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1章

任以虛面無表情,緩緩說道:“人人都知曉讀書可以翻身,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明朝的普通百姓家裡,有多少人,真的讀得起書?”

“書是讀書所必須的,但是讀書所必須的東西,難道就只有書嗎?”

“十年寒窗固然苦,但是你有沒有想過,這十年寒窗,吃什麼,喝什麼?”

“更何況,大明本質上還是以,小農經濟為主,如果家中需要供養一個讀書人,就意味著,這戶百姓的家裡,會失去一個勞動力。”

“縱然即便如此,按照一個,五口之家的規模,供養出一個讀書人,也是可以做到的。”

“但,為什麼沒有?”

“因為壓在窮人家上面的擔子,是可以調整的!”

“除了田賦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叫地租!”

“而土地的主人,便是士大夫!”

“他們自己或許都沒有意識到,但是人的貪慾是無窮的,他們會本能的把土地的價值,發揮到最高。”

“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士大夫越有錢,後人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成為新的士大夫。”

“而窮人則是生計維艱,活下去都難,更何況是供後人讀書了!”

“如此一來,雖然時而有零星的窮人家的孩子,會從千軍萬馬中廝殺出來,成為一時美談。”

“但是絕大部分的土地,財產,仍舊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

“那些零星的“寒門貴子”不過就是掛在窮人面前的一塊餅罷了!”

房間裡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士人皆以,耕讀傳家為榮。

何為耕讀傳家?

不就是收租,讀書。

“砰!”的一聲,朱元璋拍案而起。

“對!就是這麼回事!”

對於任以虛方才所說的那些事情,朱元璋實在是太熟悉了!

這就是朱元璋當年在鳳陽,所遭遇的一切。

難道佃戶就不知道,供孩子讀書,可以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嗎?

知道!

但是讀不起!

你村裡的地主,看著你家的日子稍見紅火,就會上門來通知你,明年漲租!

也正是有這些事情,在屁股後面逼著,才把朱元璋給逼成了,古往今來的第一人!

朱標的眉頭卻依舊緊鎖:“可是先生,問題在這裡,那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

任以虛悠悠的長嘆了口氣道:“首先就是要變革生產力。”

“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小農經濟的衍生物。”

“只要讓村裡的鄉親們,獲得更加穩定的收入來源,他們便有底氣,將孩子送去上學。”

“村裡所有的適齡學子,強制入學,而且一切開支由公家開支,不需要讓家裡負擔。”

“同時還要將課程的難易程度,依次分級。”

“終有一天,獲得了足夠充足教育的窮人家的孩子,便會擁有,取代那些士大夫的能力!”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能給這些窮人家的孩子,發一些吃食。”

在場的眾人無一不是倒抽了一口涼氣。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入學讀書?

這可是當年連孔聖人,都不敢放出來的話啊!

朱元璋整個人都傻了。

整個大明現在雖然人口還在恢復期,但大明全域的學齡兒童,起碼也有近一千萬人!

尋常人家,供養一個孩子開完蒙,都不是十兩銀子之內,能解決的事情。

即便是朝廷縮減縮減,一個孩子五兩銀子,那這也是五千萬兩銀子了!

朝廷還得包吃包住!

每天人吃馬嚼,那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這不就等於說是,大明替全天下的百姓,養三年孩子嗎!

朱元璋都不由得的“咕嚕”一聲,嚥了一大口口水。

雖然朱元璋知道,這對於朝廷來說,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

但是老朱也同樣知道,自己一旦做成了這件事,自己將毋庸置疑的,成為名垂青史的千古一帝!

甚至是比肩秦始皇的千古一帝!

不心動是假的!

但是錢從何來?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看著任以虛苦笑道:“可是任先生,公家若是出不起這筆錢呢?”

任以虛淡然道:“老爺子,您覺得,公家的作用是什麼?”

朱元璋聞言一怔,有些疑惑的喃喃道:“公家的作用?”

“自然是保護咱村裡的鄉親們,不用被別的村欺負。”

“若是誰家有難處了,公家可以幫襯一把。”

“再有就是一些,零零總總的活,得有個人出來幹著,幫著咱鄉親們,把這個村子給管好。”

聽到老爺子的話,任以虛不由得笑著搖了搖頭道:“不,公家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其實是再分配。”

朱元璋等人均是聽得一頭霧水。

“任先生,您能不能就別賣關子了,啥是再分配啊?”

任以虛端起一旁的水杯,潤了潤嗓子之後,繼續說道:“老爺子,您覺得,咱們村子裡,最理想的狀態是什麼?”

“最理想的狀態?”

“那當然是家家戶戶都有糧,娃娃們有書讀,老人們都有人養著,對,逢年過節還得能吃上一頓肉。”

這就是朱元璋最質樸的想法。

當初在鳳陽,朱元璋如果能過上這樣的生活,就是掐死他,他也不會出來起兵造反。

這麼好的日子,傻子才造反!

任以虛卻在一旁笑道:“但是實際上呢?”

在一旁的朱樉脫口而出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說罷,朱元璋便狠狠的瞪了一眼朱樉。

大明又不是亂世,離那一步也遠著呢!

被朱元璋瞪過的朱樉,也不得不悄悄的低下了頭。

而朱元璋則是在一旁簡單的說道:“有的窮,有的富。”

任以虛微微頷首:“天道者,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個時候,就需要公家出來,進行重新分配,將富戶家裡的錢,分給窮苦的百姓。”

“這也就是所謂的再分配。”

“而教育,便是再分配之中的,重要一環。”

“這筆錢可以想辦法,讓富人多出,或全出,窮人少出,或不出。”

“只有這樣,窮人才有出頭之日,而富人也會,時時感覺到壓力,從而奮進。”

“如此一來,全村的生產效率,才會被提到最高。”

“窮人不會一直窮,富人不會一直富,這樣一來,才能真正的做到,家家有糧,娃娃們有書讀,而老人有所養。”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