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14章

李世民看着自己儿子那真诚的眼神,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恍惚。

难道是自己真的错怪他了?

他这些看似荒诞的行为背后,竟然藏着如此宏大的抱负?

“你说的都是真的?”

李世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千真万确!”

李承乾指天发誓,

“儿臣愿立军令状!若研发不出成果,儿臣自愿废黜太子之位。”

李世民的脸色立马变的有些铁青。

“你给朕滚!”

“儿臣告退。”

李承乾转身就跑了出去。

没想到自己老爹变聪明了,竟然没有忽悠成功。

而两仪殿内的李世民,站在窗边看着李承乾离开的背影,沉吟良久。

随后他对着阴影处说了一句话。

“去,送王御史一程。

朕的儿子不是谁招惹完都能全身而退的。”

……

与此同时,魏王府内。

“哐当!”

一声脆响,李泰最爱的那块羊脂白玉佩被狠狠摔在地上。

“废物!都是废物!”

李泰胸膛剧烈起伏,肥胖的脸庞因为愤怒而扭曲,

“姓王那个老匹夫,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还有李承乾。

他怎敢?他怎配?”

他回想起朝堂上李承乾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天灵盖。

那本来应该是他的荣耀。

那琉璃之利,本来应该充盈他的府库。

幕僚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劝道:

“王爷息怒,太子不过是侥幸得了些奇技淫巧,终究是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

陛下只是一时被其迷惑……”

“迷惑?”

李泰猛地转身,眼神阴鸷,

“父皇今日看他的眼神,分明是欣赏。

他如今又得了与民间交往的特权,谁知道他下一步还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不能再让他这么胡闹下去了。

他不是喜欢格物吗?不是自诩清高吗?本王就让他好好出出风头。”

他对幕僚低声吩咐道:

“去,以本王的名义,广发请柬,三日后,平康坊锦绣楼,举办才子宴,邀请长安城所有有名才子、名士大儒。

记住,给东宫也送一份去。”

幕僚眼睛一亮:

“王爷高明!

太子殿下于诗文一道……嘿嘿,届时在众目睽睽之下,定让他颜面扫地。”

李泰脸上露出一丝阴冷的笑容:

“本王倒要看看,他这个不学无术的太子,在真正的风雅面前,还如何嚣张。”

另一边,东宫内。

李承乾正拿着一根炭笔,在一张白纸上写写画画,规划着他的“大唐科学院”和“皇家商业情报网”的雏形。

“首先得找几个可靠的物理、化学……呃,不对,是格物和丹道人才。

数学人才也得有,记账算账离不开。

还得有个物流体系,信息传递要快。”

他正琢磨着,就听见外面传来程处默大呼小叫的声音。

“殿下!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程处默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跑得气喘吁吁,脸上还带着几分愤慨。

李承乾头也没抬,继续画着他的草图:

“你这是又怎么了?

是你爹又抽你了,还是你看上的小娘子跟人跑了?”

“不是!是魏王!”

程处默喘着粗气,拿起桌上的茶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魏王他在平康坊设了个什么才子宴,请了长安城好多有名的才子和大儒。

他还特意派人给您送了请柬。”

程处默将一份制作精美的请柬拍在桌子上,气呼呼的说道:

“殿下,这肯定是鸿门宴啊。

那帮子文人,一个个牙尖嘴利,肯定没安好心。

指不定准备了什么套等着您钻呢。

咱们可不能去。”

李承乾放下炭笔,拿起那张散发着淡淡香气的请柬,翻开看了看,嘴角慢慢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才子宴?听着挺热闹啊。”

他轻轻弹了弹请柬,抬眼看向程处默,眼中闪烁着一种程处默看不懂,但觉得贼亮的光芒。

“去,为什么不去?”

“人家魏王殿下如此盛情相邀,孤若是不去,岂不是显得怯场了?”

是夜,华灯初上,平康坊内最负盛名的“锦绣楼”张灯结彩,丝竹之声悠扬婉转,才子名士络绎不绝。

当一身火红胡服的李承乾,带着几个东宫侍卫出现在门口时,原本喧闹的宴会厅,瞬间安静了一半。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集中到了这位名声在外的“疯批太子”身上。

那目光里,有毫不掩饰的轻蔑,有纯粹看热闹的好奇,也有几分忌惮。

毕竟,这位可是敢在太极宫前暴打亲王的狠人。

“大哥!您真的来了?”

一个热情洋溢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只见魏王李泰快步迎了上来,他今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儒衫,显得温文尔雅,与李承乾的“江湖气”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脸上挂着真挚的笑容,仿佛之前被打的事情从未发生过。

李承乾也咧嘴一笑,上前很“兄弟”地用力拍了拍李泰的肩膀,拍得他身子晃了晃:

“四弟相邀,做大哥的怎么能不来捧场?

你的伤这么快就好了?看来你的恢复能力不错嘛。”

李泰眼角抽搐了一下,随即笑道:

“大哥说笑了。

快请上座!

诸位,太子殿下驾到,我等不胜荣幸。”

他将李承乾引到主位旁的一个显眼席位。

落座的过程,李承乾直接一脚踩在坐榻边缘,胳膊搭在膝盖上,目光肆无忌惮地扫视着全场,那姿态不像来参加高端文艺沙龙的,倒像是山寨大王来巡视自己的地盘。

程处默等人也有样学样,大大咧咧地坐在他下首,开始对桌上的糕点水果发起进攻,咀嚼声在一片雅致的丝竹声中显得格外突兀。

宴会继续,但气氛明显变得微妙起来。

才子们继续吟诗作对,只是声音似乎小了些,眼神总是不自觉地瞟向那位红衣太子。

很快机会来了。

一位坐在李泰下首,看起来颇有几分名士风范的中年文士,捋着胡须,将话题引到了《礼记·大学》篇上,大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他侃侃而谈一番后,仿佛才注意到一直没吭声的李承乾,微笑着拱手试探道:

“太子殿下博闻强识,不知对《大学》此篇,有何高见?

我等愿闻殿下教诲。”

一瞬间,整个大厅再次安静下来,连程处默都暂时停下了咀嚼,紧张地看着李承乾。

李泰则端起酒杯,掩饰住嘴角一抹期待的笑意。

所有人都等着看这位“不学无术”的太子如何出丑。

李承乾打了个哈欠,用小拇指掏了掏耳朵,然后弹了弹,漫不经心地说道:

“《大学》啊?听说过,没细看。”

那文士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正要开口。

却听李承乾继续说道:

“本王最近比较忙,没空研究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虚头巴脑?”

那文士脸色一变,

“殿下!此乃圣人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怎能说是虚头巴脑?”

“哦?”

李承乾坐直了身体,目光锐利地看向他,

“那本王问你,圣人之言,能让地里多长出一斗粮食吗?”

文士一愣:

“这……圣人之学在于教化民心。”

“能让我大唐将士的刀剑更锋利,甲胄更坚固吗?”

“此乃工匠之事……”

“能让边关的百姓不被突厥人抢掠,能让我大唐国库更加充盈吗?”

“殿下,此乃……”

“这也不能,那也不能。”

李承乾打断他,双手一摊,语气带着十足的嘲讽,

“那研究它来干嘛?

用来在酒桌上吹牛皮,显示自己很有学问?

本王觉得有那功夫,不如去研究研究怎么沤肥能让庄稼长得更好,怎么炼铁能让兵器更耐用。

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国家兵强马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平天下,不比你们在这儿空谈什么诚意正心强?”

他这一番话直接怼的那中年文士差点当场背过气去。

全程鸦雀无声。

不少抱着看笑话心态的才子,也被这番离经叛道却又无法立刻反驳的言论给镇住了。

道理好像是歪的,但细想之下,竟不知如何驳斥?

李泰脸上的笑容也有些僵硬,他干笑两声打圆场道:

“大哥心系国事,见解独特,佩服,佩服。

来来来,饮酒,饮酒!”

气氛一度十分尴尬。

就在这时,一个带着几分醉意,摇摇晃晃的身影,端着一杯酒从角落的席位上站了起来。

此人名叫卢子玉,出身范阳卢氏,是长安城里有名的狂生,恃才傲物,尖酸刻薄,但确实有几分诗才。

他摇摇晃晃地走到场中,先是朝着李泰拱了拱手,然后醉眼朦胧地看向李承乾,舌头似乎都有些打结:

“太……太子殿下高论!实在是高论!

殿下心……心忧黎庶,志在耕织,实乃我大唐之……之福啊!”

他话语看似奉承,但那语气和神态,任谁都听得出是在反讽。

“殿下,容在下敬您一杯,并赋诗一首,以助酒兴!”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连程处默都握紧了拳头。

谁都知道,这卢子玉是要借着酒劲,作诗当面嘲讽太子了。

李承乾看着那越走越近的醉醺醺的身影,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嘴角勾起一抹更深的笑意,他甚至还主动拿起了自己案几上的酒壶,对着壶嘴灌了一口。

好戏,终于要开场了。

他倒要看看,这大唐的所谓才子,能喷出什么水平的“粪”来。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