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屹向著蕭凜之跪爬了幾步,雙手抓住蕭凜之的衣襬不放,哀聲哭求道:“凜之,我動身去往苦寒之地的那一日,求你帶綰綰來見我最後一面。我只綰綰這一個女兒,此一別我與綰綰怕是再無相見之日了!”
蕭凜之拽回關屹攥在手中的衣襬,抬起腳步繼續向外走去。
關屹翻身躺在地上,邊哭邊笑道:“蕭凜之,你這個野狼崽子,心真的不是一般的硬啊!我與綰綰的最後一面,你都不讓我們相見!”
蕭凜之不願再同關屹廢話,腳步未停,眼見著就要邁出關押關屹的獄間。
關屹意味深長的冷笑道:“蕭凜之!你就不想聽一聽你親父的故事?”
旋即蕭凜之停下邁前的腳步,未迴轉身去看關屹,只冷冷說了一句,“你說什麼!”
關屹獰笑道:“凜之向來耳聰目明,我相信剛剛的話,每一個字凜之都聽得清清楚楚。我知道凜之自小就有個執念,尋到親父,問他當年為何要拋棄妻兒,是與不是啊?”
“機緣巧合,我得到了些凜之親父的蛛絲馬跡。倘若凜之感興趣,我可以將我知道的全部都告訴凜之。”
蕭凜之緊握成拳的雙手控制不住的微微顫抖,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充滿矛盾與掙扎,他亦要強迫自己努力保持鎮定與冷靜。
關屹知道蕭凜之能停下腳步,代表自己說出的這件事足以拿來與蕭凜之談判。
“凜之,我只求再見綰綰一面,不求其他!我已淪為階下囚,而你卻是接替我成為了北齊重臣。我身為綰綰的親父,臨別之際只想最後再看一眼女兒,你都不能答應嗎?”
蕭凜之聲音中帶有微不可聞的顫音,“他……他還活在這世間?”
關屹回答道:“不錯,他還活著。凜之總有與他有相見之時,能當面問出凜之想問他的話。”
蕭凜之大喝道:“他在那?”
關屹答非所問道:“你讓我再見綰綰一面!”
蕭凜之聲音森寒,“好!我會如你所願!”
關屹一字一句高聲說道:“罪臣謝鎮南王爺!罪臣亦會如王爺所願,到時一定將自己知道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全部講給王爺聽。罪臣,恭送鎮南王爺!”
對於聲嘶力竭的關屹,蕭凜之不再理會,憤然拂袖而去。
蕭凜之神緒煩亂出了大獄,翻身上了馬,慢慢行之。
蕭凜之自小就知道他家與旁人家不同,旁人家裡有父親有母親,他卻是從未見過他的父親。
他的母親是個極美的女子,母親不光是長相極美,性格更是溫柔似水,對他說話從來都是輕緩溫和,如同春日裡和煦的陽光。
自他記事以來,家裡就只有母親一人,沒有親屬來探望過母親,母親同左鄰右舍也從不說話。更準確一些的說,是左鄰右舍皆嫌棄母親,不願搭理母親甚至聯合一起,處處排擠母親。
母親為了能將他養大,沒白天沒黑夜的刺繡,做好後就拿去集市販賣。
母親常常對他說,絕不會讓他餓肚子,日後還會想法子送他去學堂讀書認字。
蕭凜之第一次同人打架,是因聽到有人侮辱母親,他沒能忍住就對那幾個人大打出手。
因為他隨同母親的姓氏,多年來他的父親又從未出現過。慢慢的左鄰右舍,閒言閒語議論他的母親是做暗門子生意,生下他這個野種許是那位恩客的種都搞不清楚。
蕭凜之曾問過母親,他的父親是誰,父親為何將他們丟下,不聞不問。每每問,母親只會摟著他大哭,哭到泣不成聲,哭到全身抽搐也停不下哭聲。自此之後,蕭凜之再不敢問。
可他並沒有放棄,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尋到他那個涼薄的父親,當面問一問他,為何要拋妻棄子,讓他們日日被旁人唾罵,憑何他這麼沒有良心!
康壽宮,偏殿。
宣帝向上位坐的太后行了一禮,“兒臣拜見母后。母后萬安。”
太后笑著說道:“聖上不必多禮,快坐下說話。今日,聖上怎麼得閒來哀家的康壽宮。”
宣帝坐在下首的椅子上,回道:“有幾日沒來向母后請安了,是兒臣不孝。今日得了些空閒,想著過來陪母后說說話。”
站立在太后身後,一直為太后捶背的鳳鸞走上前來,恭恭敬敬向宣帝福身行禮,“鳳鸞見過聖上。”
宣帝向鳳鸞抬了抬手,微笑著說道:“鳳鸞妹妹不必多禮。妹妹日日陪伴在母后身側,朕要謝謝妹妹。”
鳳鸞公主面上呈著得體的笑容,回話道:“鳳鸞實不敢受聖上的謝,鳳鸞孝敬太后都是應當應分的。”
太后拉起鳳鸞的手輕輕拍了拍,看向鳳鸞的眼睛中滿是慈愛目光。
“聖上和鳳鸞是兄妹,是一家人,說起話來顯得那麼生疏做什麼。哀家知道,聖上和鳳鸞都是極孝順哀家的。”
聖上接話道:“母后說的是,朕也一直將鳳鸞當做親妹妹來疼。鳳鸞妹妹如今也有十七了,該是給妹妹相看駙馬的時候了。”
鳳鸞一聽,今日聖上來康壽宮竟然是為了給她定親。心中一顫,不知聖上要將自己指給誰。
鳳鸞心中慌亂,面上卻是盡顯羞澀之態,面頰羞紅俯低著頭,雙手的手指交纏在一處。
太后對聖上有些不滿地說道:“聖上就是這麼做哥哥的?不知道女孩子家臉皮薄,給鳳鸞指駙馬的事就這麼大咧咧的說出來了?”
宣帝溫聲說道:“母后教訓的是,是兒臣考慮不周。兒臣當著鳳鸞妹妹面前說,其實是想問問妹妹心中可有心儀之人。”
鳳鸞心中心儀的人只蕭凜之一人,可她又如何敢當著太后聖上面前說出來。她清楚,身為女子對自己的婚嫁沒有說話的資格。太后聖上就算將她指給殺人囚犯,她也只能笑著謝恩接受。
鳳鸞再向宣帝行了一禮,“自來女子婚嫁,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鳳鸞不敢做出越矩之事。鳳鸞聽從太后聖上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