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容满意的点点头。
拿起笔在那张处方笺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诊室里落针可闻,只剩下刘大妈略带紧张的呼吸声。
许久,那张一向严肃刻板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
他没有说那些场面话,只是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方子,用几乎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嘟囔了一句。
“顾护脾胃……倒是得了许一针的真传,以后你的处方笺,我帮你签好字,你直接在上面开方就好了。”
老人转过身,拿起戥子。
那根细细的秤杆在他手中上下起落,再无半分考教,只剩下全然的专注与严谨,仿佛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
许阳知道,这一关,他过了。
他心里也悄悄松了口气,方才那番话,几乎将他目前所学的中医知识,榨了个干净。
刘大妈拿着三副由钱不容亲手称量、用料考究的药,千恩万谢地走了。
她听不懂两人刚才说了什么,但她看得懂钱不容最后抓药时那份专注的神情。
能让这么厉害的老药工都服气,阳阳医生的本事,小不了!
她心里对许阳的信任,彻底夯实了。
送走刘大-妈,诊所总算安静下来。
赵铁柱已经将一楼的地拖得能映出人影,桌椅也擦拭得一尘不染,整个空间都敞亮了许多。
他憨笑着站在门口,像一尊尽忠职守的门神。
钱不容则在药柜前,将下午新进的药材,分门别类地归入一个个药斗,嘴里还偶尔低声念叨几句,像是在跟多年不见的老伙计打招呼。
许阳坐在问诊桌后,看着这番景象,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这个破诊所,终于开始像个样子了。
接下来的几天,诊所的生意,以一种许阳未曾预料的速度,好了起来。
王大妈女儿一副药退烧,刘大妈多年失眠一朝得解。
这两件事,成了老街坊们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听说了没?老许家那个学西医的孙子,看中医的本事,比他爹当年还神!”
“可不是!我家那口子常年胃反酸,西药当饭吃都不管用,去他那开了两副药,现在打嗝都闻不到酸味儿了!”
“我孙子积食,吃饭跟上刑一样,让他给在背上捏了两下,回家就自己抱着碗喊饿!”
一传十,十传百。
口碑这个最古老也最有效的广告,开始在老街里发酵。
上门的病人,从最初的街坊邻居,慢慢扩展到了附近几条街的居民。
病症也五花八门,头疼脑热、咳嗽痰多、消化不良、月事不调……
大多是些常见病、慢性病。
这些病,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一上午,医生问诊三分钟,开一堆检查单,最后拿回一堆效果不确定的药片。
但在许阳这儿,他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望诊和问诊,为每个病人仔细辨证。
加上有钱不容这个“人形药材鉴定机”把关,药材品质有了保证,疗效自然水涨船高。
许阳的医德点,也在稳步增长。
【医德点:2230】
【医馆建设点:480】
看着这个数字,许阳心里开始盘算。
一千点,可以将【望诊】或【问诊】升到二级,也能解锁全新的【切诊】或【闻诊】。
是把长板变得更长,还是补齐短板?
许阳几乎没有犹豫。
中医讲究四诊合参,缺一不可。他现在诊断全靠看和问,如同瘸了一条腿的猎人,碰见狡猾的猎物,难免力不从心。
必须把诊断的工具箱配齐!
“系统,解锁【切诊】!”
【叮!是否消耗1000点医德点,将技能“切诊”提升至1级(初级)?】
“是!”
【医德点-1000,剩余1230。】
【技能“切诊”已提升至LV1(初级)!】
玄妙的信息流涌入脑海。
感觉集中在了他的指尖。
浮、沉、迟、数、滑、涩……二十八种基础脉象的形态、主病,以及无数种复杂的相兼脉,如同三维立体模型般在他的感知中构建、演练。
他的手指,仿佛拥有了独立的“触觉思维”。
这种感觉太奇妙了!
许阳毫不迟疑,继续投入。
“系统,解锁【闻诊】!”
【叮!是否消耗1000点医德点,将技能“闻诊”提升至1级(初级)?】
“是!”
【医德点-1000,剩余230。】
【技能“闻诊”已提升至LV1(初级)!】
这次,信息流冲击的是他的听觉与嗅觉。
咳嗽声的清浊、呼吸声的强弱、言语的迟速……这些声音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现象,而是饱含病理信息的密码。
还有病人身上散发的各种气味,酸、腐、腥、臊,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脏腑病变。
【叮!检测到宿主已集齐“望、闻、问、切”四项初级技能!】
【四诊合参系统已激活!四项技能联合诊断时,精准度提升10%!】
这才是真正的底牌!
许阳长舒了一口气,两千点医德换来一个完整的诊断体系,值!
他正沉浸在实力提升的喜悦中,门口的风铃“叮铃”一响,又有人进来了。
许阳抬头一看,却不像是寻常病人。
来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一身质料上乘的定制西装,手里拎着一个看不出牌子但皮质极佳的公文包。
他身上有股久居上位的审视感,锐利的眼神快速扫过诊所的环境,当目光落在斑驳的墙壁和老旧的药柜上时,眉心皱了皱。
男人身后,跟着一个穿着连衣裙的女人,戴着墨镜和口罩,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整个人透着生人勿近的距离感。
“请问,这里是许阳许医生坐诊?”男人开口,语气客气,但藏着些居高临下的审度。
“我就是。”许阳放下茶杯,站起身。
“我姓李,是这位女士的丈夫。”男人指了指身后的女人,“我太太身体有些不适,听朋友介绍,说您这里对一些疑难杂症颇有心得,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他嘴上说着“看看”,但那态度,像是来考察项目的。
许阳随即看向了那个女人身上。
虽然她遮得严实,但从裸露的脖颈和手腕皮肤上,许阳还是看到了大片触目惊心的红疹,有些地方因为抓挠,已经破皮渗液。
【望诊】开启。
皮肤红疹成片,色泽鲜红,边界不清,抓痕累累……风、湿、热三邪交织之象。
“请坐。”他指了指问诊桌前的椅子。
女人顺从地坐下,摘掉了墨镜和口罩。
许阳看清了她的脸。
那是一张原本应该很漂亮的脸。
现在,她的眼睑、脸颊、额头,都布满了骇人的红疹,因为瘙痒和灼热,整张脸都显得有些浮肿。
女人刚一坐定,许阳的【闻诊】便捕捉到了一丝异样。
在她身上那股昂贵的香水味之下,好像还有点腥湿气味。
是湿热内蕴的表现。
许阳内心腓腹,“难怪说看中医最好不要喷涂有味道的化妆品,真的会影响判断。”
“医生,您看看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女人一开口,声音就带上了哭腔,“快痒死我了!”
她丈夫李先生在一旁补充道:“我太太这个病,快半年了。起初就是身上几个小红疙瘩,没在意。后来发的越来越厉害,全身都是。”
“我们去了省里最好的皮肤病医院,也去过上海的大医院,找的都是专家。诊断是‘慢性荨麻疹’,各种过敏源都查不出原因。西药、进口药,吃了一大堆,针也打了,都是用药时好一点,药效一过,立刻就复发,甚至比以前更严重。现在,只能靠每天吃大剂量的抗组胺药和激素撑着,人都快被折磨疯了。”
李先生叹了口气:“前两天,我一个生意上的朋友,就是上次在您这儿看好失眠的刘大妈的儿子,他跟我提了一句,说您这儿有个年轻医生,医术很神。我们也是实在没法子了,才过来。”
慢性荨麻疹。
在西医里,确实是个极其棘手的病,病因复杂,难以根治。
“麻烦你把手放上来。”
许阳神色平静,将一个脉枕放到桌上。
女人伸出白皙的手腕。
许阳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上她的寸口。
指尖传来的触感,让他心头微微一沉。
滑而数!
脉来流利,如盘走珠,是一派湿热痰饮之象。
一息五至以上,是热邪内盛之象。
但在这滑数之间,又隐隐兼着弦紧之意,如按琴弦,这是风邪或肝郁的标志。
一道脉象,竟藏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病机信息!
许阳有了些判断,开始问诊。
“除了痒,还有灼热感吗?口干口苦?”
“有!又痒又烫,像有火在皮子底下烧!嘴里也又干又苦,天天都想喝冰水。”女人连忙答道。
“发作的时候,是吹了风就加重,还是天一潮就加重?”
“都有!吹不得风,也见不得湿。天气一热,或者心里一急,就更厉害了!”
“大便怎么样?小便呢?”
“大便干结,好几天一次。小便颜色很黄。”
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一幅清晰无比的病机图谱,在许阳脑中形成。
风湿热邪,郁于肌表,兼有血热内蕴。
这个病人的情况,比之前所有病人都要复杂。
风、湿、热三邪俱全,表里同病。
治疗起来,必须多管齐下。既要疏风、又要祛湿、还要清热、更要凉血。
用方必须极其精准,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力有不逮。
许阳的脑海里,飞速闪过《伤寒杂病论》残篇中的条文,但没有一个方子能完全对得上。
他目前掌握的方剂,还不足以应对如此复杂的病情。
怎么办?
他握着笔,悬在处方笺上,迟迟没有落下。
诊室里的空气,凝滞。
对面的李先生夫妇看着他,眼神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紧张和不安。
许阳的心,也跟着一点点沉了下去。
这是他获得系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棘手与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