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蕭二公子多想,卻見姜若離一邊向他走來,一邊調侃道:“嘿喲,這不是堂堂蕭家二公子,未來的帝師大人嗎?這等天驕也會這般女子作態?不就是今天要去下個聘罷了,也能緊張到仰仗那兩口黃尿湯子分心?你……”
想來是門前小廝偷摸看到了蕭二公子的這般景象,向姜若離告了狀。
話未說完,蕭俊辰一個箭步飛身撲來,姜若離一時愣住,感受到兒子那平日裡驕傲儒雅的身軀此刻竟如此依戀地貼在自己懷中。
恍惚間,她彷彿聽到了蕭俊辰低聲呢喃了一聲“孃親”,那聲音將她帶回了十幾年前的一個下午——那時的蕭俊辰還是個頑皮的孩童,因被後院的大白鵝追趕,躲在她懷裡尋求庇護。
姜若離滿眼愛憐,嘴上卻依舊不饒人:“成何體統,成何體統……這世人稱頌的‘北詭通,南毒昊,溫文儒雅蕭二少’,就這般?怎麼如今倒像個沒斷奶的娃娃?若是讓外人瞧見,豈不是笑話?”言語如此,摟著兒子的手卻不曾有一刻放下。她也記不清上一次就這般抱著自己的兒子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是啊,她兒子是名滿天下的少年英才蕭俊辰,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是未來的大夏帝師,也是大夏國曆代最年輕的帝師,肩負家族榮耀。蕭二公子自幼聰慧善謀,素有上古遺風,仁義厚道,雖未正式任職,卻因才華橫溢,年紀輕輕便被特許入閣議政。如沐婉歌一場宮宴一首詩一樣,蕭俊辰也是僅憑一份奏章便得此榮光。
數年前,蕭尚書曾代蕭二公子向當今陛下上書治國六策,其中詳細分析了大夏國當下國政的利弊,重點對國防、水利、稅收、海貿、民生、官吏選拔等做了一系列的變法更新,觀點與文筆皆豔驚四座,才情橫溢,引得滿朝文武讚譽不絕。夏帝閱後大喜,當即下旨由內閣統籌實施,數年間各城郡大力推行新政,大夏國幾年間國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朝野上下無不稱頌蕭二公子之才。皆讚揚,蕭二公子雖年少,卻已深諳治國之道,其智謀與膽識,實乃大夏之幸。
自此,蕭二公子與北邊大虞國國師謝文通,南邊南理國丞相獨孤昊齊名。未來三個國度無論內外爭亂,或許這三位不世之才在這方舞臺上都將是舉足輕重的角色。那兩人,均是年過花甲。而他蕭俊辰未及弱冠,卻已躋身於這風雲變幻的舞臺之上。
此刻,姜若離懷中的蕭俊辰,雖已是名震天下的少年英才,卻仍是她心中那個需要呵護的孩子。蕭俊辰那份“記憶”中與自己的母親已然是天人相隔,如今再次相見自然是悲喜交集。他平復心情後,不捨地鬆開母親,退後兩步,恭敬地行了一禮:“給母親請安,孩兒糊塗,多飲了些酒,讓母親擔心了,還望母親見諒。”
蕭俊辰片刻間已然恢復了他那儒雅的氣質,只是姜若離若有似無地感覺到,兒子似乎與從前不一樣了。似乎,多了一些人間煙火的滄桑;似乎,多了一些殺伐之氣。
“哎,你這孩子……這是我讓周嚒嚒給你煮的一碗醒酒湯,你飲罷便好生收拾一下,待會兒還要去沐府呢,臭小子,莫要耽擱了時辰,讓沐家姑娘等著急了。”
大夏國的習俗,男女婚事分下聘、定婚、迎娶三步。下聘是由男子準備聘書及禮物,自行登女方府門向女子長輩呈上聘書,男子家中長輩是不參與的。如女子同意便將自個兒的生辰八字交付男子,根據雙方的生辰八字推選出黃道吉日後,男子將再請得一德高望重的人為媒,寫定婚書。最後雙方長輩在主持操辦迎娶事宜,這般規矩,倒是促成了自由戀愛的發展。
蕭俊辰感受到母親的關愛,輕聲答道:“孩兒知道了。”隨即接過來母親手中的碗,一飲而盡。剛剛的深情擁抱卻是讓這醒酒湯灑了出來,僅剩下少許,姜若離見狀,無奈地搖了搖頭。
蕭夫人一番叮囑後自行離去。望著母親離開的身影,蕭俊辰一番遲疑後,便走到了書案前,又是一番思索後,竟是寫下了兩本聘書,揣入懷中。隨後一番收拾,風度翩翩、玉樹臨風的蕭家二公子出了房門。
今日他穿著一襲做工精緻,用金色絲線點綴著花紋圖案的黑衣長袍,袍身用金色絲線繡著繁複的花紋,顯得格外華貴。但見他翻身騎上一頭高大的駿馬,向著沐府方向而去。隨行十輛馬車滿載著各式的奇珍異寶,車隊的浩蕩彰顯了蕭家的雄厚實力與對這門親事的重視。沿途百姓紛紛駐足觀望,議論紛紛,讚歎不已。
江都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曆史的古都,承載著無數王朝的興衰與歲月的沉澱。
西邊是延綿不盡的雲禱山脈,山勢巍峨,雲霧繚繞,彷彿是天界的屏障,守護著這片古老的土地。
北邊是道教名山三清潭,山清水秀,靈氣逼人,傳說中弘恩道長於此修煉成仙,留下了無數神秘的傳說。
南面有桃山,春日裡桃花盛開,漫山遍野如霞似錦,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前來吟詩作畫,俊男俊女前來尋覓姻緣。
東邊的雲江橫穿中陸平原,江水滔滔,宛如一條巨龍蜿蜒東去,直達東水城,成為江都與外界聯繫的重要通道。
城內古建築鱗次櫛比,繁華與古樸交織,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商鋪林立,酒旗招展,市井喧囂中透著一股歷史的厚重感。
正是這方水土,孕育了蕭俊辰的才情與氣度。
他自幼生長於此,耳濡目染,深受江都文化的薰陶,舉手投足間自有一股不凡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