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6章

陳辰和司馬徽遊歷揚州一年多的時間,期間見過的名士不知凡幾。

潁川陳氏陳啟明的賢名開始在東漢末年的華夏大陸上傳播開來。

兩人離開江東之後,準備北上前往徐州。這是他們計劃中游歷的最後一站。

一路上,陳辰藉助著陳氏的力量開始構築自己的情報網。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情報戰的重要性,相信每一個後世來的人都不會輕易地忽視。

即使目前階段,憑藉著未來的記憶,還能對某些事某些人先知先覺。但是,隨著陳辰一點點去改變歷史,之後發生的事情也會和他所知的那些發生越來越明顯的改變和偏差。

就比如陸遜這件事。

東吳沒了第四任都督。

夷陵的大火沒了點火人。

那麼,是不是還會有這樣一把燒掉蜀漢國運的大火。

是不是還會有白帝城託孤這麼一件傳唱千百年的史詩佳話。

陳辰建立的情報組織,名為“東風”。

徐州治所原本是在郯縣,東漢末年改到下邳,曹魏佔據徐州之後,又把治所遷到了彭城。

此時下邳城的一家廄置之中。(東漢末年的客棧名,現在常說的客棧在不同的時代叫法不同,“驛”是最常用的詞。)

陳辰展開了手中的一塊帛書。

是東風傳來的情報。

前次曹操以為父報仇的名義興兵攻打徐州,中途因呂布奇襲了兗州大本營,不得已退兵。

如今曹操打散了進犯兗州的呂布部,本欲再度興兵打徐州,卻無奈發現連年征戰導致兵糧不足,由此採納了棗祗的建議,利用之前平定黃巾殘黨獲得的人口和土地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屯田。

此時是公元196年的四月份。

沒錯,公元196年,大名鼎鼎的建安元年。

這年8月,曹操帶兵入洛陽,逢迎漢獻帝,遷都於許昌,改許昌為許都。10月,正式確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著名政治主張。

其實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主張,早在西漢時期《戰國策·秦策一》:“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聽,此王業也。”便已經出現。

但真正把這條主張發揚光大的,便是曹操。

連同著“曹賊”一詞一起,流傳千古。

陳辰翻閱著東風傳來的情報,一邊和自己腦海裡的歷史進行著印證。

就目前看來,陸遜還未正式走到臺前,此時還沒有產生太過重大的影響。

翌日,陳辰向司馬徽行過晨禮之後,便早早地出了門。

這時候的下邳城,可是熱鬧的很。

“大兄可還安好,許久未見了。”

“啟明?!你小子,何時來的徐州?”

眼前之人,自是和陳辰同樣出身潁川陳氏的陳群。

·“昨日與水鏡先生同來,此番來看一看徐州的風土人情之後,便準備去往荊州了。”

“跟著水鏡先生四處奔波可還習慣?”陳群看到親人自是激動非常。

拉著陳辰的手,上上下下不斷地打量,時不時還點點頭。

劍眉星眸,一表人才,不錯不錯。

“外出遊歷哪有習慣不習慣的事情。此番出遊,著實讓小弟收穫良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陳辰確實看了很多。

徐州西北方向,彭城國和東海國,是曹操上一次攻打徐州的主要方向。陳辰和司馬徽是從南方進入徐州的,不曾路過。

但是一路上遇到了不少逃難之人,僅僅從他們口中聽到的景象,就已經讓陳辰面若寒霜。

曹魏最後的下場,不得不說也算是自作孽了。

“大兄,不說小弟了。說說你吧,你的主公,可算得上合心意?”陳辰話鋒一轉,開始打聽消息了。

“劉使君?”陳群一愣。

沒錯,現在的徐州,還在劉備手上。

陳群雖然在後世歷任曹魏三代,但是最開始,卻是被劉備起用的。被劉備闢為豫州別駕。呂布奪了徐州之後,便在呂布軍中。直到曹操滅了呂布,入主徐州之後,再一次得到重用。

而此時的劉備,還沒有見到漢獻帝,還沒有被正式認證為皇叔。

不過,此時劉備的仁義之名,經由救孔融和救陶謙兩件事情之後,也開始廣泛的傳播開來。世人皆是尊稱一聲“劉使君”。

“劉使君乃當今世上少有的仁人君子。自我跟隨使君起,明裡暗中多有試探,卻是當得起‘仁義’二字。無論是對手下文武,亦或是對治下百姓。只是……”

陳辰聽得陳群一直以“使君”相稱,便是知道了他的想法。

“只是,在我看來,當今之世,單憑仁義二字,不足以服眾。當今亂世,人心浮躁,聚眾唯以利,服下唯以威,方可成事。似劉使君這般的仁人君子,在這個時代……”陳群嘆了口氣,微微搖頭,有些可惜,有些不忍。

陳辰聽得陳群對於劉備的評價,不置可否。

在這個易子而食的年代,要活下去,靠的是不擇手段,要的是曹操那種“寧教我負天下人”的果斷狠辣。

但是,劉備所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婦人之仁,和作繭自縛。

沒有外部壓力的時候,認可劉備,和劉備交好,是在這個吃人的年代裡,每一個人都願意去做的事情。

但是如果遇到一些困難或者外力壓迫的時候,這些人也會第一時間改弦易幟,逢迎新的主人。

對於劉備來說,真可謂是,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若沒有仁義之名,劉備也沒法得到陶謙將徐州相讓的機會。

也是因為仁義之名日盛,之後奪取荊州益州的時候,遇到了頗多掣肘。

兄弟二人多年不見,想要說的話很多。

最開始的生疏勁過去之後,兩人的話匣子打開了。

從小時候的囧事,聊到了各自理想。

說起了荀氏叔侄都歸了曹操。

“對了,奉孝前兩日給我來信,說是收到了文若的來信,已經北上去往曹操處了。一同傳來的,還有志才病故的消息。”

說到往日的這些同窗,兩人的情緒不由得有些低落。

正在此時,一聲中氣十足,而又寬仁溫厚的聲音,傳入了陳辰的耳朵。

“長文,有貴客來了徐州,怎也不見你通傳。”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