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石文学
一个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19章

初夏的阳光毒辣,照得人睁不开眼。

香橼站在黑山村口,望着眼前这个即将安身之处。

一路上的艰辛终于告一段落,死去的、被抛弃的、失散的,那些痛苦的记忆仿佛都被这山间清新的空气冲淡了几分。

村子三面环山,一条清澈的河流从山谷中蜿蜒而过,将黑山村和对岸的白牙村分隔开来。

阳光下,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与一路上见过的荒山野岭相比,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

“这就是你们以后住的地方了。”刘衙役擦了擦汗,递过一份文书,”按律法,这边只有寡妇才能立女户。

你们年纪都小,只能跟家中大伯娘一起落户。”

香橼接过文书,默默点头。

大伯娘孙氏立刻凑了过来,脸上堆满笑容:”这是自然,咱们本就是一家人。”她一边说着,一边拉住自己的女儿秋燕,生怕别人跟她抢什么似的。

二伯娘钱氏牵着秋菊的手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几分忐忑。

一路上死里逃生的经历,让两位伯娘不得不抛开往日的嫌隙。

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只有抱团取暖,才能互相照应,想到一路上被抛弃在路边的同伴,就连向来跋扈的大伯娘,此刻也少了几分趾高气扬。

村长是个面容黝黑的中年人,正带着几个村民在村口等候。见官差到了,连忙迎上前来:”大人们辛苦了。这些就是新来的人家?”

他的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带着几分打量的意味。

“嗯,都是从京城发配来的。”刘衙役简单交代了几句,又叮嘱道,”上头有吩咐,要好生安置。”

说完,深深看了一眼香橼,便带着其他衙役转身离去,马蹄声渐渐远去。

村长目送衙役们远去,转头:”已经你们收拾出了住处,就是我家的老房子。虽然有些破旧,但好歹能遮风挡雨。”说着,他转身引路,带着一行人往村子里走。

与一路上的惊恐和疲惫不同,村里的生活节奏显得出奇的平和。

香橼跟着村长穿过村子的小路,道路两旁种着不知名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村子不大,目测也就五六十户人家,房屋大多低矮破旧,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山脚下。

每家每户门前都晾晒着各色农作物,显得生机勃勃。

“这边虽然是山区,但物产还算丰富。”村长指着路边的菜地说道,”山上有野果、山笋,河里有鱼虾。只要肯吃苦,饿不死人。”

这话听在香橼耳中格外亲切,一路上,多少人就是因为吃不饱、受不了苦而倒在路边。

如今只要能填饱肚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经过一户人家时,几个孩子正在门前玩耍。

见到他们过来,那些孩子立刻被大人拉进屋里,还传出几声训斥:”离那些人远点!”这态度与一路上遇到的歧视和排挤如出一辙。

“你们家分到的地在村子西边。”村长似乎没听见这些动静,继续介绍道,”都是些山地。每人三亩,你们一家这么多口人,加起来能有十几亩了。虽然种起来辛苦些,但好在这边气候好,一年能种三季水稻。等你们安顿下来,我让人教你们怎么种地。”

走到一处晒谷场时,几个正在闲聊的妇人突然噤声,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他们。

香橼走近想打个招呼,那些人却像躲瘟疫似的纷纷避开。

“听说这家人是流放过来的。”随风飘来细碎的议论声。

“可不是,还听说家里男人都死光了。”

“啊?真的假的?这是一群毒寡妇啊,克夫克到全家男人都死光了。”

“可得离得远一点,快走快走,别沾上她们的倒霉气。”

“说到倒霉气也不知道跟白牙村沈家的病秧子哪个更胜一筹?”

“那还用说,起码沈家还剩了一个男丁,虽然不知道还能活几天。”

“我二姑嫁到了白牙村,前两天她回来走亲戚,带回来一个消息,你们肯定不知道。”

“什么消息?什么消息?”

香橼充耳不闻,只是默默跟着村长往前走。

半夏和筠哥儿紧紧跟在她身后,显然也听到了那些难听的话。

大伯娘孙氏和二伯娘钱氏走在后面,两人脸色都不太好看。

终于,他们来到了分到的房子前。

这是一座破旧的三间土屋,屋顶有几处漏洞,墙壁上布满裂纹,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院子里杂草丛生,还堆着一些破旧的农具。

但比起一路上露宿荒野,有时甚至要挤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这已经是再好不过的住处了。

至少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不用再担心风吹雨打。

“这是村长家的老房子?”大伯娘孙氏皱着眉头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

“是啊。”村长不以为意地说道,”虽然破了点,但房基还结实。你们先将就着住,等有了钱,再慢慢修整。”

“就这三间房子,我们这么多人怎么住?”二伯娘钱氏小声问道。

“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香橼说道,”一路上,有多少人连住处都没有。”这话顿时让两位伯娘沉默了。

香橼走进屋内查看。

屋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霉味。

地面是夯实的黄土,角落里还有些老鼠留下的痕迹。

但让她欣慰的是,屋顶虽然破损,但主梁还算结实,只要稍加修补,应该不会漏雨。

“东边这间给你们住。”大伯娘指着一间屋子对香橼说,”我和秋燕、钱氏和秋菊住中间那间,西边那间当厨房。

反正天气热了,挤一挤也无妨。”

香橼没有反对。

比起一路上的颠沛流离,如今能和两位伯娘互相照应,已经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这是分给你们的地契。”村长从怀里掏出一张纸,”一人三亩山地,都在村子西边。虽然是荒地,但开垦出来也能种些庄稼,至于水田,等明年开春再说。”

香橼接过地契,认真读了起来。

虽然是流放之地,但一切都按律法办事,倒也不必担心有人欺负。

“你们先收拾收拾,安顿下来。”村长说完,转身离去,”有什么事就来村长家问。”

等村长走后,香橼立即带着弟妹去看分到的地。

沿着村子西边的小路走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地头。

十几亩山地连成一片,杂草丛生,还有不少荆棘。

虽然开垦起来要费些力气,但好在土质还不错,种些红薯应该不成问题。

阳光下,香橼站在地头,默默打量着这片即将耕种的土地。

与一路上见过的荒凉景象相比,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她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感受着其中的温度和湿润。

不远处的山坡上,野花迎风摇曳,一群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

河水的潺潺声传来,带着几分悠远的意味,这里虽然偏僻,但景色倒也宜人。

“姐姐,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下去吗?”半夏小声问道。

香橼摸摸妹妹的头:”是啊,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她指着不远处的山,”你看,那些都是咱们的地,等开垦出来,就能种很多东西。”

筠哥儿蹲在地头,好奇地看着一只在泥土中爬行的甲虫。

这孩子倒是适应得快,已经开始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兴趣。

香橼心想,也许对孩子们来说,能摆脱一路上的苦难,在这里安定下来,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

阅读全部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