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已買完,二牛都沒時間歇會,就去給客棧的客人們送晚飯、提熱水去了。
江知雪好不容易把江氏哄回屋先洗澡去了,自己則去後面將廚房收拾好,等到江氏洗好了,她剛好再換水回去洗洗。
等終於都忙完了,已經快到亥時了。
因著晚上要分銀子,呂掌櫃便將晚上見面的地點換到了另一間沒人的人字號房間。
二牛將今天的收益連本帶利的一大袋子錢,都“嘩啦”一下倒在了桌子上,除了早上綠雲給的一個銀殼子,別的都是銅板。
在場的四人都被眼前這一堆的銅板鎮住了,呂掌櫃雖然天天手裡過錢,可也沒有一下子看過這麼多的銅板。
呂掌櫃嚥了口口水,道:“咱們先數數一共掙了多少,再除去我這邊買雞和調料的成本,最後看看淨賺多少。”
呂掌櫃看著二牛道:“二牛,你先說說買雞今早花了多少錢。”
二牛道:“平常一隻雞是三十五文錢左右,因為我買的多,一隻雞是二十八文錢,一共是六十隻雞,那就是一千六百八十文錢。”
呂掌櫃點頭,道:“調料、油還有柴火錢,咱們一天就算是二百文,那我這本的成本就是一千八百八十文錢。”
呂掌櫃用筆在紙上一一寫下來,又讓幾人幫忙數了幾遍桌上的銅板,道:“我們今兒個一共賺了四千五百八十文錢。”
“除去成本還剩兩千七百文錢,知雪姑娘、江夫人,你們自己算算看是不是這樣。”
江知雪笑著頷首:“呂掌櫃算的沒錯,咱們今兒個淨賺兩千七百文,一家一半的話就一兩三錢五分,麻煩呂掌櫃給我整的銀子,這麼多銅板我可不好放。”
呂掌櫃笑著應允,心下對這個生意也很是滿意,一日賺一兩三錢,一百日就是一百三十五兩,一年就是近乎五百兩銀子,這還是因為今兒是第一天試營業,若是每日再多加上二三十隻雞……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牛:???
江氏:嗯嗯嗯?
江知雪:呂掌櫃,你別再發癔症了。
接連十來日後,客棧門口炸雞生意越來越紅火,連一些城外的百姓都慕名而來,甚至有些路遠的,直接歇在了客棧的大通鋪,就是為了第二日可以早點排上隊。
這樣一來,間接帶動了客棧的生意,呂掌櫃自然又是樂的合不攏嘴。
可隨著每日人流的增加,江知雪從每天的六十隻雞,增加到了每天一百隻,工作量急劇增加,連呂掌櫃和其他幾個小夥計,在不忙的時候也都被拉來幹活了。
可就是這樣,江知雪每天還是忙的腰痠背痛,她直接讓二牛在定雞的時候,每隻雞加一文錢,讓賣雞的老闆按要求在家處理好雞,然後用牛車給她們送到客棧來。
就這麼過了一個多月,雖然錢都掙得不少,可人著實累的不輕。
尤其是江氏,因為炸雞的秘方不能外漏,廚房基本上只有她和江知雪,這一來二去的,難免有些勞神。
在又一日的工作結束後,江知雪在泡澡的時候,終於下了狠心,打算和呂掌櫃商量一下,盤下一間鋪子,專門做小食店。
呂掌櫃一聽要另開鋪子,就是眉頭一皺,這……
二牛也點頭贊同:“叔,這外面每天排那麼老長的隊,既影響咱們和周邊鋪子做生意,又容易發生擁擠踩踏的事,您沒瞧見這兩天衙門的衙役們來的都勤快不少嗎?”
也是最近,江知雪才知道二牛原來是呂掌櫃的親侄子,她就說老奸巨猾的呂掌櫃,怎麼這麼信任二牛和她,原來是早就悄咪咪的放了個暗哨在這。
呂掌櫃蹙眉:“可這一時半會的,哪有合適的鋪子,況且這鋪子是租是買?”
江知雪道:“嗯……我覺著還是盤一間鋪子吧,咱們這個月的分紅不是還沒分嗎?就先不動,留著買鋪子,要是租的話,房東瞧著咱們生意好,萬一反悔或者加價什麼的,就得不償失了。”
她眨了下眸子,又輕聲道:“對了,咱們這些人手壓根就不夠,等鋪子尋到了,咱們再買兩個人吧。”
不等呂掌櫃說話,江知雪就笑吟吟地解釋:“買人的銀子就不用呂掌櫃出了,我娘身子不大好,我本也想買兩個人替了她,讓我娘歇著養養身體。”
呂掌櫃笑著誇了句“江姑娘真是孝順”,這樣他也安心,買人不用他出銀子,買來的人就是江家的奴僕,以後也不用扯皮,況且江家炸雞的秘方,也不方便被外人知曉,這買來的下人來做,也最靠譜了。
倒是二牛,他本就對這條街十分的熟悉,平時招待客人和採買都是他,他知道的消息自然比江知雪她們多很多。
“叔,要是想盤鋪子的話,離咱們不遠處就有家早點鋪子不想做了,要八十兩銀子才賣。”
“街尾還有一家要賣鋪子的,這家後面帶了個一進的小院子,不過價格貴了一倍,要一百五十多兩……”
江知雪道:“街尾那家原來是做什麼生意的?又為什麼要賣鋪子?”
二牛撓了撓頭,揶揄道:“原來是賣酒的,聽說是因為在街尾,位置不太好,開了兩年都在賠本,實在是開不下去了。”
呂掌櫃一嘆:“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看來這話也不完全對啊。”
江知雪倒是對這間鋪子很是感興趣,原來是賣酒水的,那想來外間是有供客人喝酒的地方,後面有一進的院子,剛好可以安置買來的人,且她和她娘也不好一直住在客棧。
翌日江知雪起了個大早,利索的把雞貨都清洗乾淨醃製好,叫著二牛帶著她去看看街尾的酒鋪子。
好在都在一條街上,路程也不算很遠,只小半盞茶的功夫就到了。
聽說他倆是來看鋪子的,酒鋪子的東家熱情的領著二人裡外都逛了逛。
“哎,要不是家裡老父母實在不願意來豐城,我哪裡捨得賣哦。”
江知雪暗笑,這老闆也是個聰明人,只說是想回家贍養父母,絕口不提鋪子生意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