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14章

各朝代很多人在驚歎文章。

而現在第二洋務小學團結學會。

鴉雀無聲。

團結學會成員,羅文章,陳海苳,張方萍和耿哲呆呆看著。

震撼文采和魄力。

這文章一旦發出,不知道惹的多少人惱怒。

但魏見星只是平靜開口:“接下來這份報刊,將會以批評虛浮奉行各類主義,不參與調研的文人為主。”

魏見星說話的時候,剛剛寫的文章也出現在羅文章眼前。

“街巷坊間多有書生空談”主義””理想”,終日坐而論道……”

只念了一句,羅文章就面色鉅變:“這……恐怕要得罪太多人。”

整個長沙,迄今經過調研再寫文章的大概只有他們團結學會了。

這種事,得罪的是整個文人圈子。

劉徹也盯著文章,搖頭不語。

如今在民國呆了幾個月,已經開始瞭解這個世道,他知道在這裡並不容易,尤其是得罪那些文人,這裡的朝廷有許多幕僚就是文人掛名。

教室寂靜,陳海苳,張方萍都沒說話,就連一向膽大的耿哲也沉默。

魏見星放下資料,凝視,目光從羅文章,張方萍等人臉上一一掃過。

她仍是那般目光堅毅,聲音多了幾分慷慨。

“如果得罪文人,能喚醒更多年輕的文人,吾輩在所不惜。”

從容聲音孤零零響徹教室。

在羅文章等人錯愕的眼神中,魏見星永遠平靜,近乎固執。

“大國來臨之前,總要面對腥風血雨。”

“若要付出代價,為什麼不能是我?”

這一刻,魏見星伸手,輕輕揉著劉徹腦袋。

“現在上海有租界,福建有租界,漢口,天津,重慶……”

“那還是我們的大國嗎?不是,那是洋人的國中之國。”

“我希望我的孩子在新的大國長大, 他們驕傲自強,堂堂正正,走到任何地方,可以自豪的告訴那些洋人,他們來自新大國!”

彼時,團結學會開始達成意見一致,黑報刊迅速發表了這篇文章。

白雲樓外,黃包車伕朱老二正和戲子小辮子一同看著最新的報刊。

小辮子認字多過朱老爾,也讀過不少戲文,如今激動的唸誦。

“長沙絲廠女工,日作十二時辰不得飽食,湘南佃戶,歲收十之七八盡輸田主……”

一旁等活的黃包車伕裡,幾個瘦弱的中年漢子認真聽著,狠狠攥拳拍手。

“好!說得好!”

“這麼多年了,終於有讀書人敢站出來替咱們說幾句話。”

“咱們這些臭拉車的,每天十幾個小時,還不是吃不飽飯,照樣餓肚子!”

“那些大人物整天就知道說什麼西洋制度,誰管過咱的死活。”

就連戲班子白雲樓的班主,如今都靠在門邊聽著,眉頭驟然挑起。

“好文章!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才是做學問!”

但也有人陰沉著眸子,臉色鐵青。

那是跟隨兵閥革命,前段時間才發表了諸多文章的讀書人唐書青。

這文章裡一字一句,就差沒指著他鼻子怒斥,不調研發文章的書生了。

“好什麼好!一群下九流,懂文章嗎?”

“一介女子,妄言變革,她參與過革命嗎?什麼團結學會,囂張跋扈!”

另一名在大公報上發佈文章,自覺又鼓勵了百姓民主之心的讀書人陸仟同樣氣的幾乎站不穩,破口大罵。

“跳樑小醜,讀過孟德斯鳩嗎?知道西方數次革命時間經過嗎?誰不是從思想開始改變!”

“走,我等倒要看看,這位‘學富五車’,點評吾等的大人物,究竟是個什麼模樣!”

聲音不加掩飾,傳入朱老二,小辮子等人耳中,一時間引得眾人怒目而視。

長沙,夫子廟。

“王兄,可看過那團結學會的文章了?”

“這女子神氣的很吶,張口閉口便是不調研不準做文章。”

王潭眯著眼睛,撫髯冷笑。

如今這些都是前朝遺老,如今朝堂不復,只能寫寫文章,自不由為之憤怒。

“聽聞此女就住在土地廟,吾等今日索性前往,找她問個清楚。”

“若是能願意道歉也就罷了,否則,拆了她的破廟!”

十幾個中年,老年讀書人群情洶湧,擼起長袍衣袖,怒吼開口。

這次文人的確很多,以王潭為首,二十餘人,四十多個侍從僕役,氣勢洶洶,浩浩蕩蕩從犁頭街出發,前往土地廟。

期間黃包車伕,力工等過路時,分明還看到那些僕從手中高舉著批醜女會四字橫幅。

車伕朱老二跑得很快,先一步到土地廟告知了魏見星。

彼時王潭等人已至門外。

走出時羅文章瑟瑟發抖,陳海苳面無血色,張方萍吞嚥口水,額頭滲出汗來。

少年耿哲等人看著這些趾高氣昂的老書生,一個個揹負雙手,似要興師問罪。

圍觀的百姓很多,跟隨來的車伕,好事的中學生,還有一群看熱鬧的農戶。

赫然不啻於一場身敗名裂。

“魏見星,出來!”

天色陰沉,門外氣勢洶湧。

土地廟的破門內。

魏見星一手牽著嬴政,一手牽著劉徹,衣衫寒酸,從容走出。

嬴政眯著眼睛,神色微冷。

他不喜歡這些人高高在上的姿態,他們應當低頭。

劉徹面無表情,甚至懶得多看他們一眼,這等氣勢,他不屑理會。

但他們在擔心短髮母親。

這種世俗的欺壓很可怕,容易讓人心智蒙塵,一蹶不振。

中年書生劉雨志冷冷打量著魏見星,看她瘦瘦小小,不由得不屑,他於是最先開口,高高在上的語調抑揚頓挫。

“你便是魏見星?我來問你。”

“身為女子,德言容工又修了幾樣?三綱五常可曾記得?偏要學習男子讀書。”

“那便算你書生,四書五經不知讀過幾部?儒家法家不知可能區分?禮樂教化又懂得多少?”

“你所謂團結學會,如此大言不慚,不過是引人注意的跳樑小醜,懂的如何救國嗎?”

王潭幾名年邁遺老抽著煙,也在戲謔看著。

遺老在看,文人在看,黃包車伕朱老二隻覺得心都快跳出來。

這麼多人面前的詰問,幾乎等同審判。

這一刻,萬眾矚目下,魏見星動了。

她衣服很破舊,袖子上甚至打著補丁,在門外爐子上忙活著煎草藥,一邊扭頭看著。

“1842年,大清割港島於英,被迫五口通商。”

答非所問,偏偏第一句就讓王潭等人變了臉色。

魏見星不慌不忙,一邊煽火,一邊繼續開口。

“1860年,洋人佔據北平,慈谿北逃,再籤條約,增開口岸。”

“1885年,大清承認東南附屬國歸於洋人,不戰而敗。”

“二十年前,大清敗於島國,割讓跆島,允許島國兵駐紮京師,一國王都。”

“十四年前,大清斬義和團,討與國之歡心。”

“直到去年,德國戰敗,國際不認山東歸還,做為禮物轉交島國……”

一字一句,於鴉雀無聲中浮現,振聾發聵!

此時王潭幾人面色鐵青。

但魏見星依舊平靜,宛若陳述。

“國人以為遭此古今未有之大變局,當與時而動,變法圖強。”

“康梁變法,依靠大清,失敗。”

“黃先生變法,依靠兵閥,再敗。”

“辛亥革新,如今仍是兵閥各自割據。”

“故。”

這一刻,魏見星拍手,平靜起身,目光掃向面前眾人。

“今日之新法,不在兵閥,而在吾四萬萬民眾每個人身上,在文人,也在黃包車伕,在佃農,在碼頭工人!”

“讀書人要救國,首先要變自身之法。”

“足可自我變革開始!”

魏見星氣勢再變,目光鋒銳,氣息竟讓王潭諸人喘不過氣。

嬴政第一次看到這麼有趣的文人,這般說辭,前所未見。

王潭眾人面色變了,放下煙桿,咬牙開口。

“你一介女子,懂什麼天下大勢……”

話音未落,魏見星聲音清脆,仍舊從容,目光灼灼,伸手一指王潭背後僕從。

“被伺候的大老爺們。”

“君可知土地一年幾次收成。”

“君可知灌溉誰先優先?”

“君可知百姓家境,是否願為之伍?”

一次次逼問,氣勢更是一次強過一次,王潭一時竟說不出話來,面色蒼白,惱怒至極。

魏見星昂著頭,宛若鬥士,彼時指著嬴政,劉徹兩人。

“這孩子於無人巷弄撿到,他們也在自發學習,他們未來也願為這片大地造福,而不是耀武揚威,只知道滿肚三綱五常,之乎者也!”

彼時現場死寂,王潭幾人臉上青紅不定,咬牙轉頭,暴怒丟下煙桿,良久,才顫抖開口。

“走!”

羅文章幾人愣住,耿哲最先開口,激動不已。

“老師說得好!好樣的!”

冷風中,劉徹第一次點頭認可。

有趣的文人之言。

但他也慶幸,看著短髮母親。

幸好大漢無這般之人。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