錘石文學
一個專業的小說推薦網站

第3章

“瞧把你得意的……”長孫皇后微笑著,沒好氣說道。

她已經很久沒看見自家夫君如此開心了。

畢竟玄武之變,一直是他內心最深的一根刺,害怕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害怕遺臭千年。

“觀音婢!朕是對的!是對的!”李世民依然神情激動。

觀音婢只是微笑,寵溺的望著他,許久後才沉思著開口道:“按理來說,能被稱為千古一帝,說明我們大唐還是做得不錯的,只是在糧食排行榜上,卻還是進不了前三麼?】

見李世民能從其他民眾那裡得知自己王朝的歷史。

其他帝王也紛紛發問,也有不少人回覆他們的問題。

帝王們也根據零零散散的回答,在拼湊出屬於他們的歷史……

有些事情註定是藏不住的。

不過許多人,以及諸多帝王都有意不去接始皇帝的話。

人們不願意與一個歷史上的“暴君”走得太近。

這不利於帝王的名聲……

這讓嬴政頗為鬱悶,自己一統天下,結束了多國多年的紛爭,卻被世人認為暴君麼……

自己真的做錯了嗎?

【排行榜第三名,大明王朝,開始播放。】

天上的光幕畫面開始變化。

首先映入眼簾金碧輝煌的奉天殿內,怒視群臣的朱元璋。

“咱就是農民出身的,知道咱們種田有多麼不容易。”

“即日起,把戰亂中的無主荒地,逃亡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

計口授田由此誕生。

“現在沒有太大戰事,當兵的也不能閒著,平時也都給咱去種田。”

屯田制度得到延續和重視。

畫面一轉,又是一年,朱元璋頒佈了稅率降低的政策。

從元末的每畝三鬥降到了一斗。

且受災地區,統統免稅一到三年。

同時大興水利,修復古渠,共計4萬多處,在這歷史上也是不多見。

讓許多地方的耕田面積大幅度提升。

這讓剛經歷元末戰亂的天下!

得到了很好的修生養息的時間。

糧食產量急速增加。

許多百姓也漸漸能吃上飯,餓死的人數急速減少。

一片片生機盎然的農田呈現在世人面前。

到了明朝,前朝實驗的雙季水稻,在這一時期也得到技術突破,普及開來了!進一步增加了農民們的糧食產量。

……

【李世民:這位後世之君,竟是農民出身?】

【趙匡胤:雖然許多政策不少朝代都用過,但因為他本人是農民出身,所以更懂得農業,也更不容易被下面的人所欺騙,從這些政策來看,這位後世之君或許是一名愛民如子的皇帝。】

【李世民:這位後世之君,以後我們可以多多交流。】

【朱元璋:可以!哈哈哈!大道理咱不懂,但知道只要讓大家吃飽,就不會有什麼戰亂,咱父親,咱母親,咱大哥,咱大嫂都是被餓死的,咱知道餓肚子的滋味。】

朱元璋這話一齣,許多不知道明朝歷史的君王紛紛沉默了。

一個能成為皇帝的人,竟被餓死了這麼多親人。

確實是十分悽慘,也難怪他會親自過問農業一事。

就是曾做過質子的嬴政始皇帝,也無話可說!

【劉邦:每當天下大亂,自會有豪傑問世重整山河,我大漢又何嘗不是?】

【李世民:農民起義成功的,恐怕極少吧?漢高祖您雖也藉助了農民的力量,但您是低級官吏出身,還是有官身在身的。】

【劉邦:我的身份形同虛設,不過這後世之君確實有過人之處。】

“妹子,你看到了嗎?古代帝王都認可了咱這皇帝,以後看誰還敢說咱不正統!”朱元璋笑中帶著得意。

不過……很顯然他高興的有些太早了。

【嬴政:政策是好的,但卻未必能落實到百姓身上吧。】

【趙匡胤:此話怎講?】

【嬴政:你們自己看天上的東西……】

注意力有所分散的人這才重新將目光聚集在天上的光幕上。

朱元璋看一眼,臉上的喜色也當即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駭人的陰沉。

光幕裡,是一片江南水鄉,良田沃野千里的美景。

一家四五口正忙碌著收割滔田,看得出來,由於朱元璋親自過問農業,且昭告天下,被落實得很到位。

百姓的可耕種的良田多了,收成自然也多了。

但有政策,下有對策。

但畫面一轉,收稅的差吏卻要求耕種的農戶,將量器裡的糧食堆尖。

再用力一踢量器,將糧食震出。

差吏們將其稱為自然損耗,將其私吞。

如此一斛斛操作,本來產量就不高的糧食,又付出了許多。

畫面又一轉到衙門內,只見一群官員相聚在一起。

“此地可提報為荒田,所獲得的稅糧照舊分賬?”

“如此甚好。”

“此地為張家之地,那邊讓我等將這一部分良田上報為寺廟用地,以免除糧稅,諸位怎麼看?”

“可。”

之後還有的畫面是謊報士兵人數,冒領軍糧。

監守自盜,將糧食借用富戶,收取高額利息。

謊報漕運損耗,加以私賣……

更有甚者,是將應徵的糧稅分到絕戶或貧民名下,讓地主少交稅。

差額被官員賺去,這將許多貧戶活生生逼到了絕路上……

有人被強收不屬於他們的糧稅後,而活活餓死。

……

這些手法幾乎是屢見不鮮,幾乎每一個朝代都存在。

但親眼所見的朱元璋卻是十分暴怒!

多個朝代的帝王,百姓都看著。

這讓好不容易得意一次的朱元璋,只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痛!

這些貪官汙吏是在打他的臉啊!

【朱元璋:這是哪個地方的官員,真是該死,不僅吸取民脂民膏,還各種欺上瞞下,一層層下來,貪墨如此多的糧食,還謊報災情!咱要把你們這些禍害百姓的貪官都殺了!都殺了!】

【馬秀英:陛下,你忘了嗎?這是去年浙西的事件,你已經把主要涉事人員都殺了,這些小官吏你沒見過也正常。】

當時如果不是她攔著,考慮到大明基業剛建立沒多少年,怕是重八會將所有涉事人員都殺了。

儘管如此,去年也殺了很多人。

下一秒,畫面裡呈現出來的就是朱元璋坐在奉天殿內。

一道道處死貪官汙吏的命令分發到各地。

一時間人頭滾滾,百官們噤若寒蟬。

許多貪汙腐敗之事得到遏制!

【朱元璋:這些人不殺乾淨怕是不行,妹子,你也看到了,從上到下都在貪,都在官官維護,有多少百姓被他們逼得食不飽腹,家破人亡?!】

【朱元璋:重審此案,今日起,凡貪墨之物,價值達到六十兩者,全部處死,剝皮實草。】

這本該是馬皇后死後才會出現的政令,現在卻提前了。

【李世民:貪汙腐敗之事,自古有之,不過這些貪墨的官員,似乎有些多了。】

【多爾袞:明朝官員俸祿太低了,朱元璋太過苛待各地官員,清廉一點的官員,甚至想稍微過的好一點,都十分困難,這也是大明註定滅亡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咱給他們官做,讓他們吃飽穿暖,他們不感激咱,還敢貪墨百姓的糧食?這做的什麼官?這還是咱的不是了?】

【多爾袞:若無榮華富貴,誰能盡心盡力辦事?多年苦讀,換來綿薄俸祿,有多少人能如此高尚?!】

【朱元璋:都是貪官的狡辯,咱又沒餓著他們,當官不做事,那當什麼官?】

【趙匡胤:六十兩就處死?這是不是有些過了?小貪適當懲戒一番就足矣了吧。】

【李世民:確實有些過了……】

他們自然也討厭貪官,但能當官的人,家裡誰沒點勢力。

有的甚至是勢力,如此嚴苛的律令落實下去。

恐怕很多臣子都會變得如同驚弓之鳥一般。

不過他們也影響不了朱元璋的決定。

【朱元璋:貪官就該死,當初要是沒有那些貪官,咱的大哥,父母能被活活餓死嗎?】

【嬴政:不錯!貪官汙吏就該死!目前來看,雖有貪官汙吏,但後世之君以雷霆手段掃除貪官,加上水利的興修,開墾了許多荒田,糧食產量顯著提升,倒也在情理之中。】

朱元璋微微愣了一下,沒想到這時候最支持自己做法的。

竟然會是這位暴君!

【李世民:不知大明王朝有多少人口?人口越多,一般來說,耕種者也會更多吧。】

【朱元璋:大元戰亂後,目前登記在冊的人口近六千萬,加上戰亂時流失,難以統計的人口,應當有六千五百萬到七千萬之間。】

【嬴政:後世竟有如此多的人口!我大秦也不過兩千八百萬人口左右。】

【糧食排行榜第三王朝播放完畢,直接間接從事農業生產者佔總人口百分之九十。】

【總結:耕地面積增加,屯田制推廣,雙季水稻推廣普及,大力懲治腐敗,輕徭薄賦……糧食年總產量約為1.1億噸。】

閱讀全部

評論 搶沙發

登錄

找回密碼

註冊