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完整版男频衍生小说《四合院:我的父亲是英雄》,此文从发布以来便得到了众多读者们的喜爱,可见作品质量优质,主角是王建国,是作者贝贝哥的手笔所写的。《四合院:我的父亲是英雄》小说最新章节第151章 第151章,已更新469029字,目前连载中,喜欢看男频衍生属性小说的朋友们值得一看!
四合院:我的父亲是英雄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一九六二年夏,京城。
南锣鼓巷四合院内,王建国悠悠转醒。
环顾四周斑驳的墙壁、老旧家具,还有墙上那张教导员画像,他一时恍惚。
这破败景象让他困惑不已,正欲起身查看,一阵眩晕袭来,他又倒回床上。
不知过了多久,待神志清明,他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自己竟重生了。
可为何偏偏来到这个时代这个地方?
融合了记忆后,他认出这是前世看过的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的世界。
此刻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刚结束的一九六二年。
民生虽稍有好转,百姓仍挣扎在温饱线上。
这具身体的原主与他同名,刚满十八岁。
家里只有父子二人——他和在第三轧钢厂当钳工的父亲王铁刚。
母亲早在他小学时就病故了。
原主初中毕业后因成绩不佳未能升学,在家待业数年。
院里同龄的刘光天、闫解放等人也皆是如此。
父亲王铁刚是四级钳工,月薪四十六块五,与贾东旭同车间,但技高两级。
父子二人每月能存下二十多块,家中已有五百多元积蓄。
这在这个时代堪称巨款——细粮每斤一毛六,猪肉八毛,牛羊肉更便宜。
但光有钱不行,粮票、油票、布票等各类票证才是购买物资的通行证。
王建国忽然想起:小说里的重生者不都该有系统吗?
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为何我的系统还没出现。
王建国在床上枯坐许久,脑海里反复呼唤,始终不见系统的踪影,不由得愣住了。
难道自己要成为重生者里最倒霉的那个?
罢了,没有就没有吧。
前世虽无大成就,却也经历了信息 ,熬过这段日子,以后做什么都能赚钱。
当下最要紧的是找个正式工作,日子才能过得舒坦些。
理清思绪后,王建国打算出门转转。
大白天总闷在屋里可不行。
收拾整齐,他拉上门就往外走。
没错,是拉上门而非锁门。
这个年代荣誉至上,每个四合院每年都要评选先进,"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正是重要标准。
王建国的房子在前院,与三大爷闫富贵家对门。
两间房,他与父亲各住一间,总面积六十多平米,这居住条件在当时相当优越。
此时国家经济困难,无力大规模建设民生,一家五六口挤在一间房里的情况比比皆是。
刚出门,正在院里浇花的三大妈就瞧见了他。"建国可真能睡,都快晌午了才起来。"
听这语气就知,原主平日没少这样,看来也不是勤快人。"三大妈浇花呢?您真有雅兴,不愧是文化人的家属。"
王建国没接她的话茬,那都是原主的事,与他何干。"要出门?"
"嗯,出去走走,老待家里身子都要生锈了。
您忙,我先走了。"
说完不等三大妈回应,王建国径直出了门。
门外是条长胡同,两侧墙壁写满各式标语,时代气息扑面而来。
说来这些标语朗朗上口,多念几遍,连他这个前世的打工人都觉得热血沸腾。
走出胡同就是主干道,没有绿化带,车辆稀少。
这个年代主要靠双腿出行,自行车都是富裕人家才置办得起的大件。
公交车倒是有的,但班次很少。
小轿车更是凤毛麟角,只有高级领导才配专用。
比如第三轧钢厂,全厂只有厂长有一辆,副厂长平日都骑自行车。
沿着马路逛了个把钟头,新鲜感渐渐消退。
望着当空烈日,感觉腹中饥饿,王建国便打道回府。
回到家先猛灌几口凉白开,这才舒坦些。
稍事休息后,他开始张罗午饭。
午饭吃得简单,热了几个窝窝头,熬了稀饭,配着咸菜就算一顿。
窝窝头虽糙,能填饱肚子已经不错。
他爹王铁刚中午在轧钢厂食堂吃,那边便宜管饱,算是职工福利,主厨是大家叫“傻柱”
的何雨柱。
饭后收拾完,王建国没出门,天太热,他打算歇会儿。
刚躺下,就听见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王铁刚家有人吗?我是轧钢厂的,你爹出事了,人在医院,快跟我走,晚了怕见不上了!”
王建国一个激灵清醒过来,心里咯噔一下:才重生,爹就出事?
“师傅,我爹咋了?为啥进医院?”
“一两句说不清,你先准备,我还得去通知贾东旭家。”
那人没多停,转身就往中院跑。
没多久,就见那人带着贾张氏和秦淮如匆匆赶来,两人一路哭嚎。
院里没上班的几位大妈也跟了出来。"快走吧,抓紧时间。”
那师傅说完就在前带路,王建国和贾家婆媳紧跟其后。
到了医院,一大爷、二大爷和轧钢厂的工人、领导都在。
手术室门突然打开,医生问道:“王铁刚家属在吗?”
“我是他儿子,医生,我爹怎么样?”
“很抱歉,我们尽力了。
他伤得太重,你去见最后一面吧。”
王建国心头一沉,虽然刚重生对父亲感情不深,但记忆涌上,仍是悲从中来。
他冲到病床前,看见父亲半边身子血肉模糊,顿时明白医生的话——这伤搁在什么年代都难救回来。"爹……怎么会这样……”
他喊了一声,就只剩痛哭。"建国……别哭了……听我说几句要紧的。”
“等我走了,你就安安稳稳地关起门来过日子,院里的事尽量别掺和,这里面没几个善心人。”
“家里的存款在哪儿你是知道的,我就不多说了。
记住,关好门,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千万别……”
话到这儿,王铁军再也说不下去了。
看着他闭上眼睛,王建国强忍悲伤,急忙应声:
“爹,你放心,我会好好的,一定好好的。”
说完,他跌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后来,是三大妈把他从病房搀出去的。
至于一大爷、二大爷和其他邻居,那时都在贾东旭的病房里。
这些,也是三大妈后来告诉他的。
王建国从医院回到家里,已是晚上。
事故的经过他听说了:下午上班时,贾东旭精神不集中、操作失误,引发了机器事故。
危急关头,他爹想都没想就冲上去推开了贾东旭,自己却被机器压住。
要不是意志顽强,王建国怕是连最后一面也见不上。
想到老实一生的父亲竟为救贾东旭那种人丢了性命,王建国心里五味杂陈,只觉不值。
脑中纷乱,他吃不下饭,也不知自己何时睡去。
第二天一早,他赶到医院。
太平间里,看着王铁刚冰冷的 ,王建国的眼眶又红了。
前世的他不过二十出头,对后事一无所知,幸好轧钢厂的工人师傅们热心帮忙,一步步教他该怎么做,否则真不知要闹多少笑话。
院里邻居态度却冷淡。
从他爹去世到现在,只有几个人过来草草看了一眼,敷衍两句便离开,大约是觉得这家人以后也没什么指望了。
接下来几天,王铁刚的丧事按部就班进行。
王建国悲伤过度,又不懂这时候的丧葬习俗,只能像木偶一样任人安排。
五天后,后事总算办完。
这几天王建国几乎没怎么吃饭,人也瘦了一大圈。
第六天早上,他正坐在家里发呆,盘算以后的日子,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开门一看,是一大爷易中海与二大爷刘海中。"一大爷、二大爷,你们找我有事?”
王建国一家在四合院住了十几年,平日向来低调,院里人几乎注意不到他们的存在。
除了偶尔和三大爷家走动,他们与中院、后院的邻居们几乎没什么交集。"建国,心情好些了吗?你父亲走得突然,但日子还得过。
今天要是有空,跟我去趟轧钢厂吧,厂里要跟你谈谈你父亲那件事的处理结果。”
“谢谢一大爷关心,我没事。
这就走吧。”
一大爷好歹开口安慰了几句,尽管听起来有些客套。
刘海中却连一句宽慰的话都没有,也不知是不是心里有什么过节。
王建国也不知该和他们说些什么,索性一路沉默。
三人默默走着,谁也不说话,没多久便到了轧钢厂。
进了厂区,两位大爷领着王建国走进一间办公室。
接待他们的是轧钢厂副厂长李怀德,就是电视剧里那个常演反派的李副厂长。"李副厂长,这是王铁刚的儿子王建国。
您有事直接跟他谈,我们就先回车间了。
最近厂里任务紧,工期耽误不得。”
在院里神气活现的刘海中,见到李副厂长时却恭敬得不得了。
按理说,作为院里的两位大爷,他们本该留下来帮王建国争取权益。
谁知这两人把王建国一带到就急着离开,丝毫没有要帮忙的意思。"行,你们去忙吧。
剩下的事我会和小王同志好好沟通。”
李副厂长虽有些意外,还是点头同意了。"小王同志,我代表厂里向你致歉。
这次事故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请你节哀。
人总要向前看。”
“谢谢李厂长关心,我好多了。
我已经成年,有什么事您都可以直接跟我谈,我能做主。”
听到王建国称呼他“厂长”
,李怀德心里舒坦。
这小子年纪不大,倒是会说话。"是副厂长,可不能乱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