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4章

就這麼插科打諢,這原本充滿睏意的一群人,再次熱鬧了起來。

有感興趣的大著膽子過來詢問江念一些問題,她都耐心的解答。

還有家裡長輩腰痠腿疼的,問她有沒有治療的方子,她也一一解惑,但最終會不會使用,那就不是她所能干預的了。

等人群散去,牛愛香才插得上話,“要是早知道你醫術這麼好就好了,白天那片退燒藥真是白吃了,一點作用沒有。”

“我本來想說的,但是你太著急了,乘務員過來我就沒好意思開口。”趙和平發燒是內傷淤血所致,不治療內傷,退燒藥當然退不下去他身上的熱。

“怪我太緊張了,不過江念,你醫術好厲害啊,要是我也有這麼厲害就好了,你真的只有跟我們一樣大嗎?”

她目光中滿滿的都是崇拜。

火車上的其他人都睡了,牛愛香確定趙和平退了熱,也打了個哈欠閉上眼睛。

趙和平才小聲的對她說了一句,“多謝。”

“不客氣。”

她這人也不是白救的,各取所需而已。

看,她會醫術的名頭,這不就傳出去了?

但想要達到自己所要的效果,怕是還差那麼一點。

火車咣噹咣噹的響著,目光透過窗戶,看向外面的星空,偶爾會有流星滑落。

一連在車上坐了兩天,再加上天氣炎熱,剛開始大家害怕失禮,後面實在忍受不了,乾脆脫了鞋襪,露出光禿禿的酸臭味兒腳丫。

車廂裡的氣味兒著實算不上好。

就連江念,也神情厭厭的靠著,好似失去了精神氣兒。

中午最炎熱的時分,隨著列車鳴笛聲響起,乘務員拿著喇叭站在車廂裡吆喝,“江林市以南要下車的到站了,要下車的同志,帶好自己的行李以及隨身物品,準備下車。”

“咱們到站了?”牛愛香感覺瞬間活了過來,再坐下去她真要瘋了。

李瑞也很高興,“是啊,可算是到站了,咱們趕緊拿好自己的行李吧,可別落了什麼,下車的時候咱們一塊,都看著點對方別走丟了。”

江念那兩個大麻袋,在人群中可算是顯眼壞了。

好在她路上就偷偷把裡面的重東西挪進了空間,又塞了些輕的掩人耳目,所以看著大,卻不是很重。

李瑞揹著個包,手上拎著裝了盆子和暖瓶的網兜,還有一隻空閒的手,“江念,你一個女孩子拎兩個大麻袋拿得動嗎?不然我幫你拎一個吧?不過你家裡是真的疼你,怎麼就捨得讓你一個人來這麼遠的地方了?”

看她家庭應該也不算很差,稍微找點關係,找個就近下鄉的地方還是不難的。

“長得太美遭人嫉妒,背地裡篡改了我的插隊地點,就來這了。”

李瑞和牛愛香都是一愣,隨即罵罵咧咧,“還有這樣的事情,什麼人啊這是?這麼缺德帶冒煙的事情也能幹得出來?”

“對了李瑞,你怎麼跑這兒來了?”牛愛香問他。

“我是因為想體驗一下一個人的自由,才揹著我爸媽故意跑遠的。”但是一想到父母悄悄落淚的神情,他內心卻又止不住的開始難受,強壓下這種感覺,他問牛愛香,“那你呢?你和趙和平怎麼來這兒的?”

趙和平神情落寞,“想來就來了。”

牛愛香到是毫不掩飾表達自己的愛意,“因為他要來,所以我就來了。”

多麼令人感動的愛情啊,可惜男方明顯對她無意,牛愛香頂多算得上一個單相思的傻姑娘。

經過一路上的相處,倒是有了些淡薄的友誼。

在擁擠中下了火車,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瞬間感覺活過來了似的。

從人群中抬頭,才發現四周是一片曠野,根本不在車站。

因為江林市還有很遠,為了方便,才在這裡設了一個臨時站點。

有個中年男人在人群中吆喝,“周家村的,去周家村的同志到這邊來……”

“在這裡……”牛愛香實在是累壞了,一聽到有人喊,趕緊招著手接頭,扶著趙和平還不忘叫上他們倆過去。

“你們……是要去我們周家村的知青?”

“是啊,我們就是,您是來接我們的人吧,接下來就麻煩您了。”牛愛香客氣道。

周村長看著眼前的這兩對男女,臉色實在是好不起來。

長得漂亮的女知青(江念),一看就身嬌體貴,不是個幹活兒的料。

這個嬉皮笑臉的(李瑞),看著似乎不太聰明的樣子。

等目光放在牛愛香身上,才有了點好神色,這個看著還湊合。

可她身邊扶著的這個(趙和平),明顯就是個病秧子!

“唉!”周村長重重的嘆息了一聲,“走吧,把你們的行李放牛車上,從這裡穿過去,離咱們村也不算很遠,你們幾個就自己走著吧,我是周家村的村長,你們喊我周村長或者周叔都行。”

當然是喊周叔更親近一些,牛愛香擔心的看了眼趙和平,跟周村長求情,“周叔,是這樣,趙和平下鄉之前受了點傷,在火車上還發了燒,多虧江念會醫術才救了他,不過他的身體還有點虛弱,能不能……讓他坐牛車上啊?”

周村長的臉色更不好了,果然沒猜錯,可不就是個病秧子嗎?

只是目光觸及江唸的時候,倒是有了些許詫異。

還是個會醫術的小姑娘,倒是難得。

不過,又來了幾個吃乾飯的,村裡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下半年估計更難熬了。

“上去吧。”

江唸的兩個大麻袋就佔了牛車的一半,好在她塞裡面的東西比較軟和,可以讓趙和平靠在上面。

一路上,周村長給他們介紹著村裡的情況。

目前村裡還有兩個老知青,原本還有兩個,但一個斷了腿辦了病休回城,另一個是家裡找了關係回城。

知青點的房子不大,頂多還能容納一男一女兩個知青,另外兩個只能暫時借住村裡人家應付一下,等秋收過後清閒下來,再給他們擴建房屋。

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告訴他們,村裡的日子不好過,讓他們有能力的趕緊使使勁兒,能回城就回城,村裡不會不放人,肯定敲鑼打鼓的熱情送他們離開。

畢竟村裡的資源有限,本村的人都顧不住了,還多了幾個外來的佔用資源。

雖說知青是打著建設鄉村的旗號插隊,但剛下鄉的知青身嬌體貴,乾的不多抱怨不少,村裡還得保證他們不能餓死,真是想想都讓人頭疼。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