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那地的農村人有個講究,“好人不鑽月房”,人家自然不願跟著他回家求證,甩開他的手走了,走遠了回頭嘟囔一句:“你兒子遲早得讓你咒死!”
徐振華在後面喊道:“真的,我兒子唱山曲兒可好聽呢!”
然後他就唱:“呼延慶催馬往前行,眼前閃出汴梁城……”
不知是不是嘴上確實有毒,徐振華的兒子即將滿月時,得了感冒,高燒不退,緊治慢治就夭折了,徐振華兩口子因此消沉了一段時間。
然而,沒過多久,村頭村尾,田野地頭,又能看到徐振華夫妻手舞足蹈吹牛的樣子了。
“想當年我……”
“嗯,對,就是那樣的……”
兩年後的一九七一年,李玉花又產下一女,因文化人徐五仙雲遊未歸,沒念幾天書的徐振華,便根據當地農村人的習慣,給女兒取了一個十分普通的名字,叫做徐金鳳。
有了前車之鑑,這次徐振華沒敢吹噓女兒七天會說話,十天能吃飯,只是誇女兒長得賽如天仙。
小金鳳果然不負“父”望,剛滿十個月,就學會了走路;未滿一週歲,就學會了說話,而且口齒伶俐。
直到三年後的一九七四年,李玉花生下了二女兒徐銀鳳時,四歲的小金鳳已經學會給妹妹換尿布了。
在這期間,徐五仙回來過兩次,見兒子先後給他生下兩個孫女,沒生下孫子,黯然長嘆一聲,夾起打狗棒又走了。
又三年後,一九七七年,徐振華和李玉花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孕育,終於生下了一個兒子。
正當徐振華為給兒子取名犯愁時,徐五仙夾著打狗棒,風風火火地回來了。
徐五仙此次回來,幹了兩件大事。
一件事是,給親愛的孫子取了個超凡脫俗的名字:徐錦程。
徐五仙坐在缺了一條腿的凳子上,一手拄著盤得包了漿的打狗棒,一手輕撫著花白的長鬍須,搖頭晃腦地說:“錦程就是錦繡前程的意思。錦者,美好也,華麗也;程者,前程也,出路也。我孫子得此名,必會前程似錦,一路高歌猛進。”
另一件事是,蓋了一幢樓房,慶祝孫子滿月。
對於前一件事,村裡的人反響平平,他們並沒覺得“徐錦程”這個名字有什麼不同凡響之處,反而還覺得彆扭,遠不如“建國”、“勝利”、“志強”之類的名字親切順口。
後一件事,卻在村裡掀起了軒然大波。
當時當地的農村人,對於樓房這種東西,別說蓋和住了,見都沒見過,只是聽說過,據傳那是一種人踩在人頭上的房子。
所以,村裡的人都以為徐五仙是在吹牛,徐五仙嗤之以鼻:“一群沒見識的東西!”
有了兒子的徐振華,吹牛的慾望早已按捺不住,只是怕“嘴上有毒”,不敢肆無忌憚地吹,聽父親說要蓋房,立馬來了精神,也不論證一下,在蒼茫的大西北,世世代代用土坯建房,難得一見磚瓦的條件下,蓋一幢樓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就跑出去過“吹癮”了。
他唾沫橫飛地向人們描述著想象中的樓房的樣子,同時央請人們去給他家幫忙,畢竟這是全小隊和全大隊,乃至全公社前所未有的大事。
需要說明的是,褲襠村只是個小隊,官方全名為團結公社幸福大隊第八生產隊,因其地處兩條河交界的三角區域,酷似人的褲襠,故此得名。
其時剛入夏,葵花剛打掐完,小麥還沒熟,正是農閒時節,村裡的人也對蓋樓房充滿了好奇,便紛紛表示樂意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