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並不富裕,因而飯桌上也沒有幾個菜。
只有一個涼拌小野菜,和一個醃菜,沒有肉也沒有蛋,每人面前都是一碗豆飯,也就是大豆和粟米換在一起煮成的飯。
林雲溪瞧著這桌飯便沒了食慾,她雖然知道古代農家人的日子難過,可沒想到竟是這般難過。
“天賜,耀祖,快吃。”林老太將桌子上的菜一個勁地往林天賜和林耀祖的碗裡放,生怕餓著自己的兩個大寶貝。
林曉曉眼巴巴地望著桌上的菜,但始終沒有將筷子伸向那兩盤菜,只默默地吃著碗裡的豆飯。
林雲溪瞧見了,眼疾手快地夾起一筷子野菜,放入了林曉曉的碗裡。
瞧給孩子饞的,林老太也太偏心了。
林曉曉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她們姐妹倆平日裡都不敢夾桌上的野菜,沒想到姐姐今兒竟然這麼膽大。
還有之前在地裡的時候,姐姐竟然提出要分家,還同爹爹打了賭。
姐姐忽然變厲害了哎。
林曉曉望向林雲溪的眼神里充滿了崇拜。
而林老太則是狠狠地瞪了一眼林雲溪,賤丫頭竟然還想吃菜?
但想起等會兒要說的事情,她便忍住沒有發作。
等張氏收拾完廚房過來吃飯的時候,桌上的兩盤菜已經沒有了。
林老太見張氏來了,便放下了筷子,清了清嗓子:“老二兩口子,你們啥時候去借銀子啊?今兒我託人打聽了,村東頭的趙家有個姑娘,今年十五,長得好,性子好,家裡人也都正常,我瞧著剛好同耀祖相配。”
林耀祖聽完,眼睛亮了亮,卻沒急著說話。
得罪人的事兒讓他娘做就行。
林有才和李氏埋頭扒著碗裡的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得要多少銀子啊?”張氏訥訥地開口,眼神中帶著幾分憂慮。
林老太上下嘴皮子一碰:“不多,五兩銀子就行。”
五兩銀子??
眾人都震驚了,就連埋頭扒飯的林有才夫婦也忍不住抬頭驚呼。
要知道,林家一共五畝田,一年加上養雞的收入一共才不過十兩銀子。
而這十兩銀子除了吃喝,其餘都用在供林耀祖讀書上頭,一年到頭,家裡根本餘不下銀子。
林石皺著眉:“娘,這可是五兩銀子,哪家能拿出來?縱是去借也借不到。”
農家人的聘禮不過一二兩銀子,因而他之前才答應去借的,大不了有空的時候出去打打零工也就還上了。
可他娘一張口竟然就想要五兩銀子。
林老太可不管,高聲道:“我都仔細算了,聘禮加上操辦酒席的費用,可不得五兩銀子。”
“實在不行我再去找個換親的,耀祖的媳婦便不用出彩禮了。”
林有才不由得道:“娘,耀祖娶媳婦還得操辦?”
身為家裡的老大,他和李氏成親的時候都沒操辦,聘禮一過,媳婦一接便算是成親了,怎的耀祖就要操辦了?
那些銀子省下來多好。
“耀祖是讀書人,日後可是會飛黃騰達的,當然要大操大辦了。”林老太理所應當地道。
緊接著,她又補充道:“老大老二,你們兩家子也別說我偏心,等老三高中,咱們一家子都能跟著享福,我這是為了咱們林家好。”
“高中高中,這麼些年了連個秀才都沒考上。。”李氏在一旁忍不住低聲吐槽。
林老太抬眸:“李氏你嘀咕啥呢?”
李氏連忙堆起了笑:“我說娘您有遠見,三弟的婚事是得好好操辦,二弟一家子早些去借銀子才是。”
聞言,林老太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而望向林石和張氏:“也別耽擱了,明兒你們便去借銀子吧。”
五兩銀子,二兩做聘禮,二兩操辦操辦,她還能剩下一兩留著傍身。
林老太將算盤打得吧嗒響。
林石眼裡寫滿了為難:“娘,五兩實在是太多了。。。”
“爹!”林雲溪連忙出聲打斷,“五兩就五兩吧,我不想被賣,咱們大不了多借幾家。”
提到被賣,林石的心又被紮了一下,當即咬咬牙答應了下來:“行,五兩就五兩。”
總不能真的看著自家閨女跳進火坑。
林老太見林石答應了,瞬間笑開了花。
林耀祖也笑意盈盈的,對著林石道:“二哥,你放心,等小弟高中了,一定會帶著全家享福的!”
林雲溪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高中高中,只會畫大餅。
照她看,林耀祖哪兒有個讀書人的樣子,估計這輩子都考不上。
還有林老太,五兩銀子,她是真敢要啊。
正好她和她爹要打賭,索性就藉著這五兩銀子的口子,讓林家這群吸血的螞蚱長長記性。
飯後,眾人都回了各自的屋。
林耀祖美滋滋地想著媳婦,林老太已經開始計劃起那剩下的一兩銀子她該怎麼花了。
大房兩口方才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卻充滿了怨恨。
“憑啥林耀祖吃得最好,用得最好,連成親也要操辦,太不公平了。”李氏忍不住對著林有才抱怨。
林有才雖然名字裡有“才”字,但他絲毫沒有任何才能,長得賊眉鼠眼的,反而有些猥瑣氣質。
他在炕上翹著二郎腿:“二房都沒跳腳,你急什麼?反正不用咱家出銀子,再說了,娘對咱兒子天賜也挺好,咱倆混著就行了。”
“我就是氣不過,林耀祖也不知道啥時候能考上,萬一要是考不上呢?”李氏氣鼓鼓地道。
林有才卻無所謂:“考不上就考不上,反正家裡的活幾乎都是二房乾的,咱們也沒多大損失,更何況,咱還有寶貝兒子天賜。”
得虧他有個兒子,否則說不定在家裡會像老二一樣吃虧。
照他說,林石就是太老實了,那張氏也是個軟弱的,活該受欺負。
“行了,睡覺,咱們大房等著看熱鬧就是。”林有才堵上了李氏的嘴,不想再說這事了。
此刻,二房的屋內可以說是愁雲密佈。
林石緊緊皺著眉頭,張氏更是一口接一口地嘆氣。
“當家的,五兩銀子,咱明兒去哪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