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洪武年。
朱元璋剛下令斬殺李善長,以謀反罪。
彼時他落寞抬頭,看著光幕上女子一人面對氣勢洶洶數十文人, 從容而立。
朱元璋神色逐漸變了。
這位心狠手辣的老皇帝眯起眼睛,生平第一次牴觸。
“晚年帝王改造……”
捏著龍椅的手在泛白。
“咱不能被選中,一定不能!”
大宋。
紹熙五年,如今朱熹正在湖南平定百姓舉義。
看著這群揭竿而起的湖南百姓,他也轉頭看著光幕,喃喃開口。
“一般的瘦骨嶙峋,一般的面色蠟黃……”
似乎各個時代的百姓總是如此苦的。
他忽然沉默,苦笑起來。
自己這一生憂國憂民,自詡治學嚴謹,仁愛百姓。
但似乎自己這些年一直都在追求心性,追求修心。
魏見星的聲音仍在耳畔,振聾發聵,他不由揹負雙手,默默思索。
腳踏實地,真正為民文人該如何?
朱熹繼續看著光幕,耳畔學生少年的歡呼聲不絕於耳。
土地廟外,歡呼的不光是學生,還有跟著一起來的朱老二這些平民。
他們看著那群文人氣勢洶洶的來,也看著他們灰頭土臉的走。
他們都在盼望魏見星贏,因為,只有她在幫助自己這些老百姓。
歡呼聲和掌聲中,嬴政也在盯著那群文人背影,眯著眼睛。
只有他沒歡呼。
歷朝歷代,這種人最是小氣。
此次論道輸了,只怕不會善罷甘休。
…….
果然。
光幕新畫面中。
次日清晨,團結學會小組成員耿哲和羅文章幾人先後面色難看,抵達土地廟,對魏見星彙報。
“我早上出去賣報的時候,被十多個賣報的報童圍著,說我鬧事搶生意,報刊被他們搶了。”“犁頭街那邊的警員今天一個勁的追著我找麻煩。”
“我也是,坡子街橫街那邊,每一個打算來買報刊的,都被好幾個小混混威脅,我一份都沒賣出去。”
這種瑣碎煎熬,足夠把人逼瘋。
耿哲幾人都垂頭喪氣,又無可奈何。
嬴政始終坐在稻草堆裡,看著短髮母親。
殺吧,只有殺才能解決混亂。
他很想替短髮母親殺。
但魏見星是唯一沒有沮喪的,反而平靜安慰著羅文章幾人。
“那些文人不讓我們發,是因為辯不過理。”
“他們只能拼命掩蓋我們,來證明他們的錯誤。”
魏見星站在人群中,眼睛裡永遠充滿鼓勵和生機,陳述開口。
“真理,是不可能被淹沒的。”
她率先拿起桌上印刷出的黑報刊,走上街頭,這次他們不售賣,開始像傳單一樣發出!
磁業公司員工,楚善書局印刷師傅,瀏陽振華昌廣告,甚至振華製造工廠工人社團都開始接到傳單,上面寫著關於文人實踐的文章。
振華製造工廠大門外,青年工人盯著黑報刊,歪著腦袋。
“你們這圖什麼?”
“印刷報刊不去售賣,一點錢都不賺的。”
魏見星停下匆忙的腳步,看著這名工人。
“哪怕以後有一個學者,讀書人,看到文獻,知道開始實踐調查,而不是藏在書齋,那也是值得。”
她轉頭盯著碼頭那些力工,骨瘦如柴的黃包車伕……
“這片大地未來很難,需要很多人實踐,艱難的往前走。”
她眼睛很亮,始終保持極致的冷靜,唯獨靈魂,赤誠熱烈,從未更改。
嬴政跟在後面看了許久。
短髮母親沒有選擇以暴制暴,而是繼續做事。
這種人,潤物細無聲。
或許她真的能有一絲機會改變。
……
大唐,貞觀十九年。
房玄齡老了許多,如今在長安抬頭,仰望天穹。
當魏見星開口那一刻,他逐漸沉默。
這個後世女子,當真心志如鐵。
房玄齡這才意識到,無論經歷什麼危險,挫折,苦難,魏見星似乎從來都沒有抱怨過。
她只是一味的尋找正確的道路,然後全力以赴,腳步不停前進。
“如果……”
他偷偷看了一眼依舊自信的李世民。
如果這位陛下前往那個時代,又會如何?
大明。
正統六年的大水沖垮了太多堤壩,剛剛指揮加固的于謙疲憊的甩開官靴裡的泥濘,抬頭看著。
“改變世道,改變晚年帝王?”
他著重盯著魏見星。
這女子一路走來,氣魄太強,若當真能改變晚年帝王……
他忽然有些期待。
如果大明太祖朱元璋也在那個世道,又該如何?
屆時帶著一群帝王的魏見星,能走到哪一步?
現在是三月中旬,長沙天氣依舊冷的厲害。
經歷了對抗長沙文人。
團結學會的報刊終於得到發售。
而魏見星也到了離開的時候了。
魏見星手裡的藤編行李箱有些老舊,裝了一點衣服,現在她正在收拾土地廟的筆墨紙硯。
直到把硯臺洗乾淨,放到行李箱,她扭頭的時候,剛好看到嬴政和劉徹兩個孩子乖乖的站在一邊,還像模像樣的各自揹著一個小布包。
“小政,小徹,我要去上海了,我給你們找好了人家……”
她其實考慮過要把兩個孩子送走。
但無論是小政還是小徹,都沒說話,只是抓著她的衣角,小手攥得很緊,就那樣平靜倔強的看著她。
眼看著兩個孩子非要跟著自己,魏見星蹲下身來,輕輕揉著他們的腦袋。
“你們確定要跟著我去上海嗎?”
兩個小傢伙點頭。
嬴政平靜看著遠處,內心默默開口。
我倒是要看看,民國所謂上海北平,有什麼天驕。
劉徹更多的是盯著短髮母親。
他其實一直都在等,等這個短髮母親崩潰,等她發現自己的百姓之道,民主之道救不了這個世道。
他會用行動告訴短髮母親,亂世,唯殺!
收拾好一切,魏見星帶著兩個孩子開始做準備。
一個裝衣服的藤箱,三套衣服,筆墨紙硯,兩個孩子的衣服,就是全部的行李了。
魏見星換上一身有些掉色,但依舊乾淨整潔,沒有補丁的學生裝和黑色長裙。
兩個孩子也換上白色短褂子和小棉褲。
上午魏見星去火車站買了車票,是下午的車,之後她帶著車票,行李和孩子趕往第二洋務小學。
進行告別。
團結學會少見的全部聚齊。
以羅文章,陳海苳,張方萍為首的文人,以耿哲為首的學生全都在。
一群人站在教室內,沉默壓抑的盯著女子身影,離愁別緒總是傷感。
但魏見星沒時間浪費,忙碌的一邊整理資料,一邊開口。
“學會的調研不能停,要繼續幫助,目標不要只盯著工人和市區,要多去鎮子,村子裡看看那些佃戶和手工業百姓。”
“黑報刊的主筆接下來就交給羅文章,記住,不要那麼謹慎,不要怕得罪人,也不要怕爭辯不過,辯不過的時候,說明道理不在手上,思想變革,一定要謹慎調研,大膽發言。”
“文人實踐每次發表之前,一定要附上詳細的調查數據,用事實證明我們的對錯,一定要親自去,親自看,海苳和方萍心細,要監督起來。”
“接下來,我會去上海仲甫先生創辦的新青年看看,那裡有真正的活躍思想,不僅是國內的,還有諸多洋人變革案例。”
羅文章,耿哲一群學會成員都默默點頭,調整情緒,送別魏見星去火車站。
走到校門口,穿著長衫的中年老師出現在送別的人群中,跟在他身後的,赫然是十幾名第二洋務小學的老師。
他們沒說話,只是平靜跟著送別。
西山中路,神父小學的幾十名學生,昔日被魏見星領著奔跑的孩子自發跟在人群后面。
走到東山中路的時候,人群已經變多,黃包車伕朱老二,白雲樓戲班子的戲子小辮子,碼頭力工張大頭這些熟悉的面孔也開始跟著。
到小吳門,株洲段鐵路工人王炳和二十多個工人都在揮手,老佃農羅三娃站在人群裡有些侷促的想要說些什麼,最終只是憨厚的笑。
烏泱泱的數百人站在街頭,對著他們揮手。
這一刻,劉徹震撼視線中,聲音開始從四面八方匯聚,響徹!
“一路順風!”
魏見星沒哭,笑的燦爛。
“為新大國而前進!”
於是一群人站在寒風暮色中,扯開嗓子喊著,滿眼期望。
“為新大國而前進!”
劉徹也愣住,想到自己昔日從巷子被撿到,到如今的一切。
原來短髮母親已經開始影響這麼多人。
歡呼聲中,踏上火車,魏見星背影決然。
嬴政沉默著,看了一眼窗外。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種力量。
於是他愈發期待。
之後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