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如霜和楊志勇就這麼目瞪口呆地看著。
看著張細妹往大門口地上一坐,雙手拍打著地板。
那悲痛欲絕的聲音,比剛死了爸媽還淒涼。
“蒼天啊,我張細妹命好苦啊!沒日沒夜在地裡幹,養的豬和雞鴨,全換了錢;但凡哪裡需要力氣活,就往前衝,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掏心掏肺供老四上學,他吃肉,我們全家喝粥,好不容易供他讀了大學。
如今他為了一個沒生過他沒養過他,甚至沒給他吃過一碗飯的女人,拋棄我這個生他養他的親媽。
造孽啊!造孽啊!”
臨近過年,村裡人都呆在家裡,而在今日之前,全村的人都知道村裡唯一的大學生楊志勇要帶城裡媳婦回家。
這都有勞了恨不得讓村裡的每隻雞都知道的張細妹。
張細妹這嗓子一吼,一直等著八卦的村民不知從哪全湧了出來,連村長都來了。
“細妹,你這是怎麼了?今日不是你家老四回家了嗎?怎麼……”
張細妹一看,好傢伙,不到一分鐘,黑壓壓的一群人,圍在她家門口。
按以往,好面子的她,肯定不會讓外人看見自己那麼狼狽的樣子。
但是現在她能有多慘就演得多慘,剛拍打了地面的手,往臉上一摸,烏黑烏黑的。
剛說話的老婦是她的鄰居張蘭心,這張蘭心平時沒少跟張細妹明裡鬥暗裡鬥。
但是自從楊家老四考上大學成為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還拿到海城戶口,在海城工作。
張細妹的腰桿更直了,張蘭心也不得不避著點。
今日,見張細妹哭喊著老四的不孝,張蘭心第一時間衝了出來,心跳加快。
今日定是她血洗前恥的時候。
肯定是楊老四回來給了張細妹莫大的委屈,她一定要將張細妹的恥辱公之於眾,將楊老四這個楊家之星拉下神壇。
還沒等張蘭心套話,楊志勇就跑了出來。
一見黑壓壓的人,都是村裡的叔伯嬸子,不遠處還有拄著柺杖來的阿公阿婆們,後面跟著一群泥娃娃。
額頭上的青筋都要蹦出來了,“媽,你幹什麼呢,讓人笑話。”
拉著張細妹往上提,但是張蘭心拉著另一邊不放手。
“志勇啊,嬸子知道你是村裡最有出息的。你媽怎樣含辛茹苦將你養大,供你讀書,咱們村裡的人可都知道的。
如今,你有了新婦就苛刻老孃,這說出去,咱們整個村的人都會蒙羞的。”
“就是,這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吧。”
“可不是。城裡人就是不一樣,為了一個未過門的女人,將親媽逼得要死要活的。”
……
本想拉張細妹回屋的楊志勇,被眾人圍在中間。
“叔伯們,嬸子嫂子們,我剛回來,我媽就是有些激動。我先扶我媽回屋休息。”
“我再激動也不會這般想讓上天做主啊!”說著,不等別人扶起,張細妹一股溜站了起來,大冬天的,地上還挺冷了。
“村長,嫂子,你們說,哪家兒子沒結婚,不給家裡一分錢的,孩子們都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還是自己長大的?
更別說像我們家老四這樣讀了大學的,他可是咱們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這麼多年,我們楊家為了供老四上大學,過得是什麼日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圍觀的人都點點頭,本來按楊家這樣的家境,日子應該挺好過的,楊老頭是受傷部隊退下來的,不僅有補貼,村裡還有間小賣鋪。
孩子們都長大了,本是等著享清福的,卻為了老四去城裡讀大學,將家底全掏空了。
“志勇啊,你媽可一直以你為傲的,你怎的比沒什麼文化的人還不孝順。你這樣會遭天打雷劈的。”一旁的張蘭心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心裡的確為張細妹出氣,但是更多的是,為自己出氣。
這麼多年了,張細妹唯一的希望,卻是個不孝子,這是多麼大的諷刺。
一直壓在張蘭心頭上的石頭總算被搬走了。
再好的兒子,不孝順,不為家裡著想的,有什麼用?
圍觀的眾人都是這麼想的,連爸媽都不顧,還能指望這人為村裡的其他人出什麼力嗎?
一想到未來也沒什麼能靠得上的,第一個大學生又如何,村民們看楊志勇的目光沒了以往欽羨和奉承。
“媽,你快跟大家說啊,我工作後的錢不都給你了嗎?都在剛才的存摺裡。”楊志勇承受不住眾人鄙夷的目光。
他從來都是村裡人的榜樣,即使在老一輩人之中,也能得到他們不一樣的對待。
肯定是剛才袁如霜的態度刺激了他媽,等緩過來後,他媽還是最疼愛他的。
到時候別說存摺裡的錢,連家裡的錢,也會全部到他手裡。
再買條金項鍊給袁如霜,再大的氣也沒了。
眾人將目光轉向張細妹,恨不得知道那存摺有多少錢。
“這存摺上的錢都是給媽的?”
張細妹捏著存摺,雙眼淚目。
“當然是給你的。”
“密碼是多少?”張細妹將楊志勇拉到一邊。
眾人也知曉不能聽,退後了一大步,還紛紛轉過身去。
楊志勇無奈,只能附在張細妹的耳邊,用只有兩個人聽得到聲音將密碼告訴她。
“老四啊,咱們家供你上大學不容易,你知道當初為了你的學費,你二姐被逼嫁給了許家,你三哥被逼讀了師範,你……”
“媽,我知道。我一定會為努力讓家裡所有人過上好日子的。”楊志勇打斷了張細妹的話。
“哎,你哥哥姐姐有自己的家,以後更多要靠他們自己,你有能力就多幫襯一些。
只是爸媽……”張細妹看了看又圍上來的人群,將心裡的滿意壓了下去,“你爸的腿不好,你媽又只是個沒什麼文化的農婦,以後老了,幹不動了……”
“放心,媽,我會給你爸媽養老的。”
聽了楊志勇堅定的話,人群中又出現了一聲聲的稱讚。
是的,就是這樣的聲音和目光。
楊志勇很滿意現在的輿論。
反正爸媽現在還年輕,等要養老都是二三十年後的事了,誰記得今天說過的話。
況且他不是長子也不是幼子,憑什麼他養老。
到時候他在海城立足了,這地方,估計一年到頭也回不了一次。
“我就知道你是個孝順的。”張細妹走到村長跟前,“村長,你看,孩子那麼孝順,在各位叔伯的見證下,這孩子說要養我跟他爸。”
“兒子養爸媽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村長看了眼張細妹,她就是對老四太過嬌慣了。
村裡的孩子,長大了哪個不養爸媽的,哪個不交錢的?
張細妹沒看村長眼裡的不屑,繼續一副為楊志勇著想的樣子。
“這孩子實誠,我這個當媽的也不能不為他著想。他一個人在海城也不容易,不能讓他跟村裡其他年輕人那樣,將工資全部上交。
我看就交一半吧,立個字據,籤個字。這樣,其他的孩子往後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說著,不知從哪裡掏出一個本子一支筆,遞給村長。
楊志勇眼見得有些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