臣二人的面容。

待郭嘉陈述完毕,朱英抚摸着光洁的下颌问道:

“依你之见,行篡位之事更为稳妥?”

“然时日渐迫,若入太子府谋划,明年太子便将晏驾。”

“一年光景恐难跻身高位,反要背负谋逆恶名。”

“此事看似有百弊而无一利?”

面对质疑,郭嘉从容笑道:

“主公无需多虑。

若决意行此权臣之道,我自有延寿之法。”

“成败全系于主公进展。

此计妙处,在为主公留足起兵 ** 的余地。”

“不过多添一道保障,于原定大计丝毫无损。”

这番话让朱英面露恍然:

“既如此,便依先生之计。”

“但入太子府亦需寻个良机。”

见主公决断,郭嘉倍感欣慰。

他捻须轻笑:

“主公毋须着急,静观其变为上。”

“我当与朱 ** 商,择最佳时机。”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