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了趙綰才知道穆家已認下了這陰差陽錯的姑爺,送了穆歆然的庚貼過來,那就是承認這門婚事了。
於是略做準備,和老夫人商議一番,又過了兩日把一家老小的見面禮準備穩妥,才讓人去請了穆歆然過來。
穆歆然得了婆子過來邀請她前去認親的消息,想了想,還是到佛堂前誠懇再三地磕了頭,說了楊氏的邀請,又說了裴三郎離府時的叮囑,以及穆家送來庚貼等幾件事。
終於將閔氏請了出來。
初見閔氏,穆歆然是略吃了一驚的。
原本剛過三十歲的閔氏,竟是看起來都快奔五十了,皮膚乾癟無光澤,人也瘦得厲害,佝僂著身子。
她恭敬地扶著閔氏往大房方向而去,一路上略問些母親身體情況如何等,沒有得到回應,只得訕訕閉了嘴。
她知道,閔氏能出面這就已經算是給足了她的面子。
到了大房花廳,楊氏見到閔氏也是吃了一驚。
連忙站起身來迎了過去,扶著閔氏在老將軍邊上坐下。
“哎喲弟妹,這倒是我的不是了,怕擾了你的清修沒敢讓人去喊你,卻忘了這本就是你的兒媳要認親……”楊氏一陣認錯。
閔氏只淡淡點點頭,“無妨。”
說罷朝老夫人的方向福了福身,問了一聲母親安好。
裴老夫人只哼了哼,沒有說話。
穆歆然暗自記下,這裴老夫人想來是不待見二兒媳的。
楊氏回到座位上坐下,朝著趙綰使個眼色。
趙綰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站起來,給穆歆然一一介紹府裡的幾人。
除了裴修齊和裴修治外,其餘都是女眷。
穆歆然笑吟吟喊了人,接了長輩們的見面禮,給老夫人送了一個鑲紫晶寶石的抹額,又給楊氏和閔氏各送了一套寢衣襪子。
之後才是與平輩們互相交換見面禮,她給裴家兄弟一人一柄墜著小香包的摺扇,給二位嫂嫂一人一個香包,趙氏和劉氏則是回贈了一個珠花和一對耳墜子。
裴家兄弟見過弟妹後就離席了。
待穆歆然見過諸人後坐下,裴老夫人開口了,一開口就是下馬威,“穆氏,你既嫁入裴家,便要守裴家的規矩。如前兩日那般隨意插手大房的事,日後還是不要輕易做了。”
穆歆然低眉垂目,“是,孫媳謹記祖母的教誨。不過那日,確是事出 有因,孫媳也是不得不幫忙的。”
楊氏臉色陰沉,“長輩訓話你聽著便是,何須辯解?”
穆歆然面帶詫異地看向趙綰,“大嫂,難道那日不是情況緊急,差點危及大嫂腹中的孩兒,我才不得不出手的嗎?方才我送您的荷包裡頭就放了些養胎安神的藥草,您可將它掛在床頭呢。”
趙綰臉色一變,穆歆然說她懷孕了,她一直是不信的,所以也沒告訴楊氏。
但心裡還懷著某種希望,也一直沒斷然否認。
二兒媳劉氏也是臉色一變,接著是一喜,“大嫂,您竟是有了?怎的竟沒告訴母親一聲?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趙綰尷尬一笑,“祖母、母親,只是三弟妹說我有喜了,可我尋了幾個老大夫看了都說還沒把出喜脈,是以我也不敢告訴您二位。”
穆歆然掩嘴笑道,“大嫂過謙了, 我也說了,那是您腹中孩兒月份太淺,脈象不易摸到。要不是我有師父獨門的把脈方法,我也摸不出來呢。您再過個十天半個月,保準喜脈如珠如滑。”
趙綰雖不喜她自作主張把這件事說了出來,但到底關乎自己的子嗣,也是高興的,“若真如你所言,那自是要好好感謝三弟妹呢。”
裴老夫人強按著心底的喜悅,竟也顧不上方才還在訓斥穆歆然了,“綰綰,這些時日你便少操勞些,好好養著身子才是。”
長孫媳婦娶回家四年了,都一無所出,她也等得心焦啊。
劉氏也道,“是啊,孩子要緊。府裡有什麼我和三弟妹能幫得上忙的,大嫂還真別客氣呢。”
話裡透著一股酸味兒。
趙綰只連聲說好,又是感謝一番。
劉氏想到是穆歆然給趙綰把出的喜脈,不由得心生不滿,看了看手裡的香包,嫌棄道,“三弟妹給大嫂的香包是養胎安神的,卻不知給我的是何物?”
穆歆然笑笑,“自是養血調經的,二嫂不是盼著有孩子嗎?”
劉氏挑刺道,“你原是要嫁進侯府的,卻陰差陽錯進了我們裴家,這見面禮,你應當大婚之前就備好了吧?給我和大嫂的香包可以調整,給祖母和母親的見面禮,這幾日現做怕是來不及吧?莫不是原是要準備給侯府的?也不知道三弟妹做的尺寸合不合適呢?”
說罷還嬌笑了兩聲。
果然裴老夫人和楊氏臉色有些不太好。
“當然不是原先那幾套。”穆歆然坦然答道,“寢衣襪子確不是我做的,說來慚愧,我的繡功不成器候,只能去一品閣成衣鋪子裡買了現成的。尺寸也是周媽媽問了府裡的繡娘才去買的。若是祖母和母親穿過後尺寸不對, 明日我便讓那鋪子掌櫃的過來給二位重新量。”
裴老夫人和楊氏對視一眼,不知是該生氣還是該竊喜。
晚輩的認親見面禮不是親手做的,按說是不合禮數。可人家又是從一品閣裡訂的成衣,卻又顯得誠意十足。
一品閣啊,那可是隨便一雙襪子都要十幾兩銀子的,一件寢衣那就是上百兩。
又是問了繡娘照著她們的尺寸買的,她們自也挑不出什麼來。
劉氏也一時訕訕。
趙綰卻是話鋒一轉,“早就聽聞相府嫡小姐制香有道,卻不知這衣裳上可是燻了香?”
這絕對是雞蛋裡挑骨頭了。
穆歆然又歉然道,“今日初次見面,不知祖母和母親需要什麼類型的香,不敢隨便熏製呢。若是祖母和母親有需要,待孫媳好好了解之後才能有針對性的制香。”
裴老夫人果然來了興致,問起了養神安眠之事來。
穆歆然原就對制香一道頗有心得,再加上空間裡的醫術研習,說起這些來是侃侃而談。
又坐了一會兒才扶著閔氏回到二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